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季棉牛仔布的接触舒适性测试与分析

2010-01-17陈贵翠张立峰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10年2期
关键词:牛仔布毛羽热板

陈贵翠,张立峰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5)

1 前言

接触舒适性是指人体皮肤在受到外加织物或服饰作用时的一种生理感觉,具有被动性和不可回避性。其位置发生是人体须遮蔽保护或保暖的皮肤,其作用形式是局部的刺激和压迫,往往是不愉快的感觉。这种刺激还会引起皮下神经末梢的感应和激发,刺激周围感应细胞,形成连锁反应,如分泌、散发、充血、细胞收缩和疲劳,其结果往往产生生理不适和心理不悦。本文通过短季棉牛仔布与相同规格的细绒棉牛仔布的对比说明短季棉牛仔布的接触舒适性,同时进行理论分析。

2 短季棉牛仔布的接触舒适性实验

造成刺痛与瘙痒感的主要原因是织物粗糙和挂刺感。从对消费者调查结果及体验的感觉反应中发现,挂刺感与织物粗糙度有着明显的关系[1]。

接触冷暖感是服装面料接触舒适性的一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当织物与皮肤接触时,由于织物-皮肤之间温度不同,存在一定程度的热交换,于是导致皮肤温度上升或下降。如果皮肤温度的下降(或上升)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使人产生瞬间的不舒适感。这就是织物的接触舒适性问题。由于织物温度一般低于皮肤温度(除非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且织物不放湿),因此接触冷暖感中接触骤冷出现的机会比较普遍。本质上看,引起织物与皮肤接触冷暖感的根本原因是织物与皮肤接触后,织物与皮肤间发生了热交换,使皮肤产生了一定的温度变化。由于这种瞬间的热交换通常较快,感温神经末梢反应通常较激烈,而且瞬间接触部位常常是局部的,同邻近的皮肤区域形成较大的反差,因此,接触冷暖感与一般意义上的冷暖感感觉有所不同。或许其刺激更迅速,反应更强烈些[2]。

KES织物风格仪采用与人体温度相同的热板来模仿人体皮肤。当低温的织物与热板接触时,由于热流向织物,热板在短时间内将降温,随着热板热能的补充,热板温度继而上升。测出此温度变化过程即可得到反映织物接触冷暖感的测试指标——瞬间最大热流量。牛仔布的接触冷暖感是通过测试瞬间热量传递最大值Qmax来体现的,瞬间热量传递最大值越大瞬间传递的热量越多。

2.1 实验原料

表面摩擦性能测试:超早熟短季棉牛仔布和细绒棉牛仔布试样各两块,规格:20 cm×20 cm;

接触冷暖感测试:超早熟短季棉牛仔布和细绒棉牛仔布试样各两块,规格:10 cm×10 cm。

2.2 测试仪器

采用KES7表面摩擦性能测试仪测试织物摩擦系数、粗糙度,采用KES-F7接触冷暧感试验仪测试织物接触冷暖感。

2.3 测试条件

室温: 20.9 ℃,温差:10 ℃,相对湿度65%。

3 结果讨论与分析

3.1 测试结果

织物表面摩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牛仔布的表面摩擦性能测试结果

织物接触冷暖感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牛仔布接触冷暖感测试结果 J·cm-2

3.2 表面摩擦实验结果分析

不同纤维性状及毛羽形态、不同织物结构对人体产生的刺痒感不同。从表1可以得出,超早熟短季棉牛仔布正面粗糙度较高。纤维性能与形状,如直径、长度和刚度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短季棉纤维比较粗短,使得织物表面毛羽的长度和密度大,短季棉纤维刚度大,影响成纱的表面光洁度,而且这直接决定了纤维表面对皮肤表面的刺扎作用。织物的稀密程度和纱线捻度的大小也影响皮肤的刺痒感。可以解释为毛羽是一端被织物所抱合握持,一端伸展在外的纤维。牛仔布的织物结构紧密,而短季棉纱线的捻度小,毛羽被握持一端的活动余地大。当毛羽受外力被挤压时,毛羽容易向织物方向避让,减弱了毛羽与皮肤间的作用力,从而减轻了毛羽对皮肤的刺激程度[3]。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得出短季棉牛仔布略比细绒棉牛仔布粗糙。织物的表面性能决定着织物的滑糯或滑爽度,超早熟短季棉牛仔布的表面相对细绒棉粗糙,手感比较糯。

3.3 接触冷暖感实验结果分析

织物的接触冷暖感的评价,目前还只停留在对织物导热性的静态或准静态的评价,而对皮肤触及织物瞬间所产生的反应以及机理研究较少[4]。接触舒适性与纤维的表面性质,皮肤表面和皮肤感觉系统以及两者接触的作用特征有关,不同于织物-空气-人的间接与宏观作用。仅以织物的组织、密度、质量和纱线组成等宏观和整体性质指标来描述织物的接触舒适性是不严谨的。从表2织物接触冷暧感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细绒棉牛仔布的瞬间传递的热量较短季棉牛仔布瞬间传递的热量多,但其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本文利用KES织物风格仪测试了短季棉牛仔布的摩擦系数、粗糙度及瞬间热量传递最大值,并且与相同规格细绒棉牛仔布的的接触舒适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短季棉牛仔布略厚、粗糙,压缩功大,弹性回复率较差,手感比较糯,细绒棉牛仔布的瞬间传递热量较短季棉牛仔布瞬间传递热量多,对实验结果进行的理论分析表明短季棉牛仔布和细绒棉牛仔布的接触舒适性相当,但其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1]Ansari N, Haghighat Kish M.The Wicking of Water in Yarn as Measured by an lectricak Resistance Technique[J].J.T, I,2000, 91(3): 410-419.

[2]周慈念.转杯纺的发展与应用[J].纺织导报, 2002(4): 44-46.

[3]于伟东, 储才元.纺织物理[M].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2001:419.

[4]杨锁廷.现代纺纱技术[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猜你喜欢

牛仔布毛羽热板
纱线毛羽路径匹配追踪检测
非对称热护式热板仪的研制与试验
影响纱线毛羽试验结果主要因素探讨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一种超薄真空腔均热板复合材料及其密封成型方法
Task 1
基于机器视觉的玻璃纤维管纱毛羽检测
基于ANSYS的电加热硫化机热板结构优化的研究
首届“金猫杯”2016/2017论文征评活动专家答疑(二)
喷头加设集热板有效性的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