不同施肥方法对大麦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10-01-22张秋英陈剑锋叶月华
张秋英 陈剑锋 叶月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福建 福州 350013)
麦苗营养对维护人体健康所表现出的神奇效果正不断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麦苗产品的研制开发也正日新月异[1-6]。但麦苗的产量和质量受栽培条件影响明显[7-8]。为正在兴起的麦苗开发、利用提供经济、有效的科学栽培技术,本试验在“不同施肥量对大麦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9]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其中适宜的复合肥施用量(62.5kg/667m2),分不同方法施用处理,以进一步探索不同的施肥措施对麦苗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在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试验农场进行。试验地为旱地、黄壤土、肥力中等。
1.1 供试材料
供试的大麦品种为闽麦02。试验用的化肥为俄罗斯进口的复合肥,其N∶P2O5∶K2O=16∶16∶16;有机肥为福州垃圾场处理的腐熟的垃圾土。
1.2 试验方法
试验选择适宜的62.5kg/667m2复合肥施用量,设4 种分期施肥方法处理:(F1)、全部作基肥一次施用;(F2)、分5次施用,即基肥20%,4次割苗后分别施20%;(F3)、分5次施用,分别是基肥占30%,第一次割苗后追肥10%,第二次割苗后追肥15%,第三次割苗后追肥20%,第四次割苗后追肥25%;(F4)、分5次施用,分别是基肥占30%,第一次割苗后追肥25%,第二次割苗后追肥20%,第三次割苗后追肥15%,第四次割苗后追肥10%。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形成12个小区。
每处理小区为长方形(1.6m×1.25m),均横分6行,条播种子。基肥均在播种的前一天,将复合肥均匀的撒施在播种沟中,播完种子,每小区用垃圾土20kg盖种。供试品种均在2005年11月10日播种,11月16日出苗,11月20日田间定苗,基本苗每行80株。当麦苗进入分蘖盛期、尚未发生拔节之时进行割收。分别于12月18日、翌年1月16日、2月19日、3月16日、4月2日进行五次割苗。试验期间均不灌水,靠天雨养。每次割苗高度掌握离地2~3cm。每次于割后的第二天,将复合肥对水(每小区20kg水)浇施。
每次测定的项目有:麦苗的鲜重、干重、鲜叶中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麦苗鲜重,当麦苗割下后随即称重;麦苗干重,每小区取鲜重150g,80℃杀青30min后50℃恒温干燥至恒重。临割青时分别切取大麦倒2展开叶中段,采用50%酒精+50%丙酮溶液浸泡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鲜叶叶绿素含量,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采用NBT光还原法测定SOD酶活性。最后一次割苗没进行品质检测。将观察测定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方法,测验处理间差异。
2 结果分析
将小区麦苗产量换算成单位面积产量列于表1。由表1可见,适宜的相同的复合肥施用量采取不同的分期施用方法,对麦苗产量有一定影响,全部做基肥施用的F1处理,有大幅度提高前期割青麦苗产量的作用,虽然后期割青产量严重下降,但五期的割青总量为各处理中最高。其次是基肥和第一次追肥比重较大的F4处理,其前期割青产量和五次割青总产量均居第二位。而采取均衡分期施肥的F2和提高后期追肥比例的F3,麦苗产量均明显较低。这些结果说明,以鲜嫩营养体产量为栽培目的时,由于生长期短,前期繁茂性很重要,增加基肥和前期追肥比例,增产效果更显著。
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及SOD酶活性检测结果分别列于表2、表3、表4。由表2可见,平均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F1处理,其次是F3处理,F2处理叶绿素含量最低,F1与F3、F2与F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F1、F3与F2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与F4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平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F3处理含量较低,与其它3个处理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其它3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详见表3)。平均SOD酶活性,F4处理活性较大,F1处理活性较小,两者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2和F3处理居中,与F4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与F1处理之间前者不显著后者差异显著。
表1 相同的施肥量不同施肥法对大麦苗产量的影响
表2 不同施肥法对大麦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表3 不同施肥法对大麦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显示,以作全基肥的(F1)麦苗产量最高,综合营养品质也较好;其叶绿素含量位居第一,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位居第二。4种施肥处理,5次割苗产量主要都集中在前3次,后2次所占比例都很少,特别是以全基肥处理(F1)的这种状况更加明显。而且综合营养品质也是前3次割苗的较好,其集中表现在第4次割苗的SOD酶活性下降剧烈。根据上述结果,结合农业土地利用率、劳动投入与产出比等多方面考虑,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复合肥施用量(62.5kg/667m2)以全作基肥、一次播种3次割苗的经济效益为最好。
表4 不同施肥法对大麦苗SOD酶活性的影响
4种施肥处理5次割苗,产量主要都集中在前3次,而后2次产量均很低,且第1次的产量又是5次中的最高。这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割苗次数太多,造成基部的芽眼(再生点)损害严重,恢复困难,且这种恢复难度与土壤中的肥力有关,随着土壤中的肥力下降,恢复的难度增大。这现象以F1处理5次割苗产量结果更能明显的看出来,随着土壤肥力的消耗,其麦苗产量一次比一次低,说明其再生的能力一次比一次差。而其它处理,由于后面肥料给予不同的补充,这种恢复难度明显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表现在其排序后的麦苗产量有的比排序前的麦苗产量高,但这种改善程度与追肥量的多少不呈规律性相关,即不存在追肥量多改善的程度就好。其原因还待进一步探明。
[1]黄相国,沈裕虎.麦绿素及麦绿素产品的开发前景[J].麦类作物学报,2003,23(1):79-80
[2] 张秋英,张绍南,叶定生.麦苗营养-21世纪的保健营养[J].福建稻麦科技,2000,18(增):64-65
[3]黄碧光,刘思衡.麦苗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食品研究和开发,2001,22(5):40-42
[4] 张秋英等,麦苗营养对生命机体健康影响的探索[J].大麦科学,2005,(2)31~35
[5]陈海华,董海洲.大麦的营养价值及在食品业中的利用[J].西部粮油科技,2002,27(2):34-36
[6]朱崇法,杨力.麦绿素开发大有可为[J].大麦科学,2000,(3):47-48
[7]杨文新,吴庆.大麦绿色营养体研究与展望[J].大麦科学,2003,(3):5-6
[8]武红霞,邬飞波,张国平.大麦麦绿素的营养价值和开发现状[J].中国粮油学报,2003,18(4):48-51
[9] 张秋英,陈剑锋,叶月华.不同施肥量对大麦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年4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