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研究

2009-12-30吕晓明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弱势群体和谐社会

[摘 要] 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问题特别是关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对于维护和实现弱势群体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要畅通信访渠道,完善信访机制;加强大众媒体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人大和政协的代言机制。

[关键词] 利益表达;弱势群体;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然而,目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调整和分化,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由于体制性缺陷和人员素质较低等多方面客观存在的原因,我国的弱势群体与政府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的障碍,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未能得到正确反映,简言之,即我国弱势群体存在着利益表达上的困难,从而导致国家对各阶层的利益配置严重失衡,进一步加剧了弱势群体的边缘化。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研究如何改善我国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状况,让他们不再成为“失语者”,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着重从三方面分析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的拓展问题。

一、畅通信访渠道,完善信访机制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话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我国政府机构从上而下分别设有信访部门,作为公民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的传统制度化途径,其目的是加强政府同群众的联系,方便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汲取群众智慧、为民排忧解难、接受群众监督等。应该肯定信访部门在反映不同社会群体的诉求、听取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为群众办实事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官员“阻访”事件也是时有发生,为了自己的升迁,保住自己的“政绩”,不允许群众向上反映不同的声音,不仅不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千方百计阻挠群众意愿的表达。

目前,迫切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对政府的信访机构首先要建立责任机制。责任机制包括国家机构以及行政官员所担负的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具体包括:承诺信访案件的办理时效;信访程序的公开性与透明度;信访工作人员过失责任追究制以及党政一把手在信访工作中的“领导责任制”。

二是信访机构的职能要进行新的配置。目前信访职能的重新配置应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信访机构的案件交办权、通报权、查处权、追究权等,并通过法规使这些职权明确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强信访信息的收集、分析、筛选的职能,做好预测排查工作,善于发现信访案件的苗头,防患于未然,降低社会控制的成本。

三是健全基层信访网络。基层是信访案件的源头,也是解决信访问题的最终落脚点。做好信访案件的源头控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利益表达的有效性。为此,社区组织可设置兼职信访员,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贯通、覆盖全面的基层信访网络。

二、加强大众媒体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中的作用

大众媒体又称新闻媒体,是公共信息和社会舆论传播的载体和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公共信息沟通的重要工具和渠道。在西方发达国家,新闻媒体被称为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正如学者刘华蓉在其著作《大众传媒与政治》一书中所指出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它影响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弥补了政府部门可能存在的不足,它为公民提供了政治表达最迅速、最广泛、最丰富的渠道。”[1]然而,就当前我国大众媒体的现状而言,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影响了大众媒体表达功能的充分发挥。要加强大众媒体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中的作用,应该通过以下几项措施使其克服缺陷。

一是进行角色转变,增强表达功能。大众媒体不仅要成为“党政之喉舌”,更要成为社会各个阶层进行利益表达的舆论汇集平台。随着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利益多元化的趋势,利益协调和整合逐渐成为执政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这就要求执政党和政府要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协调各方利益,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双向媒介,介于政府和民众之间,增强其表达功能,会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更丰富和更充实的信息资源。为此,政府应倡导新闻媒体多报道一些不同社会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情况,并就一些涉及公民权利的重大社会问题设定议题,引导公众进行讨论,表达他们对公共财富和价值分配的意愿诉求。这样可以提高不同社会群体参与政治、进行利益表达的热情,进而增强对政治的信任感和对政治体制的归属感,成为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

二是拓宽覆盖范围,关注弱势群体权益。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面临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难选择。很多大众媒体嫌“贫”爱“富”,将主要的受众定位在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强大购买力、引领社会潮流的高级白领、自由职业者等社会精英身上,社会弱势群体不仅被大众媒体剔除出来,而且逐渐成为大众媒体歧视的对象。这种做法抑制了弱势群体本就十分微弱的声音,造成其利益表达的艰难。有关资料表明:“省级电视台中,只有大约十五、六家开办了农村专栏,与368家注册的各种电视媒介相比,开办率只有4%。”[2]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大众媒体对弱势群体权益的漠视。以农村为例,当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首要战略问题,将广大农民不同程度地排除在大众的受众范围之外,会进一步加剧“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使承受了现代化巨大代价的广大农民反而被现代化的社会所遗忘。因此,要拓宽大众媒体的覆盖范围,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关注其利益表达,这是大众媒体不可推却的社会责任。

三是加大介入力度,强化舆论监督。大众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舆论监督性。它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台、电台等舆论宣传工具,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促使被监督对象及主管部门积极迅速解决民众反映的问题。在当前,新闻媒体要强化舆论监督功能,就要贴近实际,敢于针贬时弊,自觉为弱势群体弘扬正义。首先,各新闻单位都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公开地址,接待弱势群体来信来访。其次,所有的新闻单位都要划分为弱势群体利益大声疾呼的责任区,建立责任制,采取通报、曝光等舆论监督的形式对损害弱势群体利益的部门、单位施加强大的舆论压力。最后,对损害弱势群体利益的事件,采取“一事一报、一报一追、一追一果”的办法,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三、进一步完善人大和政协的代言机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具有立法和各类重大问题的讨论决定以及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等各项权力,各级人大代表代表着广大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多党合作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各民主党派通过政防发挥着参政议政的作用。人大、政协是目前我国社会各个群体进行利益表达最主要的渠道。在肯定近年来人大、政协在这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广泛性问题。尽管我们在这方面作出了许多重大的努力,力求照顾到各方面,但是仍然存在缺位问题。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构成情况来看,弱势群体的比例是很低的。二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能否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表达意愿的问题。近年来,“举手人大,吃饭政协”的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人大、政协与其职能的全面发挥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为此,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代言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人大制度方面应将弱势群体的群众监督与人大工作的权力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人大制度的权力监督。这既满足了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需要,又能有效地把弱势群体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民主建设。因此,首先应增加能真正代表弱势群体利益的人大代表比重,这是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基本前提。同时还要努力提高弱势群体人大代表的参政能力。其次,要坚持三个结合:一是把弱势群体反映的热点、难点和一些社会影响大的问题与人大专题审议工作相结合;二是把弱势群体普遍关心的重点问题与人大执法检查工作相结合;三是把弱势群体的申诉、控告等与人大评议工作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人大了解社情民意,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其监督、代表履职及官员任免工作提供信息,又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加强了行政官员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自觉性。

人民政协应当适应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加剧的变化,把社会各阶层、社会各个群体及其代表人物尽可能地包容起来,把他们所联系的群众最大限度凝聚起来,把他们各自的利益充分表达和协调起来,使社会各阶层、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在政协这个“大舞台”上都能得到表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和雄厚的群众基础。其次,人民政协要以参政为民为使命,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优化民主监督。为此可考虑建立资政会制度,资政会要对一些涉及弱势群体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在深入调研中了解各项方针政策在基层贯彻落实的情况;邀请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通报调研结果,反映基层的真实情况,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要创新形式,搞好“政协论坛”建设。人民政协要与各社会团体密切联系,与电视台、广播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合作,积极反映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问题,促进政府关注并努力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5.

[2] 戴元光.陆琼琼:弱势群体在中国电视中的“弱势”.传播学论坛.2006.6.P52-53.

[作者简介]

吕晓明(1982-)陕西旬邑县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猜你喜欢

弱势群体和谐社会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法价值分析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民粹风下,台军成岛内“弱势群体”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