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线城市的总体发展态势分析
2010-01-07宋玉祥袁晓勐
董 爽,宋玉祥,袁晓勐
(1.东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长春 130024;2.中国社会科学院 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732)
0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和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二线城市的快速发展成为亮点。作为一个群体,二线城市的崛起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城市已经拥有了庞大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和控制腹地,成为引领我国城市体系演化的主导性力量。正确认识二线城市在国民经济体制和城市体系中所处的战略地位,发展态势和发展阶段,有着重要意义。
二线城市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时期所指有很大的不同。出于研究的需要和数据获得方面的考虑,本文对二线城市界定为:二线城市指除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外,具有较大规模的省域中心城市。对这个概念进一步细化为:①城市为城市辖区概念,面积为市辖区统计土地面积,而非广义的行政区(含市管县)或建成区概念;②“省域中心城市”是指在省一级地域单元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包括省会城市和省域中具有突出地位的计划单列市和地级城市;③“较大规模”是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综合平衡的结果;人口规模定义为常住人口,而不是户籍人口,以统计的“城市人口”计算;经济规模以市辖区地区生产总值计算。
根据上述界定,本研究选择3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这些城市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1 二线城市总体发展态势评估
1.1 二线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在沿海开放城市的带动下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以珠江三角洲的港、深、穗都市圈,长江三角洲的上海都市圈以及京、津、唐都市圈尤为突出。在这“三驾马车”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充当了领头羊的角色,并由此成为目前一致认可的“一线城市”。综合功能完善,国际化水平高,经济规模大,生产能力、创新能力强,区域带动作用明显是这些城市的共同特征。一线城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动机”。综观国民经济总体结构和这些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一线城市仍有向纵深发展的较大空间,主要表现在国际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尚须完善、对各种资源的吸纳仍将继续,技术扩散效应有待加强等等。国民经济发展整体上仍需要一线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为具有全国意义的“发动机”作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被替代。因此,以一线城市为核心的三大都市圈的“引擎”作用不仅不会丧失,相反将更加强劲。
表1 二线城市基本情况(2007年)
大国经济不仅需要发展极的带动,也需要区域协调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初始,中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和城乡差异日益扩大,这种不平衡在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第一个顶峰。为此,国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区域平衡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国家区域战略,并于近期将其中的一些城市列入新一轮改革试点,成为二线城市顺势启动的政策推手。从总体上看,二线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启动期,城市成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潜力巨大。
1.2 二线城市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近年来,二线城市发展势头迅猛,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200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4.66万亿元,其中二线城市占26.4%,比2006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7年来每年上升约0.8个百分点。这样,二线城市以占全国1.29%的国土面积和8.87%的人口,完成了全国26.4%的国内生产总值。如以一、二线42个城市合计计算,则以全国1.53%的国土面积和12.63%的人口,完成了占全国40.5%的国内生产总值(表2)。这说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二线城市的发展速度不仅远远高于全国平均速度,而且高于一线城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套发动机”。
表2 一、二线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2007年)
2 二线城市发展态势的数据对比分析
2.1 经济总量与发展速度
从经济总量上看,二线城市发展迅速,经济规模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7年在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城市生产总值 (市辖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已达36座,包括4座一线城市,27座二线城市以及包头、大庆、淄博、东营、中山等5座地级市。与2000年城市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6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相比,增加了30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沈阳、大连、南京、无锡、苏州、杭州、武汉、青岛、佛山、东莞、成都等17座城市已经超过2000亿元,而在2000年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3座城市的产值超过2000亿元。在这6年间,共有25座二线城市跻身千亿元城市行列,有13座二线城市成为两千亿元城市俱乐部的成员。
2007年二线城市生产总值达到65100亿元,与2000年的18503亿元相比增长了2.51倍,年增长率达到19.8%。同期一线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4646亿元,与2000年的10261亿元相比增加了2.37倍,年增长率为19.2%。二线城市的整体规模和发展速度高于一线城市,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增量的主体。结合总量梯次分布的情况看,可以肯定,二线城市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更为迅速的城市群体。部分二线城市在经济总量上已经接近一线城市,如天津、重庆、沈阳、南京、杭州、武汉、佛山、东莞等,这些城市已经成为一线城市候选人,其发展将整体优化国家城市体系和地域空间格局。
2.2 人均生产总值和经济效率
二线城市的迅速发展不仅表现为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扩张,而且表现为经济效率的提高。许多二线城市人均产值达到了较高水平。2007年二线城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为55837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99倍,为同期一线城市平均水平的80.2%。总体看来,远超过全国平均值,已经接近于一线城市。在全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0元的有43个,比2006年的27个增加了16个,这是个惊人的增长,说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国民经济的真正中坚,其中包括全部一线城市、18个二线城市;其中,天津、常州、厦门、青岛、烟台、杭州、苏州、无锡、宁波、佛山 10个二线城市人均生产总值已高于一线城市,在非资源型城市中这些城市名列前茅。
城市人均生产总值不仅与人口素质、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层次、平均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等直接相联系,而且关系着资本投入能力、城市建设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潜力。从数值上看,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差距不大,表明二线城市在产业结构水平、行业盈利水平和平均劳动生产率方面和一线城市同处全国的前列。从发展的全局和可持续能力来看,人均生产总值所包含的经济效率含义是比经济总量更重要、更有指示意义的指标,它标示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和潜力。从这点上看,二线城市同一线城市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2.3 财政收入
二线城市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带来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科教文卫等事业以及社会建设等提供了财政保障。2007年38个二线城市市辖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合计为5592亿元,为2000年(1356亿元)的4.12倍,年增长率为21.8%;同年四个一线城市市辖区地方财政收入合计4686亿元,为2000年(1055亿元)的4.44倍,年增长率22.5%。从增长速度上看,二线城市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一线城市持平。从量比来看,2000年二线城市财政收入同一线城市之比为1:1.29,2006年二者之比为1.20,略有下降。二线城市财政收入整体上与一线城市保持同步增长,且增速高达20%以上,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二线城市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二线城市财政收入的增长为全国财政收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2007年二线城市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4065亿元)贡献了39.75%的市本级财政收入,并占到全国财政收入(51321亿元)的10.9%。在城市财政收入中,一线城市占32.89%,与二线城市合计占全部地级以上城市财政收入的72.7%。这个比例反映了两个事实:一是作为中国城市龙头的一、二线所占城市财政份额巨大,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明显;二是其他地级城市的财政能力相对偏弱,245个城市财政收入仅占28.3%的份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城市同一、二线城市相比存在的明显落差。
2.4 吸引外资规模
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外商直接投资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资金不足的严重制约,各级、各地政府部门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甚至是头等大事来抓。有限资金总要流向资本增殖迅速、稳定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一直是外资的主要流入地和出口加工贸易基地。随着土地成本、人力成本、工作环境、能源供应等方面的优势显露,二线城市逐渐成为外资青睐区域,成为吸引外资和出口贸易的新热点。
2007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863亿美元,其中二线城市总额为469亿美元,占54.3%;一线城市为197亿美元,占22.8%;其他地级城市合计为198亿美元,占22.9%。2000~2007年一线城市实际利用外资年增长率为9.6%,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例从31.88%下降到22.8%,表明外资流入一线城市增速减缓,对外资的吸引力在下降,投资热点发生转移;二线城市年增长率高达17.5%,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全部地级以上城市的比例由47.6%上升到54.3%,由于其他城市所占比例变动幅度不大(由20.5%上升到22.9%),说明外商投资增量主要投向了二线城市(表3)。
表3 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亿美元,%)
对外资流向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天津和沈阳在吸引外资方面走在二线城市的前列,分别达到51.3亿美元和48.9亿美元。且与其他城市的绝对数额差巨大,国家的区域振兴政策在这两个城市上得到的很强的体现。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排名靠前的除武汉外全部为沿海地区城市,说明当前沿海地区的投资环境对外资仍具更大吸引力。长江三角洲二线城市群在吸引外资数额上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南京均有较强的吸引力。相比之下,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吸引外资能力有所弱化。2000~2007年实际利用外资额增幅最大的二线城市除杭州外,均为中西部城市。尽管如此高的增长幅度有基数较低的因素,但毫无疑问地说明,中西部二线城市对外资的吸引力在急剧上升,中西部二线城市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外资投资的热点地区。
分析外资的区域流向结构是个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尤其需要外资流入的产业结构数据。目前所掌握的情况还不足以全面、准确地加以说明。但根据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确定性结论:①二线城市是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最快的地区,在总额和增速上全面超过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利用外资总量超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半数,成为吸纳和承接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②目前东部沿海二线城市对外资仍有较强的吸引力,其中天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尤为突出。③中西部二线城市对外资的吸引力出现巨大的提升,很有可能成为外资注入的下一个热点地区。
2.5 城市人口增量
2007年38 个二线城市市辖区人口为11659万人,比2000年的8829万人增加了2830万人,增幅达32.1%。按照200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建制市人口自然增长率0.45%计算,7年间的人口自然增长为2.73%,那么二线城市市辖区的人口机械增长幅度为28.9%。这个数据远高于一线城市(估算为13.5%)和其他地级城市(估算为20.5%),说明二线城市是对人口吸引力最大的城市群体类型,也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
表4说明了另一个现象,即二线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已经超出其行政区域本身。2007年二线城市全市人口总计为22994万人,比2000年的21268万人增加1726万人,增加了8.1%,,二线城市市辖区人口增加总量比市域人口的增加量多出1104万人,此数据显示有相当规模的二线城市市辖区人口总量增长来源于市域之外。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率,二线城市每年约有来自于市域之外的150万人进入。
表4 2000~200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建制市人口规模变动情况
表5 2000~2007全国地级及以上建制市人口增量情况 (万人,%)
不考虑撤县设区对城市辖区人口规模变动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说明我国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量存在以下现象:①区域中心城市(地级及以上建制市辖区)的人口增长幅度远高于市域人口增长幅度,市区高出市域24个百分点,说明我国处在人口向区域中心城区迅速聚集的阶段。②一线城市市辖区人口增长幅度与市域人口增长幅度之差最小,为9.44个百分点,一方面说明该地区城市化率已经很高,城市中心区人口大规模扩张的余地已经不大;另一方面也与一线城市的人口进入门槛较高相关联,人口直接进入此类城市存在的较多障碍。③二线城市市辖区人口增长幅度与市域人口增长幅度之差最大,分别相当于一线城市和其他地级城市的两倍半和两倍,表明二线城市目前最具吸引力和人口聚集能力,也说明了二线城市不仅能够发挥省域中心城市的人口聚集作用,同时对域外的人口和劳动力也具有很大吸引力。城市对人口的吸引能力和容纳能力是其聚集效应强弱的标志,也是城市成长性高低的标志之一。从上述数据分析看,二线城市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对人口吸引力大,吸纳能力强,吸引范围广。二线城市的城市化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坚群体,对全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质量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具有全局意义。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综合财务司(原建设部综合财务司).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00、2007[Z].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08[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