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倍捻时使用润滑脂问题浅析

2010-01-17洪益明张新江徐海兵郭玉凤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10年2期
关键词:长丝润滑脂涂抹

洪益明,张新江,徐海兵,郭玉凤

(1.浙江越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 绍兴 312080;2.绍兴市良红纺织有限公司, 浙江 绍兴 312000; 3.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22

在纺织厂,倍捻工序是织造的前道准备工序之一,是捻丝锭子每一回转能给予丝线两个捻回的加捻方法。其目的就是根据产品的需要对化纤长丝以及短纤等进行加捻,从而改善纱线的条干均匀度,使纱线光洁、张力一致,提高纱线的强力、弹性、均匀度等[1-2]。但纱线在退绕过程中,特别是加弹的化纤长丝,因氨纶的收缩极易导致纱线之间的滑脱,造成筒子顶端的纱线连续滑脱直至纠缠,从而影响倍捻工序的效率。

1 润滑脂使用的目的

在倍捻工序中,为了防止纱线在退绕过程中滑脱,工厂车间的技术人员对管纱的上端纱线表层涂抹“润滑脂”,目的是粘附管纱上端即将滑脱的纱线。通过对络丝过程和倍捻过程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管纱上端纱线的滑脱产生在两个阶段上,一是在络丝过程产生,二是在倍捻过程中造成。

2 润滑脂使用的现状分析

首先,筒子纱或长丝在络丝过程中会造成纱线的重叠,纱管表面凹凸不平,直接导致纱线特别是加弹长丝在倍捻时的退绕中,因纱线之间的摩擦加上氨纶的收缩使附着在表面的纱线滑脱,最终使退绕出的纱线跟里层凸起的纱线一起滑脱并纠缠在一起,直至无法退绕、断纱,如图1所示。同时,也不能将有较长毛羽的纱管进行倍捻,如图2中字母箭头所指,如果纱线表面有毛羽不但会导致纱线退绕产生纠缠,也会使纱线在整经织造过程中产生更多的毛羽,直接影响纱线的均匀度和纱线张力,直至断经。

图1 出现滑脱的管纱表面

图2 出现毛羽的管纱表面

除此之外,还有人为因素,主要是络丝操作工在操作过程中,纱线接头数量的多少间接影响管纱表面的平滑度;同时操作工在搬运管纱过程中,为图方便省力,直接用手紧握管纱上端纱线,放到运纱架上,手与纱线的摩擦使部分纱线出现滑脱现象,直接导致纱线在倍捻退绕过程中出现纱线大量滑脱,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如图3(a)、3(b)所示。

(a)

(b)

再者,在倍捻过程中,操作工握纱不当,为图方便省力用手握住管纱上端,直接将纱管放入倍捻机上,造成纱线的二次滑脱。如图4所示。

图4 人为造成纱线滑脱的管纱表面

图5 涂抹润滑脂的管纱

为此,工厂曾提出用黄油来粘附上端纱线,主动防止纱线的滑脱,由于黄油价格偏高,涂抹后残留在纱线表面,严重影响纱线外观;后来采用润滑脂来代替黄油,涂抹润滑脂的管纱如图5所示。这种润滑脂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廉价化妆品,与用于防冻裂的白玉霜成分相同,不同的是工厂用的白玉霜减少了香味成分。它的价格便宜,目前市场价是180元/桶,规格是50 kg/桶,我厂每月的消耗量近1t,使得消耗在润滑脂上的费用近3600元/月,一年需3~4万元,不仅成本增加,而且在倍捻过程中,这些涂抹在纱线表面的润滑脂会随着纱管的高速旋转而飞溅到机器表面,不但影响机器的使用效果,而且还要花人力物力去清洁机器,造成诸多不便。

3 工艺的改进

针对出现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决。

第一,对于纱线重叠问题,可以通过周期性改变络丝机传动皮带的速率以达到纱线防叠的目的[3],因为纱管表面平整度直接影响纱线在退绕时纱线之间的摩擦,减少纱线滑脱。

第二,对于人为影响因素,督促操作工科学合理地搬运纱管,用手抓纱管的中间部分,不可抓握纱管上端,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纱管上端纱线滑脱,最终提高产品质量。

第三,针对管纱退绕方式,改变纱线的络丝工艺,以达到改善纱线滑脱的现状。常规的退绕是由上而下,由内而外依次按顺序进行退绕;而造成纱线的滑脱主要是:由于纱线上端本来就有部分纱线滑脱,在退绕过程中纱线与纱线之间的相互摩擦、牵拉,导致纱线滑脱,并最终纠缠直至断头。因此,可以改变常规的退绕方式,既然纱线是由上端纱线滑脱,可以将欲滑脱的纱线最先退绕[4-5];在络丝过程中改变络丝的程序,由下往上分段络丝,在退绕过程中由上而下分段进行退绕,大大减少了纱线之间相互滑脱的现象。

4 结论

经过对车间设备工艺的改进,不仅提高了倍捻工序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润

滑脂的使用量,甚至不用;这样既可以减少工厂在这方面资金的投入,也在倡导国家政策提出的低碳理念的同时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目的。

纺织品的绿色发展是当今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人类为倡导绿色生态环保的低碳理念一直不遗余力,只有减少生活污染,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才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所在。

[1]朱苏康, 高卫东.织造学[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176-178.

[2]裘愉发.倍捻生产技术[J].国外丝绸, 2003(5): 9-13.

[3]魏雪梅, 孙俊.纺纱设备与工艺[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4]解艳芳.络筒及捻线工艺对纱线条干质量的影响[J].棉纺技术, 2005(6): 21-24.

[5]王绍斌, 孙卫国, 王文郁.络筒张力和速度对纱线质量的影响 [J].棉纺织技术, 2002(7): 35-37.

猜你喜欢

长丝润滑脂涂抹
精梳棉锦纶包芯包缠纱的纺纱实践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长丝织造装备迈向高速智能化
中国长丝织造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自动润滑脂系统在挖泥船上的应用
2017年中国润滑脂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涂抹
鸡蛋清巧贴吸盘挂钩
巧贴吸盘挂钩
润滑脂检测指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