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
2010-01-01刘运芹
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物流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均非常强的学科,科学地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生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阐述案例教学法的概念的基础上,主要探讨案例教学方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步骤。
案例教学法;物流教学;应用
Abstract:Modern logistics is a subject which is very strong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ing area.Scientifically use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can make the class lively and then optimize the effective of teaching.The article mainly discuss the necessity and implementation steps in teaching of modern logistics base on expounding the concept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case teaching method;teaching of modern logistics;application
1 案例教学法概念
案例教学法就是以某部门或某单位的实际业务项目作为实例,结合理论知识组织教学,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过程。它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本文仅就现代物流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实施步骤谈几点看法。
2 现代物流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2.1 现代物流学科特点符合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条件
现代物流是一个实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与传统物流相比,现代物流是对货物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物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用户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并为之计划、执行与控制以满足社会与顾客需求的活动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的结合。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时期和条件下,存在多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在现代物流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总结,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物流和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的理解,使理论能够及时有效地联系社会实践。
2.2 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吸引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型的学习方法,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传统的以知识积累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中心必须由知识的系统积累转变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尤其是开发其智力的核心——大脑思维能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务实且有明确目的的、以行动为导向的训练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3 案例教学有利于改革传统概念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概念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学会对已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并在力图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被设计身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在不充分信息的条件下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独立做出判断和决策,在此过程中锻炼了自我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经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案例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与合作
学会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对人们能力的基本要求。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开放的、发展的。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答案,经过反复多次的积淀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案例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的合作思维,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这一过程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2.5 当前就业形势决定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现代物流教学在注重“宽口径”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一定的物流案例实践,提高学生物流管理的实务能力和应变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通常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3.1 前期阶段——案例的选择
精心搜集物流教学案例,是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案例的搜集、选择过程中,应使案例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性质:(1)现实性。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它描述的是完全真实的特定业务状况或具体业务运作流程,有时为了某种目的需要,在案例叙述中允许虚拟一些情节。也就是说,案例应该是对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境的记录。通常,一个好的案例首先必须是一篇好的报道,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人课堂进而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它可使课堂讨论围绕真实生活中才存在的棘手问题来进行。(2)典型性。它所描述的业务事件是包含业务企业或部门的典型行为和观念在内的材料。案例中所出现的问题或反映出的经验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案例中出现的企业在所处行业内应当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一定的知名度。(3)启发性。一个好的案例应当蕴涵一定的疑难性问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现实生活的丰富和复杂性,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有助于开扩和提升学生的思考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4)生动性。这是案例教学法区别于一般课堂教学的一个表现形式,案例中富涵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
3.2 中期阶段——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
这一阶段的实施分为两个步骤。第一,组内讨论。将全部同学分组,如每6个学生一组,提前将案例发放给学生,要求各组在充分阅读案例的基础上各抒己见,以书面的形式归纳出组内各成员的意见,并撰写成案例分析报告。第二,组间讨论。案例的组间讨论是由各小组将准备好的案例分析过程和结果展现给教师和同学,并相互讨论,教师归纳,使案例教学进一步升华。大致包括以下过程:
(1)学生演讲。给予每个小组一定的时间,如10分钟,用于表述本组成员的观点,由一位小组成员主讲,其他成员可以进行补充或说明,并在演讲结束后接受教师和同学的提问。
(2)课堂讨论。在小组演讲结束后,鼓励其他小组的同学对演讲中所表达的观点或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存在对同一观点的相反意见,允许学生适当进行辩论。
(3)教师归纳。教师在课堂讨论后,要对本案例的讨论进行小结,对同学们表现比较好的地方和提出的正确或有独到之处的观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对有客观答案的问题要给出正确的答案,或者对某些主观题提出教师个人的看法,以达到师生间相互沟通的目的。
3.3 后期阶段——案例分析的考核
案例分析的成绩考核主要包括案例分析报告的考核和课堂讨论效果的考核。在例分析报告评分中,主要由教师根据报告的质量给出小组成绩,并依据分工所表现的报告质量为小组成员打分。而课堂讨论效果的评分则可以采用轮流由各组成员组成的评判团,以学生评分为主,教师评分为辅的办法,同时权衡组员对报告的贡献程度,对负责主笔或演讲的同学适当增加分数。但针对不同的案例难易程度应有所调整。
4 结束语
科学地选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李专,潘春玲.案例教学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增刊):82-83.
[2]刘健敏.浅议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10):24-25.
[3]张毅.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Case Teaching M 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M odern Logistics
刘运芹(江西蓝天学院,江西南昌330098)
LIU Yun-qin(Jiangxi Bluesky University,Nanchang 330098,China)
G712
A
1002-3100(2010)10-0045-02
2010-07-07
江西蓝天学院教研课题,项目编号:JY0914。
刘运芹(1982-),女,湖北荆州人,江西蓝天学院管理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运输与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