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强化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思考
2009-12-29范学谦
中国市场 2009年6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薄弱方面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物流管理;实践性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6-0144-02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环节,它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确保教学质量,更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促进劳动就业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操作性强,动手能力要求特别高的物流专业而言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衡量专科院系办学水平高低和办学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笔者耳闻目睹企业和社会对物流人才的渴求,特别是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物流专门人才需求尤为迫切。据权威机构调查,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目前缺口达300余万,到2010年后每年至少需要30万~40万物流人才。一方面是物流产业蓬勃兴起,显示对现代物流人才需求日增,另一方面是物流专业的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就业难”。这就产生一种奇怪现,即供需不协调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培养学生物流理论水平不高,动手能力不强,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欠缺。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因为通过实践性教学,特别是组织学生到校外物流企业参观实习或顶岗实习,可让同学们熟悉和了解物流行业的工作流程、未来可能工作的环境以及物流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从而提高对专业的认同感,热爱专业,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也有利于对理论教学的理解,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工作能力。
众所周知,教育也是有教育规律的。不同的学历教育有不同的定位,不同层次的人才需要不同的培养方法,如研究生教育应重视理论研究与方法,本科生教育应着重素质、基础与知识面的协调发展,专科生教育应注重技能与实践。那么,专科物流管理专业到底如何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笔者依据几年来教学实践体会,参照其他院校成功做法,提出以下措施:
1 确立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与目的
毋庸置疑,现代物流人才必须要突出综合素质,其具体要求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应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能在岗位上成长成才。因此,实践性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综合素质的物流人才。然而,在目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存在着物流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脱钩的矛盾,而要解此矛盾,物流教育必须改进物流教学模式,在掌握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增加实践课,在实际中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实际操作技能。即是说,加强物流管理教学,必须要强化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同时,要明确强化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传递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如开设“物资编码与识别技术”、“物流商品养护技术”、“物流配送实务”、“分拣技术”、“叉车操作培训”“仓库单据流转演示”等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除一般性的讲述外,重在校内实习基地、模拟实验室,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操作地实习,在操作实践中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2 制订详细的实践性教学计划
目标一旦确立之后,就要围绕目标制订实现目标的详细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践性教学涉及面广环节多,所以制订计划时一定要详细。对于校内模拟实习,要落实到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地点进行,哪些人参与?主讲是谁?受众是谁?什么内容?需要哪些准备等;对于校外参观实习或顶岗实习,除了前面的要求外,还需要学校与相关企业协调,有领队老师最好是专业教师的组织与参与,要有班级干部的协助,联系与落实交通工具,教导学生严守参观与顶岗实习的纪律,保证学生实习安全,配备足够实习经费予以支持等。每次实习,不管校内校外,任课老师或实习带队老师都要“实时”跟踪,了解学生实习的状况,及时提供帮助,实习完毕后,都应要求学生写作实习的报告或体会,并作为学分计入成绩。同时,也要与实习企业单位“实时”保持联系,反馈相关信息,也有利于今后工作开展,促进学生就业。必要的时候,可以针对物流专业的特色制订并实施模块式的教学计划,进行模块式的实习或阶段性的实习。
3 严格执行实践性教学计划
经过认真制订出来计划,只有严格执行才有意义。才会产生积极的连锁“示范式”效应,否则形同一纸空文,挫伤大家积极性。为此,要反对“只打雷不下雨”做法,计划归计划,压根就没有打算执行;或者做足表面文章,走走过场轻描淡写,或者是偷梁换柱,偷天换日,这些都是执行不力的表现。同时,还要反对“朝令夕改”做法,计划不如变化快,执行起来看兴致,没有慎重对待,把严格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计划当成“儿戏”,这有百害而无一益。当然,若制订教学计划后出现了“异常现象”是人们无法预见、不可克服、也不可避免的话,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提前向学生做好说明与解释工作,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这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监督、总结与评估实践性教学计划
实践性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可以监督检查,若出现偏差,作为教管部门,会同有关老师及时纠正。实践性教学计划执行完成之后,大家还要对实践性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与评估。比如:通过座谈会、主题班会和教研活动等,对于组织实践性教学取得巨大成功的,我们要分析总结成功在于什么地方什么环节,成功原因和成功办法,并整理成为文学性东西,为后来的实践性教学进一步提高提供帮助;对于组织实践性教学失败或不成功的,我们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吸取教训,为未来走向成功提供借鉴。
总之,一旦专科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和目的确立之后,我们就要把实践性教学各项工作按照制订计划(P)、实施计划(D)、监督检查(C)和总结评价(A)步骤进行,俗称为PDCA循环。PDCA循环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为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人称戴明环,这种方法可加以推广使用,此处用于加强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PDCA循环,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我们实践性教学环节,促进我们实践性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保证实践性教学成果,最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竞争力,进入良性循环。
在2008年12月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举办的“物流实际作业操作技能”大赛中反馈的信息表明,在物流实践性教学环节上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有明显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学生在物流实际作业操作技能方面明显高于内地。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在此无须过多的讨论,但这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物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任何开办物流管理相关专业院校所不能忽视的,否则在激烈市场中将无立足之地。笔者真诚地希望借此东风,点燃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活动之星火,并持久蓬勃地开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