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现代物流管理目标
2009-12-29杨治中杨晶
中国市场 2009年6期
[摘要]现代物流管理是对现代物流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管理,物流管理的目的是总体效益最佳。物流管理不仅涉及在系统中不断转移的物资实体,也涉及使物资发生运动(包括储存)的手段(如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等),与所使用的资金、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选择、使用以及与此有关的经济、技术、劳务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物流;物流管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6-0020-02
现代物流管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代物流活动中的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最佳经济效益,不断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从微观上讲,现代物流管理就是运用管理的基本职能,借助现代物流理念和现代物流技术,计划、组织、控制物流的基本业务活动,对物流系统各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优化,解决物流系统中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等方面的矛盾,为物流系统和各类客户提供满足要求的物流服务。
1传统物流管理目标
1.1制造企业与销售企业的物流管理目标
在物流管理的初级阶段,物流被看做为制造企业的物料处理过程以及销售型企业的送货过程来对待,被看做制造和销售的附属活动。在这一阶段,还没有独立的物流业务部门,物流活动只是生产制造和销售过程的一部分,相应的物流管理也是各自独立运作的原材料供应管理、库存管理和制成品运输管理。
1.2现代物流管理
现代物流管理是对现代物流活动所进行的系统管理,物流管理的目的是总体效益最佳。
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物流管理可能是社会宏观物流的管理,也可能是企业微观物流的管理;既可能是横向管理,也能是纵向管理;既可能是单元管理,也可能是多元管理。但万变不离其宗,物流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核心,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
1.3服务目标
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具有很强的服务特性。从业务层面上看,服务目标体现在通过系统采取的送货、派货等活动,为用户提供无缺货、无货损、无货差,且费用低廉的服务;从技术层面看,服务目标体现在准时供货方式、柔性供货方式等服务的提供。
衡量物流系统服务目标的标准通常是:
(1)能够对用户的订货在短时间内进行配送。
(2)接受用户订货时商品的在库率高。
(3)运送货物业务中很少出现交通事故、货物损伤、货物丢失和货物发送错误情况。
(4)具有能够保障物流活动顺畅进行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5)能够提供保证生产费、物流费之和最少的流通加工服务。
2 快捷目标
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都要求物流活动具备快捷目标。要求将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及时地送到,这既是物流服务性的延伸,同时也是流通对物流提出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这一要求更加强烈。在物流领域采取直达物流、联合一贯运输、高速公路等管理和技术,以及将物流设施建设在供给区附近,或者利用有效的运输工具和合理配送计划等手段,都是快捷目标的体现。
3 节约目标
节约是经济领域取得效益的重要途径,现代物流管理的节约目标是指有效地利用面积和空间。
节约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是通过立体化设施和有关物流机械的应用,拓展空间,求得面积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是在流通领域中节约流通时间,以降低支出,从而相对增加产出。以美国为例,在1996年到2000年间,物流产业压减了500多亿美元,分摊到美国公司每年支出的库存利息有40多亿美元,支付的税金、折旧费、贬值损失及保险费用有80多亿美元,仓库费用有20多亿美元;整个物流活动占制成品成本的15%~20%,将近75%的美国制造商和供应商使用或正在考虑使用合同物流服务。
4 安全性目标
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避免货运事故给企业和客户带来损失。
现代物流从供应商开始到最终顾客整个流通阶段所发生的商品运动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只有整体地、全面地把握控制相关的各种要素和生产经营行为,并将之有效地联系起来,才能实现时间缩短化的目标。实现高度的统一管理,现代物流所强调的就是如何有效地实现一元化管理,真正把供应链思想和企业全体观念贯彻到管理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