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新农村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2009-12-29黄始谋
中国市场 2009年6期
[摘要]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和投资的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也日益紧迫。本文就新农村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如何建设新农村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农产品;配送中心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6-0071-02
1 引言
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是通过配货和送货完成资源的最终配置。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围绕配货和送货而确定的,例如有关的信息活动、交易活动、结算活动等虽然也是配送中心不可缺的功能,但是它们应该服从于配货和送货这两项主要的功能。
2 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
近年来,许多地方探索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开展农产品配送服务,取得了初步成效。农产品配送中心有利于实现产销对接,促进农产品流通渠道向新型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减少流通的中间环节,缩短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有利于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经营,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是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有利于农产品市场调整经营,多元发展的需要。此外,通过引进检测、加工、冷冻、冷藏、包装等技术和设备,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在原来集散贸易的基础上,形成农产品的加工、包装、配送、销售及进出口等又一个业务增长点。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实施农产品配送服务,对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因此发展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的农产品物流,对解决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过程的问题和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配送中心作为物流业的中心点,其运行情况对物流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农加超作为我国推行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之一,超市配送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对模式的成功与否有重要的影响。
3 如何建设新农村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3.1国家和地方要重视新农村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要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
政府在促进农业配送过程及基础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应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同时,健全行业法规,加大管理力度,保持适度竞争,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3.2改善交通条件,为“物流、商流、信息流”提速
全面奔小康,农村是关键;农村现代化,交通是基础。事实上,交通不仅指路面交通,还指信息交通。以浙江为例,2003年,浙江省交通局在谋划实现浙江交通新跨越的思路时,将乡村康庄工程作为交通“六大工程”之一,目标是到2005年年底,全省通乡公路要全面达到等级化,路面硬化;到2006年年底,全省行政村等级公路(准四级及以上)通村率要达到90%以上,通村公路硬化率要达到80%以上。交通的便捷为农村物流的提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的乡镇比较集中的地方甚至建立了一小时高效配送圈。在该区域周边地区建设农产品物流基地及配送中心体系,以此为依托,服务于都市商圈内农产品加工、农贸市场、大型超市。此外,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也是城乡空间优化的重要举措。当然,这里的空间优化主要是指无形空间的优化,电话、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等在内的逐步普及必将大大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降低交易成本,最终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3.3要合理规划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建设
在配送中心建设前,应对农产品物流市场做全面分析,根据配送中心自身的发展需要,充分预测物流量的大小,确定建设内容,从而使农产品配送中心在规模、区位、功能等方面得到优化。
3.4开展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在农产品配送过程中,提高配送中心人员和农民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此,应通过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生产经营能力。在产前、产中、产后全面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促进配送企业和农民双增收。
3.5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和安全体系,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与配送
开展示范,加强培训,并密切与农产品生产者沟通,促进农产品按标准化生产。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制,开展农产品生产的质量检测监控,及时公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建立不合格农产品就地销毁制度。同时,在流通渠道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坚持诚信经营,打造“绿色农产品配送中心”品牌。
3.6进行农产品的标准化包装
配送的农产品的未标准化包装,如数量上的未标准化和质量上的未严格化控制,将造成农产品在配送中心的装卸效率低下。项目组曾于同一天运送差不多量的两车果蔬至配送中心,卸载时进行标准化(数量和质量上)包装的整个过程只需半个小时左右,而另一车未按标准进行包装的则花费了近3个小时,其中的效率差距可见一斑。配送中心要求运送农产品的标准化包装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标准化包装包括外包装材料上的规范化、标准化,货物数量或重量的标准化以及质量的严格把控。
实行标准化包装有利于提高配送效率,实施标准化包装对配送效率的提高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标准化包装和未标准化包装产品在卸载过程中的效率差距非常明显;由于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使很多不合格的、无实用价值的农产品不能再被运往城市,因而减少了城市垃圾的数量;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损耗过大的问题,标准化包装考虑到了农产品保鲜等特性,因此较目前的运输情况而言,农产品的损耗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3.7要完全实现配送中心作业的信息化
配送中心信息化设施不全,信息化程度很低是目前我国配送中心,特别是我国农产品配送中心普遍存在的问题。农产品配送从货物的过秤到最终结算基本上都是通过传统的手工操作完成,其过程繁琐且易出错,影响作业时间。配送中心实现作业的信息化是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的重要环节。
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系统的中心支点,实现信息化,对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现实意义:①提高配送效率。实行作业的信息化,使信息能及时地传达,加快装卸、结算的过程,减少排队等待时间。配送中心由于手工结算、核算造成供应商排队等候卸车,若能引进相关信息化设备,对提高结算效率有明显的效果。②降低交易成本。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给交易数据的数字化传输提供了可能,交易双方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交换和确认,节省面对面传统交易过程成本。目前很多农产品配送中心主要采用电话沟通和面对面交流,其不仅可能造成信息未书面化而产生争端,亦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③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的信息化。配送中心实现信息化,为信息联网共享奠定了基础。物流系统网络以配送中心为中心点向外扩张辐射。促进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实现供求信息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