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2009-12-30赵杰艺
[摘 要] 本文在阐述创新人才的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论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主张应从扬弃世界发达国家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和实践出发,树立全面、科学的创新人才新理念,培养创新能力,拓展创新空间,研究创新方法,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创新人才;心理特征;素质特征;实现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报告认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则是创新人才的培养。针对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目前已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什么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特征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问题。
一、何谓创新人才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高等学校固然担当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1]虽然各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都非常重视培养人才的创造性、创新性,但各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并不一致。[2]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就有人开始倡导培养创新人才。20多年的历程中,许多专家学者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有过深入的研究,对创新人才的内涵也有多种阐述。例如有专家认为:“所谓创造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对未知领域勇于探索;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3]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较我国要宽泛一些。他们大都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如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Guilford)曾把富有创造性的人的人格特点总结成以下8个方面:(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不肯雷同;(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深究的兴趣;(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
日本把培养面向21世纪的日本人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2)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3)世界之中的日本人。[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但在教育目的的阐述上仍坚持全人或完人的培养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完善的人”,“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不同的责任。”[5]
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有一些共同点,即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但是又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明确提出了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概念,而国外只有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等外延较窄的概念。其二,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关注不够;国外则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三,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差异很大,有的受领导人讲话或政府文件的影响较大,有的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较大,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缺乏支持其概念的理论基础。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多是把当代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的产物。
我国在创新人才理念上的局限性,容易导致对创新人才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颇。如有的把创新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对立起来;有的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动手能力,而把创新能力与知识对立起来;有的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为学生开设几门“创造学”、“创造方法”课程,而把所谓的创新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对立起来。掌握了所谓的创造知识、创造方法的人未必就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
二、创新人才的特征
学者们在对创新人才长达二十多年的研究中发现,创新人才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创新人才在创造性思维上表现出五个特点:(1)创造性活动表现出新颖、独特且有意义的特征;(2)思维加想象是创造性的两个主要因素;(3)运用创造性思维时,新形象和新假设的产生通常带有突然性;(4)在思维意识的清晰性上,创造性是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5)在创造性思维的形式上,是发散思维与复合思维的统一。而在人格方面,创新人才也表现出五方面的特征:(1)健康的情感(涉及情感的强度、性质和理智感);(2)坚强的意志(在意志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方面品质出众);(3)合理的个性倾向性(即创造的需要,特别是理想、动机和兴趣);(4)顽强的性格(涉及求异的理智、强烈的好奇心、勤奋的行为等);(5)良好的创新习惯。[6]“创造型人才的主要素质特征是: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7]
美国学者哈里特•朱克曼在其《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对1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了深入的分析,结论是:完善的智力水平和人格结构是这些人共有的心理特征,这通常包括渊博的知识、超人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精湛的实验技巧等。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教育,这些基础教育正是发展人格和陶冶情操的主要途径。通识教育的基本精神就是对知识和文化完整性的追求和对健全人格的追求。它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求知欲,具有献身科学、献身人类事业的内在动力和坚强意志,具有敢于冒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8]
综上所述,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应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动机,且有非凡的创造才能。他们应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即思维流畅、变通、慎密、独创;他们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善于冷静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他们敢于冒险,敢于挑战权威;他们对创新执着地追求,持之以恒,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经得起挫折的考验。他们关注某一领域的学术前沿,并能敏锐地发现和提出学术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他们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探究能力,善于发现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们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情、自信,作风严谨、求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他们兴趣广泛,不仅具有科学素养,也具有人文精神及对美学特征的敏感,他们能融通相关领域的知识,善于从跨领域的视角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他们中也有的人不是全才,而是奇才、怪才、偏才,只是对某方面有兴趣,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创新人才的才能固然和天赋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他们的成长往往需要符合他们特点的超常规的教育。现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以色列、韩国等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研究超常教育的机构,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制度,从而使超常儿童从小就得到有效培养。但是,我国的超常教育多年来发展缓慢,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全社会还没有对超常的创新人才及其培养有足够的重视,尚未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此,我们的教育应打破僵化刻板的体制,善于发现创新人才的苗子,不拘一格加以培养。[9]同时,我们还要通过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使更多智力一般的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获得超常的发展,特别是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为将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打好基础。下面我们分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1、树立创新意识
强化创新意识的教育。对于大学生首先必须强化创新动力观教育;其次,强化创新主体观教育,冲破求稳循规的思想羁绊,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必须呈现出工业时代的许多不同的特点。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继承为中心、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必须被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为中心、智力和非智力协调发展、做人和做事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思想所代替。因此,在知识观上,应充分认识到知识不仅包括外显的书本知识,更应包括电脑、网络以及隐形的经验型知识,同时应树立交叉学科的新观念,使知识的接受、创造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和谐统一;在智能观上,要注意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最终目的是提高其创新能力。在发展观上,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协调、和谐发展。总之,创新教育要以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提高培养质量来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对高层次的人才需要为目的。
2、培养创新能力
与知识的传授不同,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实践的训练。自我塑造是创新能力整合培养的根本途径。自我塑造主要形式是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培养自己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践的锻炼,把创新社会性的因素和个性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内化为自身的创新素质。主体学习要实行改革和创新,要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和素质,要培养自己创新性学习能力,实行自主选择性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独立创新性的学习。一是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提倡批判性思考或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尊重鼓励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科学严谨、细心求证的治学态度;二是培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工具;三是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品质,即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形成对学习的兴趣。社会塑造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环境塑造等形式要和自我塑造相结合,只有通过自我塑造才能达到预期的社会塑造的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知的治学态度、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拓展创新空间
创新空间的拓展在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尤为重要。一个人思维的纵深空间就是创新的空间。你能到达别人没有达到的地方,你就是创新。思维的纵深空间,取决于其思维特征。首先是交叉性,即要使自己具备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性,通过自由的课程选择自己组合各个学科。比如通信专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学一点法律,有的学一点文学,有的学一点哲学,具有宽广的视野与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储备与特长,再加上自身专业,就会使你自身更加具有创新性。其次是前沿性。学生要有效利用网络等信息工具,关注动态的和发展的信息,关注信息、生物等前沿领域和学科。第三是变通性。善于变换自己,发现自身的问题。最近美国工程院有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创新最有可能提高的地方:一个是微观领域,一个是宏观领域。微观领域用纳米的眼光去看世界,纳米材料、生命科学、纳米生物。宏观领域用系统的观点看待世界,基于还有一个变换,不断地变换,不断创新。
4、研究创新方法
寻找推进创新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试错法、缺点列举法等等。我们要用创新的方法培养我们的学生和教师,现在的状态是,创新有很多经验式的方法,亟待被树立成为理论。核心方法是建立创新模型。(1)面对知识的无限性、易老化性、易遗忘性,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完成一些机械式的“脑力劳动”,节省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创造性的工作。(2)高级教育软件的开发,为实现大面积的因材施教,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人的创新才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3)发达的互联网络,为实现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带来了契机,可以使每个人及时追踪科技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不断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知识基点,从而有效提高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0]。估计在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产品的创意、艺术的创作等方面模型不一样,但彼此可以比较,能够形成一个创新模型系列。
时代造就创新人才,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是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和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培养出一大批适应形势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注释]
[1] 钟秉林.国际视野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7,(3/4).
[2] [JP3]刘宝存.创新人才理念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3,(5).
[3] 冷余生.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4] 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2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6.
[6] 林崇德,罗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7] 庄寿强,戎志毅.普通创造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8] 孔德文,林丽萍.通识教育与高校教育人才创新[J].高教论坛,2007(5).
[9] 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 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 教育研究,2007(9).
[10] 论自主创新背景下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创新教育的一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作者简介]
赵杰艺(1977-)男,河南洛阳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