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语文化互动与大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

2010-01-15周燕宇刘巧燕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班级测试英语

周燕宇, 丰 涛, 杨 慧, 刘巧燕

(怀化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怀化418008)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们的交际能力(Widdowson,1983)[1](P67),而作为交际能力一部分的语用能力在英语学习中以及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解非专业本科生的语用能力现状,本课题组在2007年11月对我院2006级部分本科生进行了语用能力的抽样调查,被调查学生分布在东、西两院的文、理系部共六个班级。本测试内容是依据何自然的汉英语用调查的问卷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设计的,并对对话者、对话地点及对话环境作了简要交代,其中词汇和语法难点降到了最小限度,其科学性和可行性都经过了相关专家的论证。

同期还进行了语言能力测试,该测试共分为写作(15%),快速阅读 (10%),听力 (25%),阅读理解(30%),完形填空 (10%)以及翻译 (10%)六大部分。两次测试的结果统计如下:

答对率 0-49 50-59 60-69 70-79 80-89 平均分 中位数 标准差语用测试 24人 64人 89人 49人 8人 60.26 60 11.02语言测试 5人 17人 74人 101人 39人 71.11 72 8.74

比较表格中的数字,不难发现学生们的语用能力远远弱于其语言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语言能力测试题的难易程度相当于大学英语三级水平,而语用能力测试题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范围,主要涉及日常会话规则,但后者的平均分却比前者少了将10.85分,其中的差距不能不让人震撼![2](P113)

通过分析语用知识前测试题我们发现:语境意识淡薄、母语文化的负迁移、语用知识的贫乏是导致学生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于是本课题组决定从语用知识的输入入手,通过文化差异比较等方式开展一系列文化互动的形式来提高学生们的语用能力。

具体实施的办法是:周燕宇和丰涛两位老师分别在所教班级中选择两个基础大致相当的班级作为对照班和教改班实施两套不同的教学方案:对照班依然按正常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而教改班的教师则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适当融入社会语用知识,并开设专题讲座系统导入一些语用知识。此外,教改班在教学中还注重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比较,同时融入一些中国特色英语,努力实现两种文化的平等、互动学习。

为了提高本次教改的可信度,同时作为对照班级的还有杨慧老师的两个英语基础相当的班级。

教改中采用融入法和导入法相结合的办法来传授文化知识和语用原则。融入法的具体做法是每堂上课前介绍一些中国特色文化词汇的英语表达形式,同时结合教材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在学习《新视野大学英语》(郑树棠等,《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1-4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这套教材时,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下列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观念文化:奥运会的知识 (第一册Unit 5);美国人的爱情婚姻观 (第二册Unit 3);美国人的时间观 (第二册Unit 1);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第三册Unit 4);黑奴的历史、美国内战及黑人的现状 (第四册Unit 8)。注意文化输入时一定要重视英汉两种文化间的比较,尤其应注重比较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差异。[3](P173)此外,还可根据节日的到来对中西方节日文化进行比较,如感恩节和中秋节比较、圣诞节和春节比较、情人节和七夕节比较等等。文化互动的形式可采用节目表演和讲故事等多种形式。

导入法则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系统地介绍一些英语文化知识和语用理论知识,周燕宇、丰涛及刘巧燕老师先后为教改班的学生们做了专题讲座,周燕宇详细介绍了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指示语等语用学基础知识、丰涛老师对英汉颜色、数字以及禁忌语文化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刘巧燕老师就《语境学》知识做了专题讲座。

教改中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1.听写法

听写的内容主要是中国特色英语的听写和英语歌词听写。听写分为集体听写和小组听写。集体听写的做法是全体学生参加,成绩优异者加分。小组听写的做法是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进行听写比赛,获胜组集体加分。相比之下,后者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视听法

视听法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等器官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语用能力培养中广泛用于英语电影的欣赏、东西方习俗礼仪文化的比较以及语境知识的导入中。该方法既直观又有趣,深受师生欢迎。

3.图表法

图表法是利用画图或列表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容易混淆的知识清晰化。图画法和列表法的运用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图画法适合于东西方对“龙”的形象和象征意义的差异理解,而对于英汉语亲属称谓的差异的区别则适合用列表的方法。

4.讲故事

讲故事的方法主要用于语境意识的培养和英汉语成语、典故的融入。具体的方式有教师讲故事传授知识和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吸收知识两种途径。教师讲解了发生在Balaclava的战场上的故事、圣经故事中的上帝造人的故事、拿破仑滑铁卢大败的故事和特洛伊木马等故事,效果颇佳。

5.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分为课前讨论和课堂讨论两种。课前讨论一般以寝室为单位就某一主题的英汉语文化差异进行讨论,采用的方式是课前集体讨论和课堂个人汇报相结合。而课堂讨论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的,采用的方式是小组代表先发言,其他人后补充的方式。

6.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要求看完录像之后学生们模仿东西方社交习俗礼仪用进行交际,通过文化互动的形式掌握语用知识和语用原则,并将知识运用实践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7.课件制作大赛

比赛的主题是以英汉语节日文化的比较。每当西方节日来临前,教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资料,课后集体编写文化教学课件并在课堂上予以展示。该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精神,在增长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文化互动的形式将语用知识转化成语用能力。

一年后,对教改班级和对照班级的语用知识再次进行测试,其各题前后测答对率统计结果如下:

教改班和对照班语用知识前、后测各题答对率统计

从以上各题的统计情况来看,教改班级和对照班级都有进步明显的有1、2、7、10、14、17、18、19、20等题目,可见学生在日常交际用语方面日常交际用语包括称呼、招呼和问候、拒绝、命令、道谢、寒暄以及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教改班级和对照班级都退步的题目有5、9、13、16,不难看出母语文化的干扰、英语习语文化的缺失、传统文化的英文表达欠佳仍然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和对照班级相比,教改班级在指示语方面掌握得较好,故8题的答对率明显高于对照班。不过,对照班级对于某一特定语言使用的特定语境掌握得较好,其12题的答对率明显高于教改班。

同时,还统计了2008年6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并对教改班级和对照班级的语言知识测试成绩和语用知识前后测成绩进行了比较,其结果如下:

说明:制药工程1班即06级化学系1班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学生们的语用知识比一年前都有了明显进步,该进步是学生们知识自然增长的结果,还是教改本身带来的成效?本人不敢妄加定论。不过,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教改班的成绩和对照班的成绩相比虽有提高但进步并不突出。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宣传不够,措施不得力导致学生对教改不够重视。虽然教师在教改前曾用英语指出过本次教改的意义并希望同学们密切配合,但没有反复强调,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有些英语较差的学生甚至还不知道有教改这回事。此外,由于教改的测试成绩不和他们的学期成绩挂钩,很多学生根本不当回事,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没有真正消化,课后也没有及时去记。如测试题中的第6题是关于言语行为的,教师曾在教改班重点讲授过该内容,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教改班该题的答对率竟由原来的32.5%降到16.88%。又如测试题中的第12题是关于语言的得体性的,在语用知识专题讲座中,教师曾将前测中的12题作为例子讲解过,没想到后测试中涉及类似知识点的12题的答对率竟由原来的96.25%降到75.32%。

二、教改涉及的内容太多,而教改实践的时间太短。语用涉及的范围很广,它包括指示、语境、言语行为、会话含义、文化习俗等内容,英语专业的学生通常要花一、两年的时间专门学习《语用学》这门课程,和专业学生相比,非专业学生所花的时间少得可怜,教改实践时间只有一年 (大三没有开英语课了),且每周只有四节英语课,在有限的四节课里,教师不仅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挤时间系统复习迎接英语四级考试,而用于学习语用知识的时间则严重不足。虽然教师采用了课本融入法和专题导入法两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然而,有限的课时也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语用能力低下的问题。

三、教师从事教改的经验不足,理论联系实践方面做得不够。本人及丰涛老师都是第一次独立从事校级教改课题的研究,虽然我们都很虚心地从书本和有经验的教师那取经,但是有些方面仍然没有考虑周到,如两次测试的时间没有严格限制在十五分钟内,测试的地点也没有统一,而是利用课间分班进行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测试的成绩的真实性。此外,由于时间有限,教师注重的是将融入一些英汉语文化知识和传授语用学理论知识,课堂上教师讲解的时间较多,而用于学生们消化和实践的时间相对较少,虽然每个学期都进行了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表演大赛、讲课比赛或讲故事比赛,但和真正具有英汉语文化互动的特色课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在同一个老师教的前提下,教改班级的四级过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班:事业管理1班比人文教育3班高11.74%,广电2班比制药工程1班高17.5%。这至少说明,本次教改实践的开展,尤其是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在文化融入中的运用以及文化课件制作大赛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促进他们在课后自觉主动地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四级考试成绩。

最重要的是,文化互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改班学生的口语表达积极性,他们比对照班的学生发言要积极踊跃得多,进步也明显得多,其中最突出的是事业管理1班的贺媛娟和朱意两位同学,她们在怀化学院2008年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分别获得了三等奖。

总之,本次教学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成效,同时也给我们一些启示:首先,语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过程,单纯靠一两次教学改革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们主动学习语用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要重视通过实践将语用知识转化成语用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教学改革一定要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从而获得学生们的密切配合,教师全身心投入而学生不以为然必定会严重影响教改成效。因此,教改中应制定周密的考核办法,考核时应统一考试时间、地点、监考人员和阅卷人员,考试成绩最好能和期评成绩挂钩。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们的高度重视,才能确保教改成绩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1]Widdowson,H.G.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周燕宇.对非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的调查分析 [J].怀化学院学报,2008,(6):113.

[3]周燕宇.英语写作中的文化错误的分析 [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1):173.

猜你喜欢

班级测试英语
班级“四小怪”
幽默大测试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不称心的新班级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