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装设计中民俗元素“取形舍意”手法的运用
2010-01-17黄永利
黄永利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
在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有通过借鉴历史来充实作品的,也有通过开辟独一无二蹊径的创意来表现作品的,表现方式灵活多变,而利用根植于民族和传统中的民俗元素,是现代服装设计人员挖掘较浅的领域。如何挖掘和提取为我所用的民俗元素以及通过什么手段来表现和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作品中,是摆在每个设计师面前的长期而艰巨的课题,因为他涉及的历史悠远,涉及的传统深厚,涉及的方法和手段与众不同。
“取形舍意”手法是众多运用手段中最直接方式,它避免了历史传统涵义较为固执的约束,同时巧妙截取了民俗味道的外型,让人既能容易接受也很容易理解。“探寻历史服装并思考那些肌理、刺绣、材料,将他们作为衣橱中的服装而不是古代服装,诠释给今天的女性,这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作为世界著名品牌巴伦夏加的设计师,尼古拉斯·贾斯奎瑞也深有感触历史和民俗所带给他的灵感。
1 服饰民俗的产生背景
服饰民俗元素在产生以及发展的过程中,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时空与地域的印记,其所包含的意韵又是独特和包含深刻涵义的。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在当时极不发达的社会状况下,制约着人们的思维,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无法通过科学的认知而得到解释,人们从心理上希望能够得到慰藉,那就要从身边的最贴近的事物和最常见、最常用的物品来加以体现和表达。服饰于是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样的角色和思想的承载者,在承载如此重任的过程中,民俗意味和民俗元素就产生了。
2 服饰民俗元素——肚兜
在古老的先民生活环境中,人们的寿命是短暂的,而孩童的夭折是常事,无法用医学和医疗条件解决,人们只能借助于周遭事物,服装和服饰就成为了首选。在陕北地区,自古就有一种被当地人从生到亡都不离身的服饰——肚兜,也称为兜肚。传统的肚兜一般以菱形为基础裁剪,上角裁去,形成凹下的半圆弧型,被称为“兜子口”,于半圆两边角处系带挂项上,下角或尖或圆,也有的形成特殊的多边形状(如图1)。在横侧两角各设带扎于腰间,当然在各地造型和图案有很多种,它的实用价值是避免肚子着凉。而传统的肚兜在产生伊始却富含着很多神秘色彩和民俗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在古代,由于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制约,刚出生的小孩很多都夭折而亡,为了留住孩童的生命,民间就采用肚兜这种服饰品来护佑其灵魂,采用的颜色以红色为多,并在肚兜上刺绣着虎头像、五毒图案,以此祈望孩子健康成长,成人之后人们佩带的肚兜则呈现了各种颜色和图案。另一种说法则是根植于中国老百姓的传统理念上的,就是多子多福说,以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所以人们对多子的期盼,就寄托在肚兜身上,在保证其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老百姓把象征多子的物品一一搬到肚兜上,除了蛤蟆之外,葫芦、南瓜等也曾是先民的主食之一,加之多子,绣在肚兜上象征多子多福,可见其带有原始的古代生殖崇拜的遗俗(如图2)。除此之外,成人着装的肚兜在历史的发展中还延伸着很多寓意,贴身不外露是一种贞洁的象征,是一种代表爱情的饰物,常常在上面绣“金鱼串荷花”、“喜鹊登梅”、“鸳鸯戏水”等寓意吉祥、爱情、幸福意味的图案,用来私赠恋人、丈夫作为传情和恩爱的信物。
而在现代社会,科技已经长足进步,传统思想也已经被现代理念所冲破,虽然爱情仍然是人类不灭的种子,但表达的方式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所以肚兜在现代设计师眼中,是中国传统民俗服饰中的重要元素,而民俗的各种意念已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有了不同的分化和改变,要想利用它服务于现代人的观念,必须把落后、不科学、非流行的要素剔除,留取人们依然认同的要素。
图1 民间肚兜
图2 肚兜和围涎的不同造型
3 对肚兜的现代利用和改造
在肚兜的多种寓意传统的图案上,是一种现代人看来落后和不科学的因素,比如生殖崇拜、多子、护佑等。一是这些图案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上已经不符合美感要求,五毒的形象丑陋,蛤蟆、葫芦、南瓜等的外在造型过于具象,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非主流、非正统的思潮,所以可以替换掉;另外,图案的线条过于程式化,没有现代的多变性和不规则性、抽象性,颜色也同样在搭配方式上生硬和俗气,难以被大众所接受。
肚兜的外观廓造型是区别于别的服饰品的典型外观,代表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特色,人们对它具有一定的惯有认知度,即不论肚兜上的图案和装饰为什么,外观保留传统样式和稍加细节改造,仍然可以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的传统民俗服饰味道,所以我们可以在保留原有肚兜典型外观轮廓造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造(如图3)。
图3 肚兜的现代设计
对于改造和创新利用的手法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首先,将传统的具象图案进行线条的变形,可以抽象,亦可以在原有具像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将现代美感得以体现,或者将不同时代的其他富有民俗味道的图案线条和轮廓移植到肚兜上,使多种“形”的元素进行必要的融合,增强服饰的丰富效果。
另外,可以完全吸取传统的肚兜外观轮廓造型,也可以吸收各民族和各地的不同轮廓造型,在完善和创新的基础上,变换造型的传统外观,不拘泥在一个模式中,尽量用现代流行元素充斥和补充到造型的塑造上,利用形式美要素,例如重复、比例、对比、渐变等手法来增加“形”的多样性。
除此之外,在吸收中国传统造型的基础上,可以吸收国外服装中强调立体感的设计思维,在比较追求平面化的中国传统民俗服饰形态上赋予中外交融的特色,在平面上塑造立体将是利用、改造和创新中国传统民俗服饰的重要途径。
4 “取形”与“舍意”在服装设计实战中的博弈
前面我们以肚兜为参照,对于取形舍意做了内涵与外延的深层次挖掘,并在探讨与思考中归纳了很多具有实战操作的方式方法。其实在“取形”与“舍意”中,我们有时候难以界定取舍的量度和大小,这是我们进行现代服装设计最为关键的环节。中国传统民俗元素在现代社会中有其存在和延长生命的土壤,同时因为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刷,在很多地方已经和其刚出现的时候有所区别,不管是“形”还是“意”,都在取舍之间得到现代人的认同和接纳。
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们的思想在发生不断的变化,同时社会的审美形式、接纳手段和方式等也在与时俱进,过于传统的和民间的民俗服饰在现代人的言语中总以“俗”来描述,而相对其标示出来的“雅”是在升华之后所描述的另一个概念,那么俗雅的完美结合是我们设计具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服装所要斟酌的主题之一,也是我们在设计思维表现的时候索取和整理、设置元素所必须掌握的手法。
在国内,很多设计师都在不断探索和挖掘传统文化服饰中的精髓,并灵活应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展现了许多别具特色的品牌和设计作品。北京有许多设计师品牌每年都推出很多作品,有的就以中国传统服饰外观展示于世,着力打造回归传统的风格。“天意”品牌的设计师梁子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员,在这个品牌中,设计师运用很多突出传统纹样和古式服装外廓形来打造形式上的回归,但在这些元素应用过程中,设计师采用了传统工艺手法制作的麻类面料,粗犷中带有回归味道,然后将诸多纹样和局部设计元素应用现代审美要求摆置其中,现代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和内外廓形的设置都强化了“取形舍意”的思维。除此之外,白领的西风东渐之势,玫瑰坊的东西交融之感,加之众多设计师自己的高级时装定制等作品,展现着京味十足的设计风格。另外就是沪宁地区的设计师和品牌也在不断开发着民俗元素带给我们的财富,南京的陶玉梅品牌就是以传统旗袍为重要载体,应用各时代特色的不同风格纹样来修饰和描绘在旗袍内外廓形之中,虽然比较具象和形象,但是它的接受群体往往被其风格浓缩的过于局限,所以往往形式美得追求到极致和过份强调就萎缩了它的发展和表现。而与其区别大的就是广东的“例外”品牌,该品牌的设计师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首先应用的是传统的棉麻面料,来展现环保和回归传统的外观和质感,其次就是在设计手法上利用东方传统思想中的哲学概念,融入到形式美手法的塑造上,构建出具有张弛有度、形神兼备的外观效果,具有平面的视觉形象,却演绎着超出现实的立体内涵,融东西思维的交融之感。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西方设计师每年都在自己的发布会中隐约显现着对东方设计思想和东方传统文化的表现,作品的形式美感也同样吸收了很多中国传统民俗元素,中国红的应用、旗袍的立领盘口开叉设计以及诸多元素都在其作品中结合西方思想展示出来。从众多设计师和品牌作品中的东方民俗元素来看,绝大部分都是利用元素的形式外观、廓形以及局部设计细节或者纹样线条等,而其最初产生的传统意念已经被人们舍弃,可见,现代人更多地将思想融入到了现代审美当中了,民俗元素的涵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被驱散而去或者正在逐渐消亡,人们的回归情结只能借助“形”来描述和体现,于是介于此心理下的“取形舍意”手法就成为了现代设计师的首选。
5 “取形舍意”设计手法的发展趋势
取形舍意设计手法的应用在现在看来是一个表达设计师思想的最直接和最形象的途径,而且在设计行业也是一个常态。在未来设计手法的发展过程中,取形的深度和广度会进一步加强,涉猎的元素可以将“形态”不断推新,构建更加丰富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局部设计。当然这些创新都遵循着传统民俗元素的应用和发展,包含着时代发展中人们对待它们的感情和寄托。本人认为舍弃掉的“意”在未来这一设计手法的进一步开发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以添加,以丰富服装的内涵,利于传统民俗元素的传承。
在众多富有责任感的设计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意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劳动人民推动下,还有在我们服装消费者的审美观提升的情况下,我们的传统民俗服饰利用将走向更加辉煌的时代,我们的设计师也可以借助于此更多地涌上世界时装的舞台。
[1]佘志超.细说中国民俗 [M].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50-52.
[2]华梅.服饰民俗学 [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23-26.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 15-22.
[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 102-106.
[5]陶思炎.风俗探幽[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2-23.
[6]冯桂林.中国名城汉俗大观[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8: 201-220.
[7]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辞典[M].南京: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 1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