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009-12-29蒋海军
中国市场 2009年9期
[摘要]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发展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并以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文化大区——海淀区为例,对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对各级政府引导、鼓励和规划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299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9-0074-03
1 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1.1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认识
“创意产业”这一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迅速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和重视。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核心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以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内涵界定、发展定位,不同国家、地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甚至经常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混淆在一起使用。
顾名思义,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关键词是文化、创意和产业,基本界定了其内涵边界。具体地讲,文化创意产业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以创意为核心。所谓创意包含了创造性、创新性、表现力和想象力等含义,强调的是创造和创新。它表明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人的创造性和智慧作为主要生产要素的产业,把人的创造力和才华提升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它表明了创造性、创新性对于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创意经济的倡导者约翰·霍金斯说:“创造性的想象力是人类最大的资源,是一切艺术、科学和知识的基础,是我们了解自身和他人的手段。……创造性是私人的和个人的活动。但是,越来越成为我们青睐的获取经济地位的手段。”二是以文化为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创造的无疑是具有观念意识形态和精神象征内涵的产品。创意可以在许多领域产生,在文化创意产业中,文化就为创意划定了边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必须来源于文化元素或包含文化元素。三是以经济和产业化为手段。这赋予了文化创意的经济属性,即它应当具有大规模市场化的潜力,它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创造巨大的市场价值。
当然,不同传统的国家和地区对于文化的理解是多元化的,这也意味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确定的文化创意产业行业范围不一定相同。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以下9大类:①文化艺术;②新闻出版;③广播、电影、电视;④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⑤广告会展;⑥艺术品交易;⑦设计服务;⑧旅游、休闲娱乐;⑨其他辅助服务。显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是个广义的概念,包含了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
1.2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
2005年以来,受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国内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纷纷将创意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样,步入了创意产业发展的快车道。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不同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发现,已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引领模式和不同的产业集聚模式。无疑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后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2.1产业引领模式
一是以文化内涵为核心引领产业发展。通过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从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振兴的道路。日本于1996年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标志着“文化立国”战略的正式确立。韩国于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战略。新加坡于2000年推出了《文化复兴城市》跨世纪文化发展战略。上海通过保护性开发老厂房、老仓库和老大楼形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光复路创意仓库、泰康路艺术街、八号桥、田子坊以及1933老场坊等成为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地标。
二是以内容产业为重点带动产业增长。从一定意义上说,网络等媒介产业的生存能力取决于“内容”的创造和消费,内容产业已成为文化经济传播交流的“基础的基础”。1996年至2002年间,美国网络游戏业的电子游戏软件销售额就由37亿美元增长到69亿美元。日本把内容产业定位为“积极振兴的新型产业”,并于2003年专门成立了内容产业全球策略委员会。韩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2002年韩国的游戏产业规模达到30亿美元。
三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主的,以数字化、全息化和交互性为特征的高新技术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美国好莱坞十分注重将电脑特技运用于影视制作中,生产了《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等一系列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电影。深圳利用高科技发展数字电视,初步形成了以机顶盒和高清电视为主导的数字电视产业链,成为国内发展数字电视的核心城市。
四是以版权交易为主线整合产业链。在版权产业中,版权贸易属于末端环节。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版权贸易却有可能会引发行业内的调整和重组,对产业链整合具有重要的作用。法兰克福书展是全世界最大的书展,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版权贸易。据统计,在书展上达成的安全交易占世界全年总量的75%以上;美国从1996年开始,版权产品首次超过汽车、农业与航天业等其他传统产业,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1.2.2产业集聚模式
一是依托高校和科研资源合作共建。创意产业是知识和创意密集的产业,它强调个人的创造力与创业能力,高校和科研资源是形成产业集聚区的重要因素。以上海为例,杨浦区赤峰路城市规划、建筑装潢设计一条街是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建筑专业的人才技术优势而集聚起来的产业基地;徐汇区的乐山软件园与虹桥软件园则是借助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技术和人才优势而发展起来的。
二是依托现有科技园区嫁接。依托现有的科技园区是发展文化创j鼓产业的一条捷径。上海浦东新区依托现有的高技术产业优势,以动漫和网络游戏业为突破口,建设文化与高科技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麓谷园区卡通动漫产业集聚区以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和依托,聚集了包括三辰、宏梦等一大批文化创意的原创企业,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亦落户于此。大连高新园区吸引近百个创意机构入驻,包括水晶石、金山等著名动漫企业,成为20余个书画大师的创作基地以及年产值过亿元的网络产业孵化基地。
三是依托传统街区改造形成集聚效应。依托传统城市布局,在现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创意产业基地,是各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途径。上海城市广场位于豫园商圈,历来是上海旅游中心和小商品、旅游纪念品的展示及交易中心,目前已经成为上海市旅游纪念品产业发展中心。广州的文德路有南越王宫署、康有为“万木草堂”等历史景观,从20世纪末起,这条街区就成为字画销售的重要场所,目前已经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字画交易市场,
四是依托文化资源注入新活力。传统的文化资源开发主要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静态开发,这样的开发模式很难吸引旅客停留。通过艺术表演、体育娱乐、主题公园等体验式、竞技式、参与式活动来开发旅游资源,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和杭州的《印象西湖》、《西湖之夜》、《宋城千古情》正是这种新模式的产物。
五是改造旧厂房营造创意空间。以改造旧厂房来发展创意产业是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典型例子是以上海莫干山路50号为代表的沿苏州河艺术仓库和以泰康路“田子坊”为代表的老弄堂厂房艺术中心。
2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分析
2.1产业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海淀区拥有悠久、深厚的文化、教育、科技、旅游、体育、品牌和人才资源,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和优势条件。教育、科技与文化相结合,是海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典型特征。近两年来,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发展迅猛,在全市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已经达到1376家,实现收入596.5亿元,资产合计达到1064.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2.6亿元,从业人员78808人。对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7%。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集中于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业、广播电影电视业、设计服务业和新闻出版业四大行业。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基地(园区)和产业带。比如,以互联网、软件、游戏、创意设计、动漫画、数字内容、出版传媒等为主导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以软件产业为主导的中关村软件园;涉及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建筑设计、出版发行和新媒体等领域的清华科技园;已形成一定规模原创动漫产业的北太平庄影视制作产业集聚带;在动画设计、虚拟和仿真技术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全国领先的学院路沿线动漫游戏设计产业带等。
2.2面临的形势与问题
一方面,随着国际产业转移不断深入,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为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其他城市、地区的激烈竞争,主要表现为:一是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其他地区规划同构问题突出;二是在北京市认定的21个集聚区中,海淀区仅有3个,且文化特色不突出;三是其他地区引入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机制、政策比较灵活,分流了海淀区的许多资源;四是海淀区商务成本日益升高,在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地位。
同时,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与其文化大区的地位也相去甚远,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产业发展的功能区存在定位模糊、功能缺失和交叉的现象,产业空间布局缺乏系统考虑。二是产业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中科技比重较高而文化内涵不突出。高端原创研发环节和低端的营销渠道网络还相对缺失,产业链不完善。图书和电子卖场版权交易等不活跃,市场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缺乏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和企业。三是产业发展环境尚需改善。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中关村西区和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一带。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吸引高级人才来海淀投资、从事文化创意活动方面的政策尚未出台。中小企业投融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文化资源条块分割,难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不高。
3对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的建议
3.1明确产业发展重点
3.1.1重点扶持优先类产业
一是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支持文化大厦申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使海淀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版权贸易的“中枢神经”。二是动漫游戏研发和制作。通过产品研发基地、技术交易基地和企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支撑总部基地发展,占据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动漫游戏产业高地。三是文化旅游。整合与规范高校旅游等旅游活动,通过现代数字手段展示开发圆明园等皇家园林旅游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四是文化创作和文艺演出。加强对杏石口一带、中关村广场以及大钟寺地区文化艺术行业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3.1.2积极支持支持类产业
一是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以数字影音为核心,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影视版权贸易。二是设计创意。以甘家口地区工业和城市设计的现有产业为依托,推动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业和城市设计产业链;以北航科技园等为依托,积极发展视觉设计、虚拟技术、包装设计等新兴行业;以清华科技园等为依托,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业。
3.1.3引导规范关注类产业
一是广告会展业,二是古玩和艺术品交易业,三是文化体育休闲业。
3.2加快发展重点集聚区
3.2.1近期应继续支持的集聚区
一是文化创意产业先导基地。要成为动漫游戏等产业企业运营总部以及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集聚区。二是中关村软件园。加快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等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研发,使之成为行业技术应用和交易的重要平台。三是清华科技园。其玉泉慧谷国际多媒体基地是发展数字多媒体领域的重要平台。
3.2.2近期应着力建设的集聚区
一是圆明园文化旅游集聚区。将数字圆明园、梦幻圆明园、圆明园博物馆、国际和平论坛等打包申请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二是中关村文化版权贸易基地。将文化大厦建成沟通国内外图书版权交流和贸易的重要平台;将汇博大厦建成动漫游戏的展示和交易平台。三是以北航科技园、北京电影学院为核心的学院路视觉技术和原创动漫集聚区。四是西山现代艺术群落。重点打造国际排演中心区和中间建筑创意主题园区项目。
3.2.3近期应重点培育的集聚区
一是大钟寺地区文化艺术品交易集聚区。二是甘家口建筑设计集聚区。三是五道口文化休闲街区。四是以各种演艺和文化活动为支撑的中关村文化广场。五是牡丹电视机厂数字媒体园。六是龙徽葡萄酒产业园。七是稻香湖地区。依托国际教育论坛开发教育培训、交流、论坛、休闲、度假等活动。八是以茶文化和修身养性文化为核心的大西山茶道文化会所。
3.3完善政策与保障措施
3.3.1完善政策体系
一是财税政策。完善产业财政资金支持体系,完善重大引进项目的财政跟投机制。二是产业投融资政策。对进入园区的文化创意企业,在土地使用、规费减免、房屋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等方面予以优惠。三是人才政策。通过促进高校、研究机构、培训机构与企业间的合作,建立多层次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对引进的优秀文化创意高层次人才给予购车、租购房、解决户口、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设立人才专项奖励资金。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建立数字版权登记中心、版权国际交易中心和海淀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对属于产业发展重点领域作品的著作权登记,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支持文化创意企业专利申报,制定《海淀文化创意产业知名品牌管理办法》。五是土地政策。鼓励盘活存量房地资源,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经营。
3.3.2优化产业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反映海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和水平的“海淀文化创意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海淀文化创意产业统计信息定期发布制度。二是支持文化创意行业协会建设,扶持经纪、代理、咨询、策划、组织等文化服务公司发展。引导和支持企业组建各类产业联盟和技术联盟,并充分发挥其在完善产业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以及中小企业孵化器建设。四是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通信网络、市政设施、环境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投资环境,提高产业发展承载能力。五是增加品牌建设投入,用于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规划、设计和营销。六是完善海外市场服务体系,扩大自有技术和自主产品出口,提高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鼓励跨国公司在海淀设立地区总部、研发创意中心、营运中心、采购中心和服务外包基地。建议举办“海淀国际创意博览会”等国际创意系列活动,开展“中关村创意大赛”和“创意品牌”评选活动,提升其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