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家庭教育程度的关键是家长再教育
2010-01-18张青
张 青
摘要:要提高家庭教育程度必须给家长以再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只有通过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家长学到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方式,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家庭教育水平。本文拟就教育孩子与家长受教育问题作以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家长;再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42-02
当今我国家庭教育不宜乐观,凸现的问题是社会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轨,这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不少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受教育,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学校,认为教育纯属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教育孩子就应该先教育家长。
一、搞清两个关系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从教育形式来讲:学校教育具有时段性,集中的“说教”、实验、示范、引导。而家庭教育没有时段性,是终身的、随意的,从孩子出生就开始的。从教育内容来讲: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因为学校就它的功能来讲,主要是传递人类已有的文化,特别是以科学知识为主的文化。家庭教育是培养人的,培养人的基本文化素养,比如说衣、食、住、行,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做人,如何接人待物等,所以说家庭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是从培养爱和信任开始的。凡是有着爱和容纳爱的家庭,肯定会有成功的教育,所以,成功的教育总是建立在理想的家庭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学校教育以爱作为教育工作的起点、动力和目标,正是践行家庭亲子之爱,摹仿家庭教育的优点而来的。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人的成长来说是互补的。
(二)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关系
孩子与家长有着亲子情感关系,有着经济依存关系。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教育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在孩子早期成长阶段(入学前),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随着孩子成长,才慢慢向学校教育过渡。由于家庭教育存在其血缘关系的特殊性、家长的权威性、个体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些优势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而这种教育优势对孩子的人格、习惯、行为的影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直接影响子女的情绪、态度,甚至决定子女的行为去向。现在不少父母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中学,孩子就能学好,父母的教育不那么重要。认为教育纯属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孩子学习好了,是学校老师教的好。学习不好,行为习惯出现问题了,认为是学校教育不好。老师质量差,从不去学校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学习表现,偏信孩子的话,抱怨学校、抱怨老师,甚至帮助孩子“跳校”。例如,某校学生曹某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好,小毛病比较多,在校学习较差,家长显娇惯,多次出现不轨行为。班主任请家长来校配合教育,效果甚微,以后家长出钱跳了校,一年未读完,结果是旧戏重演,家长才意识到孩子有了问题。试问其问题的根源出在哪儿呢?实际上,就是许多家长还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教育和培养人这个角度来讲,我国家庭教育处于非常落后的地步,实际上家庭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家庭影响能够以最纯洁的形式出现。就是人类教育中所想象的最高尚的因素。
二、家长“再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已有的文化知识和原始的教育方式远远落后于孩子成长的需要。要提高家庭教育程度必须给家长“充电”,办好“家长学校”。只有通过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家长学到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方式,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家庭教育水平。
(一)加强家长现代科技知识的学习
家长学习主要是了解国家政策、社会发展动态,学习--现代科技,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现代学生学习兴趣广泛,学习内容丰富,比如上网学习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但网上游戏、聊天、很多腐朽文化会引诱孩子。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具有上网知识的家长不到百分之二十,如果家长不学习一些现代网络知识,你怎么能够知道孩子上网是真正的学习呢?
(二)加强家长现代教育方法的培训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确实重要,但是整个社会给家长的教育却非常少,很多家长的教育方法带有原始性。或者根本就不知道科学的教子方法。通过“家长学校”教育家长形成家长学校理念,定期召开家长教育培训活动,由“家教专家”和成功的“家教模范”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介绍和推广先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认识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父母,才能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才能为孩子做好榜样;建立一个安定、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才能使孩子轻松、愉快、健康的成长。
(三)加强家长思想道德建设与修养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以上现象很多家长从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不同权限地身陷其中,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正向发展,导致孩子行为扭曲、失范。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通过“家长学校”教育家长提高认识,加强修养,规范行为。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启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风环境。
(四)加强家长教育子女的责任意识
现在不少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教育,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学校,父母的教育不那么重要或不承担教育责任,认为教育纯属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当然,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环节,能够学到很多的文化科学知识,学校要尽到学校的责任。但家庭教育是孩子道德、行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的最基础教育,是终身的、延续的。所以,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家庭就要尽到家庭的责任,经常和学校相互配合使孩子少走弯路。
(五)教育家长在家庭中扮演好育人角色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扮演培养人的角色现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就比较薄弱,家庭教育中就更为突出,社会上对劳动教育也不够重视。以往我们大力宣传、提倡的“做普通劳动者”的教育,似乎成了历史。现在很多家长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在家里孩子的一切全包,如洗衣、做饭等,就连整理书包也代替。这样长期下去孩子怎么能独立生活呢?正常情况下,要求孩子们从衣食住行这些小事做起,能做的事尽量让孩子去做,大人不要包办替代,不然,孩子都会被娇惯成“小公主、小皇帝”,对孩子将来走入社会的生存都是不利的。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对劳动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劳动果实不珍惜。由此又引发出其它方面的道德欠缺,如不尊重他人劳动,不艰苦朴素,追求享乐安逸等等。劳动最光荣、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似乎成了一句空话或在有些学生家长中成了笑话,这应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总之,家长“再教育”,谁来承担家长教育,是当前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有望能够及早实现。
参考文献:
[1]寇文青,马萍,初中生父母自身角色观念调查[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2)
[2]袁桂平,刘春志,青少年亲子沟通策略探析们,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6)
责任编辑: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