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
2009-12-31陈亚芳
陈亚芳
就培养学生而言,家庭教育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而且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还担任着重要的教育角色。良性的家校关系能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有利于孩子健康地成长。家访是家校双向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它在改善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促使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家访这个平台,教师和家长可以本着“研究孩子,服务孩子,教育孩子”的理念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效地实施个别教育,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访呢?这是班主任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家访的实践,笔者认为,神医扁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有效开展家访工作同样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此,笔者不惴鄙陋,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以请教于大家。
一、“望”其“形”而知其“神”
人们往往说第一印象很重要。一个人的衣着、言谈举止体现了一个人的身份和修养,一个家庭的环境也向我们透露了主人的爱好和品位。马卡连柯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班主任可以通过“望”其“形”,即通过观察学生和家长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家庭环境以及学生和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情况,初步判断学生、家长以及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三字经》中说的:“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大凡讲的就是“教养”问题。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的品质素养、尊师重教,学生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
笔者记得接手初一新生后,第一次到小杰家去家访,踏进他家的门,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挺整齐的两居室,但黑黑的不亮堂,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物品被零乱地堆放着,东一茬,西一茬。让我至今印象很深的是,他家煤气灶边的瓷砖上,积着厚厚的油腻腻的一片黄色,仿佛有一年半载没擦洗过。通过谈话了解到,小杰父母的工作不属于疲于奔波生计的一类,不可能忙到抽不出身手来料理一下家务。一“望”而形成的印象是小杰的父母并不勤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其所作所为也可能“并不勤劳”,推及其学习,孩子在学习上也可能不愿多花力气。而后的接触中,确实证实了我的看法,小杰的学习态度与“勤奋”两字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同样二居室的小璐家里,虽然家境并不是很富裕,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书架上的书摆放得整整齐齐,加上那一盆绿绿的文竹,给人一种赏心悦目、温馨舒适的感觉,她的家长也给我留下了颇有“教养”和“教子有方”的良好印象。果然,小璐在学习和班级工作中确实表现出了做事有条理、有主见的一面,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榜样。同样,从另外一些小细节中,也可以“望”出一个家庭的“文化”。暑假有一次家访,与一位学生的家长事先约好家访时间。上门时,学生的妈妈在和我交流,而他的父亲却关着房门在玩电脑游戏(事后知道),他似乎并不看重这次家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及与老师交流沟通讨论孩子教育问题的一个难得机会,甚至连出房门与老师招呼一下的礼貌都没有。直到楼下有人叫他而惊动他时,倒是我有点惊讶于他的“存在”了,看到他旁若无人地赤膊下楼的情形时,着实让我一怔。我们不可能去教育家长怎样与人交往,且更要尊重学生的家庭文化差异,但是通过对学生家庭环境和家长文化素质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解读学生、培养学生。通过我们的教育去帮助学生甄别文明与粗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超越自己的家长,这样社会才会进步。
“形”是外在的形式,而“神”却让我们读懂了内容,由“形”而“神”会,有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二、“闻”其“声”而晓其“情”
言为心声。家访中,认真倾听、仔细揣摩是个好方法,通过“闻”其“声”,听听家长对孩子信息的描述、家长的愿望及其对老师学校的一些看法和要求;听听学生对学校对班级对同学的一些想法和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等,大致可以了解学生和家长的“情”,即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闻”家长学生之声,晓家长学生之“情”,能让我们早点抓准时机,不延误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教育。
家访时,大多数家长会把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存在问题告诉老师,希望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关注和教育。有些家长看到家访的老师,就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我的孩子,家长的话是不听的,就爱玩游戏,就听你们老师的。”还有家长会说:“我们家里什么都不缺,就是希望小孩把书读好。全靠你们老师啦!”“我们工作都很忙的,平时没时间管他。”听着这些家长的诉说,我们感谢这些家长对学校、对老师的信任,也“闻”出了他们对自己孩子教育的关心,但他们其实忽略了家庭的教育功能。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作为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工作无疑会更加艰巨,因为不仅要面对学生的教育问题,还要引导这些家长一起来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家庭是个人的私密空间,有时学生更愿意在家里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有次到小泽家家访,他妈妈告诉我小泽想转回老家去读书。问其原因,就是感觉班级里有些同学看不起他。小泽说了他和同学在交往中发生的一些琐碎事情,这些琐事,在小泽看来对别人是难以启齿的,所以他一直感到很无奈、很苦恼。而在家里,他可以放松地说给老师和家长听。通过他的诉说,我们了解了他的问题所在,也让我能迅速地找到他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弱点,并给以策略性的指导帮助。通过我与家长的努力,小泽解开了疙瘩,再也没提转学的事,找回了与同学相处的乐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闻”的过程要认真聆听对方话语中带出的态度和感受,让家长和孩子感觉到你接受了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同样,在听家长诉说的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家长是否明白了你家访的目的。理想的家访也应该让家长“闻”教师之声,晓教师之“情”,这样才更易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问”其“心”而喻其“理”
问其“心”,即问学生和家长的所思所想,相互明“理”,了解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传达正确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我们可以问:“你认为自己是怎样一个人?”“进入初中,你在学习上有什么打算?”“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等等。学生往往会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告诉你。对于家长,可以设计诸如:“你们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什么设想”、“你们选择我们学校有什么想法”、“你的孩子存在的问题或努力的方向是什么”等一些问题。读懂学生和家长的“心”,有利于日后的相互沟通并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同时,针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也可以适时地给家长一些指导性建议,传达一些正确的教育理念,使教育目标趋向一致性。
曾有一位家长对我说:“人生不应该只是一条直线,给她足够的空间,创造尽可能的条件。让孩子走自己的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显然,这是位有自己想法的开明家长,可以推知,这个家庭是民主开放型的,他们不希望给孩子太多的学习压力。事后得知,她的孩子在琴棋书画方面均有涉猎且相当不错,属于才能出众型一类。班主任不要把升入重点高中作为唯一的标尺去要求学生,而是要让她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有的家长对我说:“选择你们这所学校,是可以让她成为‘鸡头而不是‘凤尾,让她在学习和能力方面更自信。小琳的目标是升入一级重高,希望她在初中表现优异,争取保送名额。”学生和家长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了解了学生和家长的想法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成就感。
“问”其“心”的工作在接受一个新班时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对于新生来说,面对新的环境,学生和家长都希望以崭新的面貌进入新的高一级学校,重塑自我形象。了解学生的想法,就更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特别是对于已逐步丧失自信心的孩子,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可以进行有利的疏导,克服挫折心理,引导其健康地成长。第一次心理辅导式的交流,学生流露的常常是最真实的思想,这对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很有帮助。
教师在“问”家长和学生时,要注意用语的妥当、语气的真诚、仪态的得体,要尊重学生和家长的多种想法。家长的文化层次和目标要求等诸多方面是存在着差异的,家访中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直接强加给对方,有些你自认为是善意的建议也有可能会遭受不理解,甚至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与其如此,不如多问问他们的想法和要求。倘有疑难或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妨先请家长提出解决的方案或者适时地提出自己建议性的意见,求同存异,形成合作态势,这样可以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问”其“心”以“喻”其“理”,通过“问”,把握家长与教师目标的联系点,求得沟通,以便发挥好家校教育合力。
四、“切”其“脉”而下其“症”
“切”其“脉”,下其“症”,即在“望、闻、问”之后,初步判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家长的目标要求和家庭类型,采取一些合适的教育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对父母和老师经常会表现出的一些反抗性态度和叛逆性行为。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能使学生走上不健康的成长道路,对学生的培养教育也有可能因此走向失败。要加以准确地把握和正确的引导,家校联手教育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这里,家访显然是实现家校联手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对方,是家访中需要遵循的一条原则,唯其如此,才能让每次家访都是愉快的。但不强加给对方并不等于放任对方,更不等于不向对方传达正确的教育理念。那么,面对不同的个体,如何表达正确的教育理念呢?这就要求“切”其“脉”而对症下药。在结合对方主张的基础上,巧妙地把自己的主张融合进来,适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失为良策。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的理论,如果对方原本持赞同的态度就应该采用单面说明的方法,如果对方持反对的态度则采取双面说明的方法更为有效。面对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就应采用“双面说明”的方法,在认可他合理性一面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强调家庭教育对孩子具有重要影响的另一面,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认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同样依据霍夫兰的理论,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说明方法,大致说来,对于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要采用双面说明的方法;而对于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则采用单面说明方法。小琳在小学里是班上的中等生,从她的个人调查表中我了解到她的父母文化程度较高,估计对小孩的教育也有自己的想法。第一次家访中,通过与小琳父母的交谈,证明了我的估计,于是用“双面说明”的方法肯定了他们的想法。进入初中后,小琳果然积极向上,成绩优良,但调皮的本性使她经常出现上课讲小话等现象,这时,我就搬出她的目标和她父母对她的期望来加以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小杰每次要求他背书、听写或者订正作业时,他最多的口头禅是“真麻烦”、“我不高兴干”,由于先前对他个性和家庭环境的观察,我采用了皮格马力翁效应教育法。每次出现问题,我不是当面批评他或者和他直接说道理,而是寻找他的闪光点,并在同学面前大张旗鼓地表扬他,让他明白怎样做是对的、是受到大家认同和欢迎的,让事例来说服教育他,同样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综合“望、问、闻”的情况加以分析解读,“切”准其“脉”,避免了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四诊法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再加以分析,作出判断。在家访中,借用四诊法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确能增强家访的有效性,提高家访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