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2009-12-30姚进凤
[摘 要] 本研究利用对深圳职业院校所做调查的数据,分析了特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大学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现状的种种不足意味着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大学氛围上任重而道远;同时,学校社团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各种集体生活还有待较大的改善,从而在促进学生成长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人的素质本身具有整体性,一种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往往是多种教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种特定的教育途径并不必然带来预期的相应的素质。相应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与完善,最终取决于理想的教育合力,良好的校园文化(即环境与氛围)又是生成这种理想合力的重要环境。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仅有十几年的历史,绝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思考和研究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系统规划。因此,虽然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校园文化建设体系还没有形成,存在着认识不高,建设方向不明,设施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研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取了深圳地区两所职业院校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主要以自填式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485份,有效回收率为88.18%,其中男生占54.4%,女生占45.6%。
调查问卷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生对学校环境的评价,其中包括对整体环境和具体项目的评价;二是学生对校园集体生活和文化活动的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1、学校整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学习氛围。
2、学校具体场所:包括图书馆、实验(训)室、教室与自习室、寝室、文体活动场馆等。
3、校园集体生活与文化活动:包括社团活动、学术活动、课外阅读和集体生活等。
对研究的数据分析,主要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主要是描述性分析。
三、结果分析
1、学生对学校整体环境的评价
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处于大学的整体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优美与否,学习氛围浓厚与否对学生素质的完善与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在这些职业院校中,自然环境的总体状况一般,约38.5%的学生感到满意,50.2%的学生评价一般,感到不满意的学生比例为11.3%;相对而言,学习氛围要差一些,认为学校学风很浓厚或比较浓厚的学生约占39.5%,约29%的学生认为不太浓厚或很不浓厚,其他31.5%感觉一般。
学校整体环境的这些具体构成因素,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从调查结果来看,作为经济特区的职业院校,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是比较领先的,图书馆、实验室、教室、寝室的满意度都超过了50%,但是因为招生人数众多,文体活动对场馆要求较高,现有文体活动场馆显得供不应求,四成学生感到不满意。
在氛围上,学生对图书馆比较满意,而满意度低的是寝室、教室和自习室,实验(训)室、文体活动场馆也有待改善。
2、大学集体生活、学校活动的状况
(1)学生社团活动的情况。高校学生社团自产生之日起,就被认为是学生展示才华、锻炼能力同时又帮助提升校园文化的组织。在理论上应该对广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力,在实际中也不同程度地发挥着影响力。
据调查,在职业院校里,参加了1个或2个社团的学生比例达37.1%,参加了3个或3个以上社团的学生占13.0%,而“从未参加”或“参加过但未积极参与其中”的学生占49.9%。学生参加并积极参与社团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一,组织、参加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其二,参加社团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增进相互交流;其三,社团的活动丰富多彩,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小部分学生(约占18.6%)“希望做点实事”,所以参加社团。也有极少数同学参加社团活动是为了“打发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有近半数的同学“从未参加过”或“参加过但并未积极参与其中”,问及原因,学生提出了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在于社团和学生自身这两方面。社团方面的问题依次为:管理不规范、活动的格调与层次不高、活动形式单一以及社团带头人不够理想等。学生方面,有的对社团不感兴趣,有的是没有时间参加社团。
(2)学术活动的情况。学术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开拓学生视野、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精神境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学术活动真正发挥作用,是以一定的数量、质量以及学生广泛的参与为前提的。从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12.9%的学生认为学校平均每个月举办水平较高的学术活动达到5-10次或10次以上,24.1%的学生觉得平均每个月不超过5次,还有63.0%的学生不清楚自己学校学术活动的举办次数。相比学校举办学术活动的次数,大学生们参加学术活动的情况不太理想。在调查的全部学生中,39.9%的学生“从未参加”,51.1%的学生参加过1次或2次,只有9.0%的学生参加了3次以上。
(3)课外阅读的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的主要阅读对象依次为(比较多的五类):休闲娱乐性的期刊杂志、时政新闻类的期刊杂志、通俗文学、课本或参考书、经典名著。这表明,大学生们的阅读对象比较世俗化,主要是娱乐时尚、时政新闻以及通俗文学方面的读物,经典名著不是他们热衷的阅读对象,甚至居于非常次要的地位。面对这种情况,职业院校应该有更多的投入,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引导学生更高雅的读书品味,从而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4)集体生活的状况。我们选取了大学生集体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院系、班级的集体生活和寝室的集体生活展开调查。在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院系、班级和寝室的集体生活是与所有大学生距离最近、关系最密切的,院系和班级的集体生活中,各种约束的因素较少,学生有最大的参与空间;而寝室,可以说是校园文化的最小载体,它是大学生的“自然生活区”,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它不仅仅是一个休息的场所,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起点。
我们首先调查了院系、班级集体生活与学生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在我们调查的所有学生中,超过一半的学生(52.0%)感觉自己院系、班级集体生活与理想是“有一定差距”,37.7%的学生认为“相差较远”或“相差很远”,很少学生(10.3%)认为自己院系、班级的集体生活与自己理想的“比较接近”或“非常接近”。可见学生的期望与实现程度之间有很大差距。
寝室生活方面,我们调查了寝室生活影响大学生的性质及其程度。关于寝室生活的影响,33.4%认为寝室对自己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而26.8%认为是“消极的”,28.3%觉得“没有明显积极或消极的影响”,11.5%的学生“不清楚”寝室对自己到底是什么影响。至于影响的程度,47.7%的学生认为寝室生活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或“较大”,36.1%的学生认为影响“一般”,16.2%的学生认为寝室对自己的影响“较小”或“很小”。
四、讨论与建议
为了帮助深入探索问卷中的一些问题,我们的调查涉及到“影响学生完善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问题。在学生自己的评价中,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前五位的因素依次是:学校氛围、同学或朋友、课程学习、课外阅读、老师。而受到其它因素如院系班级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较深影响的学生不多。
而调查情况显示,职业院校的整体环境、校园活动与集体生活在促进学生完善与发展、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上发挥的作用有限。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加或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绝大部分学生很少参与学术活动,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学校学术活动的基本情况毫无了解,更不用说进入文化的殿堂,领略人类文化和科学的魅力了;大学生的集体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集体生活中基本上缺失了“集体”的含义,更多的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表现在现实中,便是院系、班级的集体生活与理想的相距甚远,寝室的集体生活对自己影响不大,甚至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高职院校校园生活的这种情况,可以从大学生的主要活动中找到一些原因。如表3显示,课程学习是绝大部分学生的主要任务,上网在大部分学生的日常活动中排第二位,考计算机、外语等各方面的证书也是很多大学生的主要活动之一,而其它校园集体活动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居于比较次要的位置。可见,社会变化、网络浪潮的影响已经深入到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就业和学习压力,他们拥有网络上的生存和娱乐空间,传统的校园活动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寝室这样的集体生活中,思想的碰撞、感情的交流变少。这种生存状态一方面让大学生更加独立,但同时也会带来大学生道德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出现的问题说明,大学以及大学生面对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无论在理念还是在实际行动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做出适应性的转变已是必然的趋势。大学的氛围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现状的种种不足意味着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大学氛围上任重而道远;同时,学校社团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各种集体生活还有待较大的改善,从而在促进学生成长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高岭,宋德凤.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2] 于雷,王奡娟,董志刚.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3] [JP3]杨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管见[J].教育与职业,2008,(11).
[作者简介]
姚进凤(1977-)女,湖北孝感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