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教育教学衔接工作的实践探索
2009-12-31赵寅芬王柏根
赵寅芬 王柏根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青春期,是学生行为习惯、性格、意志和品质形成的最关键阶段,国外有学者比喻这一阶段是“骚动、矛盾、动荡、暴风雨式的时期”。学生的成长确实是有季节性的,有时候,一个习惯的培养如果错过季节,那是很难纠正的,甚至会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因此,学生的成长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我们依据初三与高一之间学生的发展要求,在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把“学生成长需要”作为衔接教育系列活动研究的重心,编印了《新生衔接教育教学资料》丛书,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促进学生成长需要的系列活动。
一、“学生成长需要”之一——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平等待人、正直、有责任感、积极进取……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校史教育,树立远大志向
绍兴一中是一所具有112年校史的百年老校,浙江省首批18所重点中学、首批一级重点中学、省级文明学校、省级绿色学校等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足以让新生感到学校的不凡。新生的入学教育,我们就从热爱学校入手,促使他们适应新生活,形成新目标,我们通过开展参观校史陈列室、开设校史讲座、举行“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等校史系列教育活动,使新生萌生爱校情结,立下为校争光乃至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翻开一中校史,教师队伍中涌现了一大批诸如鲁迅、蔡元培、徐锡麟等名扬四海的民族精英,培育了诸如陈建功、金善宝、潘家铮等17位拥有“两院”院士身份的科技巨人,以及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之一的胡鸿烈校友。这些均为学校积淀了丰富的育人资源。通过开展名人知识竞赛、“求真讲坛”、“知名人·访名人·学名人”主题社会实践等“走近名人”系列活动,新生以名人为榜样,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定下奋斗目标。
(二)心理疏导,塑造阳光心态
处于多风多雨时节的少男少女,经常会经历情绪波动或感情骚动。其实,“情绪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处理情绪才是问题”。学生在遭受挫折后,情绪变化是正常的,我们要做的不是让他们不产生情绪,而是教给他们如何疏导不适的情绪。教给学生缓解和处理各种情绪的方法,就是提高学生情绪智能的有效途径。
新生入学后,我们通过校会、主题班会、调查访谈等形式,做好高一新生的心理调整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渡过衔接关,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自2003年开始,学校聘请了国家级心理师作为指导教师,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心理培训班,邀请专家不定期地对学生开设心理讲座,介绍心理保健的有关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心理测试活动,为每位新生建立一个心理健康档案,保证新生能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新的学习生活,坦然面对新的挑战。
(三)责任教育,规范自律行为
著名教育家李家成曾说:“成长是每一个生命体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生命而存在的人,需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需要以自己的在世生活证明自己的‘活,需要以自己的‘成长证明自己的生命性,为自己的尊严和人的高贵证明。在这个世界上,谁最能为你的成长负责?谁最需要为你的成长负责?唯有自己!这一责任,是任何他人所不能代替的。” 我们根据新形势,结合学校实际,在高一新生入学后,就把适时修订过新的《学生手册》发给每位学生,统一安排时间组织各班学生认真学习学生守则、奖惩措施等。在衔接教育中,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如请专家作关于班级集体建设、学生成长方面的报告。通过校纪班规教育,让新生具体了解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要求,自觉遵守校纪班规。加强责任教育和自律教育。
(四)优化队伍,开发社区教育资源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上,学校各项政策向班主任倾斜,稳定队伍。以骨干教师、年轻教师充实班主任队伍,努力打造一支精干的、懂学生发展、又有追求的优秀班主任队伍。要求班主任老师对本班的每一个学生深入了解,从道德、学业、与人交往、融入社会等四个层面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绍兴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高素质的社区干部,是我们开展暑期衔接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邀请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对本校社区背景下的学生生存发展状态进行研究,全面掌握最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并让学生进社区进行锻炼,充分开发社区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我们的衔接教育。
(五)家校联系,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新的教育理念十分重视合作教育,事实证明,作为合作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积极探究在现有形势下,学校、学生、家长的多元化沟通模式,重点构建家校联系网络,着力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1. 召开新生家长会,达成教育共识
6月底新生录取工作结束后,教学处着手对高一年级新生进行班级编排。待班级确定,在暑假前召开新生家长会,主要内容由教学处统一制成幻灯片,把有关校史、教育教学管理举措和辉煌的办学成绩进行简要的介绍,让新生家长从中增强对学校的满意感和对培养孩子成才的自信心;在幻灯片中特别建议家长在暑期配合学校管理学生的具体工作要求,重点关注网络游戏、手机、男女学生交往过密等热点问题,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2. 班主任家访,全面了解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教育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访是促成学校与家庭信息沟通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认识到“电话家访”的弊端,统一要求以 “进门家访”为主,以“电话家访”为补充。暑假期间,我校高一年级班主任纷纷走进新生家门。“新生未进校门,教师先进家门”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为了把长达两个月的暑假空当期缩短,同时也为了抓住衔接教育的有效期,我校利用暑期对新高一年级班主任就如何尽快建立新的班级集体、掌握新生心理特征、做好家访等方面进行培训。然后要求各位班主任走进新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暑期安排情况、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及家庭教育环境。高一年级教师暑期的家访有效地帮助新生从初中学习生活顺利过渡到高中学习生活,也帮助指导孩子调整暑期松闲的状态,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3. 成立家长委员会,家校共同开展育人工作
通过新生登记表,在了解新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开学初由各班主任推荐1~2名家长,学校统一组织成立家长委员会,协助学校做好学生校外的教育工作。根据教育工作的需要,学校定期邀请家庭教育较为成功的家长给其他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经验,交流家庭教育的心得,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题,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更为和谐、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良好的家庭保障。
二、学生成长需要之二——学会学习
高中阶段正处于人生的花季年华,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娱乐活动越来越多,有些学生往往会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所以,我们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明白取得好成绩就要抵制住各种诱惑,专心致志地学习。这是我们开展教育的又一项重点工作。
学会学习是每一个学生的必备素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何驾驭学习之舟,使其乘风破浪不断前进,需要我们根据高一新生的学习需要和自身的特点,重视学习资料的编写,通过知识培训与学习方法指导等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教会他们如何开展学习,如何学会思考、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学习策略、学会改进学习方法、学会自我调控学习行为等。
(一)明确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曾经说过:“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一个人获得知识的方法,一是学,二是问。“学”与“问”是紧密相联的两个方面。“学”是指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过程;而“问”是指学习者对读不懂、想不通的问题向老师或他人求教的过程。我们通过蔡元培、鲁迅等绍兴一中名人勤奋学习的事例,激励高一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与“问”之间的关系。这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会阅读,拓宽学习视野
成长需要悉心的呵护。成长需要传统文化的熏陶,需要经典文化的滋润。“若无文化之熏陶,则无健全之人格;若无健全之人格,则胸无大志。人而无志,其为可乎?若举国皆然,国将不国。”自2003年开始,我校就开展了“走进经典”活动:在学校宣传窗中张贴相关经典书目的海报;文科教师结合学科知识在课堂中进行相关介绍;根据资深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建议,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开展读后感评比活动;我校图书馆还给高一各班设图书专柜,每班每柜有图书80多册,学期初将图书发给学生,同学之间自行交换阅读,多余图书由图书管理员负责保管,使用期限为一年,根据需要,班级之间可以通过图书馆进行交换。暑假期间,学校与新华书店联系,设立绍兴一中高一新生推荐书目专柜。引起了其他学校学生的追捧,起到良好的名校辐射作用。
有人说,读好书有如与一位良师益友促膝交谈。鼓励学生阅读不失为拓宽学习视野、增强学生自信的一种好方法。在推荐阅读时,我们要求学生:一是养成阅读优秀作品的习惯;二是坚持做读书笔记,将重要的心灵感悟立即记录下来,并付诸行动。通过阅读,学生们与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伟人、名人、英雄“交流”,从别人的思想中获得自信心,获得做一个成功者的自信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学会运用学习策略,提升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李家成老师倡言“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的过程。在新生衔接教育过程中,特别注重让学生学会运用“计划和优化学习过程”学习策略:课前预习——持之以恒;课堂学习——专心致志;巩固复习——及时经常;作业练习——认真仔细,这四个环节构成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小循环,一个小循环就是一个周期。如果学生能够按照这个周期来学习,就能使知识被理解、消化、掌握、运用,并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同时,我们要求各学科教师结合新课程要求,优化自主学习内容,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搜集、查阅、处理相关学科信息资料,经历探究过程,实现问题的解决,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提升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学会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学习,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暑期开展的衔接教育阶段中,我们在对学生开展励志教育的同时,还对高一新生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与高一新生谈学习方法”等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讲座,在讲座中向学生指出了高中学习的特点,初、高中学习的区别与联系,优秀学生的学习事例,激励学生努力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道为什么而做,如何去做,如何迁移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目的。鼓励学生关注各学科学习方法的共性,“多闻、多思、多问、多练”,“温故知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分别讲解各学科特有的学法指导,为学生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打下基础。
(五)学会自我调控学习行为,加强学习的有效性
在学习行为中,制订并执行学习计划是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调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些学生经常踌躇满志地订计划,不到两天,就把计划抛到九霄云外,过几天意识到了自己的放纵,又重新开始订计划,再坚持两天,又把计划抛到脑后。如何使学生把计划坚持下去,直到实现目标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增强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即自控力。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弱的自控力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对于应该做的事情,或者已经计划好要做的事情,总是不能启动,或者启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放弃了,这时需要的就是坚持良好行为的自控力;另一种是自己感觉不应该做的事情,或者对自己无意义的事情,如一味的上网、游戏等,却总是放不下一直地做,这时候需要提高的是使行为消止的自控力。
我们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家长联系,齐抓共管。请已走上工作岗位的事业有成的、近年考入北京大学或清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来校作报告,以生动的事例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帮助学生坚持良好的行为,阻止不该发生的错误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控力。
三、“学生成长需要”之三——学会生活
有学者把“学生”的含义诠释为:学生学生,就是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培养学生好学的精神、会学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的言谈举止,提高生活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长期以来的办学宗旨和追求。
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学会怎样和老师、同学们相处,建立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是一种能力。我们通过开展暑期军训、社会实践、在交通要道值勤等活动,磨砺学生意志,使他们明白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在温暖和关怀之中,应该学会自己面对生活,自己处理事情,自己调整心态。让学生交流进入高中后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通过举办“学会与人相处”、“养成教育”等讲座,开展“生活技能知识”、“生活技能操作”大赛等方式,教育学生如何比较恰当地处理好一件件事情,学会生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对学生成长需要开展研究与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作为生命而存在的人,就需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需要以自己的在世生活证明自己的“活”,需要高扬理想的旗帜证明教育生命化、人性化的趋势,需要以自己的“成长”证明强烈的生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