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发展对环境安全影响的分析
2009-12-29高群钦陆克久陈安宇
中国市场 2009年6期
[摘要]介绍了物流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讨论了绿色物流的理念、目标及其价值,着重分析了物流产业与环境安全的关系,详细分析了物流作业环节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减少物流作业过程对环境影响的措施。
[关键词]物流产业;环境安全;绿色物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6-0081-02
物流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争的事实,物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虽然我国的物流产业刚刚起步,物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也十分有限,社会上真正懂物流的专业人才还非常缺乏,但大大小小的物流公司、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遍地开花。这对我国物流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障碍。可以说,我国物流的发展目前在学术界探讨较多,在社会上挂“物流”之名的公司从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的较少,以资源浪费和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粗放型(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技术落后、高投入、低产出、高能耗)物流经营方式居多。
1 绿色物流内涵及其价值
1.1绿色物流的内涵
绿色物流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在西方产生的一种新的理念,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理论,是物流理论的一个分支。其基本的含义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创造更多的价值。绿色物流具体包括:节约资源、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逆向物流等。可见,实施绿色物流的过程也是一种价值增值的过程;同时,绿色物流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行为。
从绿色物流的理念看,绿色物流的目标之一是以最小能耗和最少的资源投入,创造最大化的利润。目标之二是在物流系统优化的同时将物流系统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控制,欧美和日本等国在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三个方面制定了倡导绿色物流的相关政策。目标之三是工业企业及政府建立有效的逆向物流系统。
对物流理论的深入研究源于“二战”期间美国的军事后勤补给和“二战”后降低流通领域成本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开始普遍关注,环境、经济与物流的关系也日益密切。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物流运输环节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西方一些专家学者建议把环境问题作为物流规划的一个影响因素,成为绿色物流的雏形。此后,绿色物流从运输逐渐扩展到装卸搬运、包装、仓储、流通加工等活动中,逐渐成为物流科学的一个分支概念和体系。另外在现代物流理论指导下,物流活动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一体化物流供应链管理思想要求企业不仅要关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通过程,而且要关注从消费地到生产地的物资再生产的流通,减少资源消耗、控制有害废弃物的污染。
1.2绿色物流的价值
绿色物流产生的价值分为概念价值和实体价值两种表现形式。概念价值是一种虚拟的价值,它包括企业形象、企业信誉、企业责任等。实体价值是物流企业实实在在的收益。绿色物流对现代企业的概念价值和实体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企业推向可持续发展的前沿,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良好的企业信誉,企业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对运输仓储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可以大大压缩物流成本、降低物流的环境风险成本,而资源循环及回收利用等逆向物流的举措可以给物流企业带来实际收益,成为物流企业利润的新源泉。
2 物流产业对环境安全的影响分析
2.1物流活动与环境安全的关系分析
物流活动是指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处理7个环节在内的一系列作业过程。环境安全特指在物流活动过程中要控制各环节对环境造成压力和危害,努力实现物流作业对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物流经济环境)的净化,使各种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创造更多的概念价值和实体价值。
要实现物流系统的运作,就必须投入(输入)系统能源和资源,而这些能源和资源一般不会被系统全部消耗殆尽,因此必然产生浪费,同时系统的输出除有价值的物质之外,还会输出一定的有害物质,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等条件下的生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最大化绿色物流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物流经济环境,形成物流系统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2.2物流作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2.1物流运输环节对环境影响
一般而言,运输环节产生的环境污染主要是运输工具本身运行造成的污染、货物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和货物本身造成的污染。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其功能的延伸,加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气和噪声污染加重。如公路运输网络的延伸所产生的噪声污染几乎影响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铁路及水运随着运输频率的增加,已经逐步从点状污染转化为线状噪声源;还有飞机起降时的噪声对机场附近居民的影响。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危害众所周知,尤其是在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的城市区域。汽车的废旧轮胎大量堆积将是环境污染的潜在隐患;废弃的机油、柴油渗入土壤和水体中,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
2.2.2储存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库存与运输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现象,即当库存物资数量增加时,与库存相关的经营费用上升,相对应的运输次数会减少,从而减少了运输对环境的污染;但当库存物资数量减少时,相对应的运输次数会增加,所以就会增加运输对环境的污染。可见,选择增加库存物资数量还是加强运输,对环境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从物流设施布局优化的原则分析,布局不合理,会增加资源消耗和运输对环境污染的机会;另外,从仓库存放物品的性质分析,对存放易燃易爆等商品仓库应远离居民区和闹市区,有毒、有害、易于泄漏物品仓库应远离闹市区和水源。
2.2.3包装和流通加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一次性包装材料和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被消费者遗弃,流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液体废弃物,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包装是商品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大量的包装材料在使用一次以后就被消费者遗弃,从而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现在我国比较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就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随地遗弃引起的。绿色包装要求提供包装服务的物流企业进行绿色包装改造,包括: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3 结束语
我国的物流产业刚刚起步,在新的物流系统规划和设计决策中就应重视考虑可持续发展。对环境有影响的现有物流系统,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改善和改进。应加快物流产业环保理论和技术研究,提高物流产业高科技含量,如促进新的包装材料的研发和广泛应用,进行逆向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讨。加强对国民物流知识和绿色物流意识的教育,特别是现代企业管理层的物流和绿色物流观念教育,把绿色物流行为逐渐转化为企业自觉行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物流作业的技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