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与控制感的关系研究

2010-01-18张海钟张维英张小龙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年6期

张海钟 张维英 张小龙

摘要目的:探讨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与控制感的关系。采用李超平在国内修订的MBI-GS和马剑虹等编制的工作控制感问卷对212名中小学校长进行测评。结论:中小学校长的工作控制感能够显著影响工作倦怠:控制感越高,工作倦怠的情况就越低。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控制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 C2009)06-0001-03

一、问题的提出

工作倦怠(Job burnout),也称“职业倦怠”,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是由于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的影响下而又得不到有效缓解所形成的。工作倦怠被认为最容易发生在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上,而且以往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医务工作者、教师等这样一些经常接触他人的职业群体。然而,对校长的工作倦怠问题的研究比较缺乏。“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对于校长的角色定位和要求很高,甚至处处要求校长成为第一责任人。较高的社会期望及工作压力,加重了校长的负性情绪,降低了校长的职业满足感,校长的工作倦怠问题重要性便凸现出来。除社会期望和角色要求等工作特征、缺乏社会支持等环境因素对校长工作倦怠产生影响,个人易感性因素同样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教学自我效能、社会比较方式、应对方式和创造性。

控制感是指人相信自己能对客观环境和内心感受加以改变和操纵的知觉,即对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活动结果的知觉。工作控制感(Perceived Job Control)即员工所知觉到的对工作决策的影响程度。心理学家长期以来认为控制感是人类的一个基本内在动机,这种动机表现在人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预知和改变环境,希望行为能够产生自己渴望得到的结果。控制感是个体感知到的控制,属于一种认知评价,是个体的一种知觉、一种信念。因此,控制感强调的是主观性。本研究以中小学校长为调查对象,分析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水平与其控制感的关系,从控制感的角度,为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问题的有效预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取研究数据。测试前由主试介绍测试目的,打消被试顾虑,鼓励真实作答,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对有效问卷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统计和分析。分析的方法有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二)研究对象

以甘肃省武威市和张掖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学员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52份,回收问卷230份,其中有效问卷212份,有效率为92%。男性201人,女性11人,已婚204人,小学校长100人,中学校长112人。

(三)研究工具

1工作倦怠量表对工作倦怠的测量采用的是工作倦怠方面最权威、最常用的量表——MBI-GS(Maslach BurnoutInventory-General Survey)。2002年,李超平等获得该量表开发者MichaelLeiter教授的授权,在国内修订MBI-GS。该量表包括三部分: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玩世不恭fCynicism)和低成就感(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情绪衰竭分量表包括5道题,玩世不恭分量表包括4道题,低成就感分量表包括6道题,整个量表共15道题。该量表采用利克特7分等级量表,0代表“从不”,6代表“每天”。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8,0.83和0.82。

2工作控制感问卷本研究采用马剑虹等(1999)根据Avefill对控制感的定义所编制的问卷,共有8道题,测量个体对工作中工作环境和个体行为的控制体验。量表采取利克特5点记分,0为完全不符合,4为完全符合。以往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a系数为0.78。

三、研究结果

(一)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与控制感总体状况

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中小学校长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低成就感均未高于这三个维度的理论中值15、12和18。而根据Ivancevich等(1988)的观点来看,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得分分别大于等于10、8和12便可被认为工作倦怠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由此通过计算发现,中小学校长在情绪衰竭上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有130人,占样本总人数的61.3%;在玩世不恭上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有93人,占样本总人数的43.9%;在低成就感上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有128人,占样本总人数的60.4%。可见,中小学校长在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这两种表现类型上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人数均超过半数,这说明他们的工作倦怠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在对中小学校长控制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中我们看到,中小学校长的控制感平均分高于理论中值16,说明其控制感水平还是较高的。(见表1)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与控制感的影响

(1)对不同性别的中小学校长在工作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性和女性在各个维度及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2)把婚姻状况分为未婚、已婚、离异、丧偶。对不同婚姻状况的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倦怠差异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婚姻状况的中小学校长在各个维度及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3)把受教育状况分为大专及以下、本科、硕士及以上。对不同受教育状况的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倦怠差异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受教育状况的中小学校长在各个维度及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4)把工作年限分为不到1年、1—3年、4—10年、10年以上。对不同工作年限的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倦怠差异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作年限的中小学校长在各个维度及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5)把职称分为小教中级、小教中级、中教中级、中较高级。对不同职称的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倦怠差异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职称的中小学校长在各个维度及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6)对不同学校的中小学校长在工作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小学校长和中学校长在工作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7)中小学校长控制感在上述各个变量上同样也没有显著差异。

(三)年龄变量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与控制感的影响

对不同年龄水平的中小学校长在工作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年龄在工作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采用LSD法检验,在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上有的分组差异显著。通过对不同年龄水平的中小学校长在控制感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水平的中小学校长在控制感上的差异显著

(F=3.19,P<0.02)。(见表2)

表2年龄变量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与控制感的LSD检验结果(N=212)

注:*p<0.05

(四)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与控制感的相关分析

通过将控制感与工作倦怠各维度及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感与工作倦怠各维度及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见表3)

(五)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与控制感的回归分析

将控制感做为自变量,分别将工作倦怠的三个因子及总分做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感对工作倦怠的三个因子及总分回归效果非常显著。(见表4)

表4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与控制感的回归分析(N=212)

注:*p<0.05

四、讨论

(一)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与控制感现状

研究发现,中小学校长的职业倦怠程度在整体上并不严重,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符。这也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实行人性化管理等不无关系。而根据Ivancevich等(1988)的观点来看,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得分分别大于等于10、8和12便可被认为工作倦怠处于中等以上水平。通过计算,中小学校长在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这两种表现类型上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人数均超过半数,这说明中小学校长在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这两个因子上有所表现的人数还是比较多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同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任务的复杂性和效果的长期性、校长队伍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低以及面临的竞争和升学压力大有关。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要加强心理辅导和采取积极措施以降低这部分人的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在玩世不恭上达到中等以上水平的有93人,占样本总人数的43.9%,说明中小学校长普遍的对工作比较重视,对校长工作比较热情,但也要积极引导持有玩世不恭态度的中小学校长,使他们更加乐于本职工作。

我们将控制感定义为:个体相信自己能够影响事件的进行而获得所期望结果的程度,而且这种影响是由个体自己而非外界的因素来决定的。在工作控制感方面本研究显示。中小学校长的控制感平均分高于量表的理论中值,这表明中小学校长的工作控制感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与控制感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工作倦怠和控制感在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状况、工作年限、职称、不同学校这些变量上均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同研究对象比较特殊有关:因为中小学校长大多是高级职称和本科学历,也可能同调查人数不多和性别比例悬殊有关系,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对不同年龄水平的中小学校长在工作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41-50岁的中小学校-长在情绪衰竭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31-40岁的中小学校长。这可能是由于:31-40岁的中小学校长大多是提拔不久的,正处于校长成长的适应阶段,对校长工作比较热情,精力充沛。而41-50岁的中小学校长由于已经当了多年校长,又由于校长工作的巨大压力,使得情绪衰竭。20-30岁的中小学校长在低成就感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50岁以上的中小学校长,31-40岁的中小学校长在低成就感因子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50岁以上的中小学校长,这可能是由于:40岁以下校长处于校长成长的适应阶段,对教学和管理都在尝试和探索,而50岁以上的校长处于成长的成热阶段,他们无论从教学还是答理都有自己成热的经验,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已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答理体系,创建出具有一定特色和已经取得实效的办学模式,因而较少产生低成就感倾向。41-50岁的中小学校长在工作倦怠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50岁以上的中小学校长,这可能是由于:41-50岁的中小学校长正值事业发展的高峰,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长,面临来自社会、家庭的高期望和上级的高要求以及办学经费困难、生源差、师资薄弱、教师的发展与待遇需求等多方面的压力有关。而50岁以上的校长处于成长的成热阶段,对待事情游刃有余,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处理挫折的能力,因此50岁以上的校长的工作倦怠较低。对不同年龄水平的中小学校长在控制感上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50岁以上的中小学校长在控制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20-30岁的中小学校长:50岁以上的中小学校长在控制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31-40岁的中小学校长;50岁以上的中小学校长在控制感上的得分显著高于41-50岁的中小学校长。这可能是由于50岁以下的中小学校长面临学校发展中新课改、教研、评估、升学及个人职称评定、末位淘汰等因素使校长的危机感加深,再加上超负荷的职业活动与教育竞争的激烈性、职业的重复性,也使校长的职业成就要超越过去的难度加大,使他们有较低的控制感。而50岁以上的中小学校长各方面已经成熟,经验丰富,对事物都有一定预见力、判断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因而有较高的控制感。

(三)中小学校长工作倦怠与控制感的关系研究

相关分析表明,中小学校长的工作控制感与工作倦怠整体呈显著负相关,并与工作倦怠的三个维度都呈显著的负相关。这表明,中小学校长的工作控制感能够显著影响工作倦怠:控制感越高,工作倦怠的情况就越低。回归分析表明,控制感分别进入了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低成就感的回归模型,控制感对工作倦怠的三个因子及总分回归效果非常显著。显而易见,提高中小学校长的工作控制感水平会降低他们的工作倦怠,这进一步验证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五、建议

要消除校长的工作倦怠,各级教育主答部门应该积极地为校长“减压”,实行民主的行政管理机制,赋予校长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办学自主权,增强他们的工作控制感,要建立激发校长主体积极性的良性竞争与激励机制,解决校长办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校长专业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浩亮,黄飞,张建新,中学校长职业倦怠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167-169

[2]H.M.Lefeourt et a1.Locus of control as a modifier of therelatianship between the stressors and moods,Journal 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1,41:357~369,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1,41:357-369

[3]李超平,时勘,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心理学报,2003,35(5):679,

[4]马剑虹,张廷文,角色认知、控制感及工作压力的关系分析,人类工效学,1999,5(4):18

[5]汤毅晖,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控制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D],硕士论文,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6]何进军,中小学校长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教育导刊,2008,9(上):22~26

[7]潘仲君,阎力,从概念界定角度看控制感研究中的问题[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6):29~30

[8]裴改改,李文东,张建新,雷榕,控制感、组织支持感及工作倦怠与武警警官心理健康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1):115~117

责任编辑:星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