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重唱与咏叙调研究

2010-01-06戴剑武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奥涅金柴科夫斯基连斯基

戴剑武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叶甫根尼·奥涅金》中连斯基重唱与咏叙调研究

戴剑武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柴科夫斯基根据俄国诗人普希金同名长篇诗创作而成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音乐特征,在世界歌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分析了这部歌剧中角色连斯基的重唱与咏叙调的音乐特征与演绎难点,并作了相应的归纳与总结。

《叶甫根尼·奥涅金》;连斯基;重唱;咏叙调

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是柴科夫斯基根据俄国诗人普希金同名长篇诗创作而成。在这部歌剧中柴科夫斯基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其中也不乏自己的身影在其中,塔姬雅娜是作者讴歌的对象,而诗人连斯基则被当做女塔姬雅娜来创作的,他给予了较之原作家普希金对于连斯基这一人物更多的同情。本文将着重介绍这部歌剧中角色连斯基的重唱与咏叙调的音乐特征与演绎难点。

一、连斯基出场时的四重唱

在歌剧的第一幕第一场中,奥尔珈的咏叹调唱完之后,连斯基带着奥涅金来到了她们的家里。连斯基用宣叙调向众人介绍奥涅金,拉琳娜(奥尔珈的母亲)表示欢迎。连斯基唱到:“此地真好,我喜欢这花园”。

连斯基、奥涅金、塔姬雅娜、奥尔珈的四重唱开始。这段四重唱在C大调上进行,其节奏较为单一,四个人的旋律在巧妙地交织进行。塔姬雅娜的旋律有一种向上的感觉,奥尔珈的音域总的来说是比较狭窄的,连斯基、奥涅金的交谈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仔细研究都与他们的性格特征相吻合。对于剧情的发展来说,具有较强的戏剧性,这是前面的场景转变,同时这首四重唱具有较强的张力,对后面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连斯基的咏叙调

在《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柴可夫斯基创立了俄罗斯音乐戏剧领域中一种全新的咏叙调类型,它通过音乐来体现歌剧中人物的“隐秘的、强烈的”内心感情。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再现和他们情感的发展需要音乐形式不受传统约束而自由地发展,这也正是普希金文本的内在要求。

这种由诗朗诵转变为音乐的最好例子就是第一场中的咏叹调——连斯基的表白。小提琴的演奏预示着连斯基的表白开始,紧接着连斯基的爱情主题则伴随着小提琴的演奏展开。从连斯基的三个简短的感叹句“多幸福!我多幸福!重又和您在一起”中可以发现,音乐的声调来源于原文。歌词“重又和您在一起”具有高音性(这一音域的最高音是E)和层次性(第一句歌词还没有完全表露出他的全部感情,第二句较前句要激动得多,第三句则达到了局部的高潮)。在咏叙调的再现部中伴随着歌词“我爱你”重新出现了基本的主题核心。旋律缓缓流出,乐队用舒缓的弦乐器伴奏,音域不断向更高层扩展,所有富有表现力的手段都配合自然而真实的朗诵。不间断的语流形成的语调将个别词句突出地表现出来。Б.В.阿萨菲耶夫称这种咏叙调为“浪漫主义者的告白”,这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告白[1]。

在四重唱结束以后,有一个场景,描绘了四个年轻人在一起相互交流的情景。接着,连斯基开始了本剧第一首重要的唱段:咏叙调《我爱你,奥尔珈》。

咏叙调的含义:(意)arioso,近乎朗诵的抒情独唱曲,往往具有宣叙调(recitativo)和咏叹调(aria)两者的特点[2]。

这个唱段是第一场的抒情中心,连斯基尽情的展示对亲密女友奥尔珈的依恋,主要采用了咏叹调的特点;尾声中插入了连斯基与奥尔珈的对白,显示出了宣叙调的特征,这些正是咏叙调所具备的咏叹调和宣叙调结合的特点。

音乐结构分析:

歌曲的A部分旋律非常优美,在E大调上进行,展示了连斯基一个年轻诗人所特有的浪漫情怀。歌曲的B部分有几次调性的转换,把旋律和调性进行了扩展,音区亦有所上升,反映了诗人特有的热情。A1是A段落的扩展性反复,再一次重复了连斯基的音乐形象,热情而有浪漫的气质。

贯穿全曲的主题动机a,在全曲中有多处变奏式贯穿发展(如谱例1所示)。表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和似火的热情。此首咏叹调作曲家主要采用了弦乐伴奏,符合连斯基诗人形象优美抒情的特点。

谱例1:

连斯基咏叙调《我爱你,奥尔珈》

《我爱你,奥尔珈》是连斯基追求爱情的咏叙调,当此主题在该曲再次出现时,旋律的音域扩展、调性交替频繁,乐队织体也更加丰富,把这种悲歌式的二重唱保持了19世纪初俄罗斯抒情浪漫曲的风格,朴素动听的旋律,伴奏的琶音结构,声部自如得仿佛是即兴的交织。紧接着歌剧发展到丰收和欢庆的场面,在这里运用了两种不同体裁的歌曲表现。一种是缓慢、朴素、抒情的“整天辛辛苦苦不得闲,两条腿发酸”;一种是快速,舞蹈性强,节奏清晰的“沿着独木小桥走啊!”从这两首具有民族风格的乐曲中,我们体会到恬静、舒畅的喜悦之情。在塔姬雅娜写信那场中,天近黎明,牧童长笛平静而又柔和的声音,又给歌剧增加了鲜明的“乡村的”俄罗斯民族色调[3]。

柴科夫斯基对于《叶甫根尼·奥涅金》这部戏剧的理解和原作者普希金有一些差别,柴科夫斯基对于奥涅金基本持否定的态度,而对于连斯基和塔姬雅娜则是赞美而又同情。在音乐的安排上连斯基和塔姬雅娜也有相似的地方,在这首连斯基的咏叙调中就有着和塔姬雅娜写信一场中较为相似的旋律主题。(如谱例2)

谱例2

连斯基的音乐

塔姬雅娜写信的场景

演唱难点分析:唱好这首咏叙调必须有抒情男高音优美抒情的音色,在音乐上要求连贯优美,深情动人的演唱。全曲音域在e1—a2上,对于训练有素的男高音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只是后面一段有几句在高音上反复有点考验男高音的技术了,另外,此首咏叙调的中段变调发展,所以,音准也是歌唱家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

三、舞会上的重唱音乐

在塔姬雅娜的命名宴会上,面对无聊的毫无趣味的人们,奥涅金心生厌恶,便决定报复一下连斯基,他假装对奥尔珈大献殷勤,脆弱的连斯基醋性大发,先是向奥尔珈抱怨,后直接向奥涅金大发雷霆,宣布与其绝交,并提出了决斗的挑战。在这场戏剧中,连斯基共有两个重唱和一个小咏叹调《在您家里》。

第一首重唱是和奥尔珈之间进行的,在奥涅金向奥尔珈大献殷勤之后,连斯基向奥尔珈抱怨,向她表达了心中的不满情绪,而奥尔珈天真无知,并没有当作一回事,这引起了诗人极大的痛苦。

连斯基唱到:我什么地方开罪,要受这等惩罚,啊,奥尔珈,您对我实在狠心!我错在哪?

奥尔珈则唱到:一点都不明白,你是在怪罪我!这段重唱基本上是一问一答式的,声部没有重叠在一起。这对剧情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二人的对唱接近宣叙调的感觉,旋律性不太强。主要以弦乐伴奏为主,中间有管乐组的声部穿插。

在法国人特里克唱完了塔姬雅娜的赞美诗之后,舞会继续进行。诗人连斯基心里憋着一肚子苦水,奥涅金过来搭讪,更加引起了连斯基的愤慨情绪。两个昔日的朋友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奥涅金唱到:怎么不跳舞,连斯基?像哈罗德般模样,为什么?

连斯基答道:问我?没什么,欣赏你的作为,你真是够朋友交情!

奥涅金无所谓的唱到:怎么说?原来你不知道我这般人品!对我赌什么气?

在这段二重唱的音乐中,柴科夫斯基基本上采用了简单问答式的重唱,连斯基在e小调上进行,奥涅金在G大调上进行,二者为关系大小调,技法较为简单,但是对于推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连斯基的音区在和奥涅金的争执过程中,一步一步的向上递进,显示了诗人的情绪逐渐的由不满而转为愤懑!(见谱例3)

谱例3:

连斯基和奥涅金争吵一段

在连斯基和奥涅金争吵的时候,舞会上的人们逐渐被他们的争吵声所吸引,合唱的声部逐渐加入,更有点添油加醋的意味,连斯基一个脆弱的诗人最终为了自己心中的爱情和尊严向奥涅金提出了决斗的要求,这个场面形成了全剧的转折点。奥尔珈的母亲拉琳娜听说要决斗感到异常的惊讶和恐惧,说出了你们难道要在我家里决斗吗?!

此时连斯基万分的感慨和忧伤,唱出了《在您的家里》:在您家里,多少金色梦境,处处留下童年时印记,在您家里初次萌动爱情,纯洁明朗欢乐说不尽,到如今我仿佛大梦方醒,人生绝非是梦中仙境,荣誉爱情全是谎言欺骗,留下屈辱和无尽伤心。

在这段连斯基简短而深情的表白之后,奥涅金、塔姬雅娜、奥尔珈和拉琳娜和合唱队声部依次进入,进入本场戏剧的高潮,随后声部又依次退出,最后剩下奥涅金和连斯基的最后决斗宣言,连斯基和奥尔珈最后的诀别,本场戏剧在管弦乐的强烈烘托下为下面的决斗作了良好的铺垫。本场的人物和声部安排见下表:

作曲家在声部安排上采用逐渐进入又逐渐退出的手法,清楚地表现了在这一强烈的戏剧冲突时刻,每个人的心理状态,烘托了即将到来的决斗的场面。

四、结语

为广大声乐爱好者所熟悉的咏叹调《青春,青春,一生的黄金时代,你远远的飘向哪里?》是连斯基这个人物在与曾经的朋友奥涅金决斗之前唱的一段著名的咏叹调。歌剧中巧妙地运用了重唱作曲技法,使得连斯基参与的重唱音乐部分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对于整部歌剧的剧情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衔接作用。咏叙调音乐所具有温存、诚挚及音调协悦的表情特征,通过柴科夫斯基精心的创作,使得诗人连斯基的形象在这段咏叙调《我爱你,奥尔珈》中非常鲜明的表现出来了,同时也体现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相互结合、相互借鉴的音乐风格。

[1]张红霞.〈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歌剧创新[J].苏州大学学报,2005,(10),37-39.

[2]外国音乐表演用语词典[Z].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24.

[3]张玉香.柴科夫斯基与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3), 69-73.

[4]张洪岛.歌剧〈奥涅金〉及其人物的典型性格[J].人民音乐,1962,(3).

[5]张 弦.西洋歌剧名作解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6]沈 旋,谷文娴,陶 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J616.2

A

1672-0547(2010)04-0087-03

2010-07-14

戴剑武(1974-),男,安徽合肥人,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奥涅金柴科夫斯基连斯基
他是泽连斯基替身? 乌克兰否认
浅谈柴科夫斯基《四季》之《一月》之美学体现
“补课”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的性格成因
浅析柴科夫斯基《四季·十一月》
灵感从民谣中来
浅析歌剧《叶普盖尼·奥涅金》中奥涅金咏叹调《假如我喜爱家庭生活》的场景与表演处理
“多余人”的苦恼
——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分析
此情可待成追忆——纪念奥涅金与达吉亚娜纯洁的爱恋
不提他人落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