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课的三个“突破”

2009-12-29屈玉刚

陕西教育·教学 2009年9期
关键词:突破政治课重点

屈玉刚

一、突破“小课堂”,走向“大社会”

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尤其是“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走向社会,通过调查、走访、问卷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获得终身发展。教室的空间毕竟十分有限,教材不过是一个“载体”,仅仅是一个“例子”,教师的任务是要用“活”并超越教材。加上政治学科本身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需要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课的开设,打破政治课原有课堂结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实践相联系。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受课堂束缚,他们会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可以上网、上图书馆查资料,可以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主动参与的机会多了,参与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现。

二、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加强学生主体作用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政治课要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改变单向灌输,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做到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启发、引导学生善于把不同知识重新组合解决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开拓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三、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型试题

开放型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在答题要求和答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树立“一种意识”,即促进教学开放的意识,从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径,让学生去取得唯一答案转变为要求学生积极置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做到“三方面注重”:一是既关注问题的结论,又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过程;二是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通过情境模拟、现实模拟等方法,构筑学生的综合思维模型,树立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操作上,引入辩论赛的做法,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学会分析论证、归纳演绎。做到自圆其说。

猜你喜欢

突破政治课重点
存在感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所谓“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