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期的体育产业探析
2009-12-29陈学海
中国市场 2009年9期
[摘要]北京奥运会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加速发展机遇,也将全面拉动相关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阐述奥运经济和后奥运经济,分析了2008奥运会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对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为其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继续促进体育事业与整个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奥运经济;后奥运时期;体育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9-0023-02
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虽然与我国其他产业或是外国体育产业相比,我国的体育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很不完善,但借助奥运经济的促进作用,我国的体育产业在发展体育事业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我们应该抓住奥运会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市场化进程,催生出更加繁荣的体育产业市场。
1 奥运经济与后奥运时期
奥运经济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围绕举办奥运会所发生的一切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活动以及由这些经济活动所衍生的一切经济联系和经济效益的总称,其总体效果和影响力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及风险,已经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奥运会后三年到五年的时间被称为“后奥运时期”,对2008年奥运会而言,基本上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后期和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前期阶段。“前奥运时代”对中国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第三大贸易体、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如此庞大的体量和结构,使北京奥运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起落影响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也不会产生“后奥运时代”的“低谷效应”。
2奥运会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更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从北京奥运会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后奥运衰退”不会出现,奥运结束后仍会对体育产业产生带动作用。新世纪中国经济步入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体育与经济的互动、融合,由此也就有了实际的接口。
2.1承办奥运会过程中体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体育产业本身就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体育产业是一种“注意力经济”,从国家的历史实践看,奥运经济是注意力经济,它是由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而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的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经济现象。它能够引发良好的投资与消费倾向。其次,体育产业具有独特的社会辐射力和穿透力,使它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最后,体育赛事尤其是重大体育赛事,其投资注入产业范围较大,经济影响的范围往往超过了单一产业投资的影响。
2.2举办奥运会对消费者的影响
奥运会的举办,使消费者开阔了视野,改变了观念。奥运会的舆论宣传让全中国人民都深深地感受到奥运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体育消费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大众的心里。人们观看体育比赛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关注我们国家运动员的表现,体验我们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的心路历程,很大程度上把它作为一种休闲活动或精神陶冶的活动。这将影响人们的体育兴趣和体育价值观,从而影响他们的体育行为以及体育消费行为。
3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建议
3.1建立多元化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
后奥运时期体育产业的政策导向应该是借助国家发展竞技体育,借助社会、企业发展大众体育、娱乐体育,将体育产业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我国经济发展的范畴,统筹规划,加强指导。对体育产业进行战略分析,要从根本上解决体育产业化经费不足的问题,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参股、收购、租赁等形式,参与体育产业经营开发,参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参与社区体育服务、体育中介服务,形成不同所有制共同发展体育产业的格局。
3.2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推进体育产业法制化建设
奥运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配套发展。为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引导体育产业发展,扩大体育经费来源,在其税收政策上向体育产业倾斜。政府部门除了制定对体育产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外,还应保障体育产业规范化经营,促进体育产业与国际接轨。加快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对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同时,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建立和完善一套包括政府财政投入政策、产业项目基本建设投资政策、社会集资政策、税收政策、体育彩票和体育基金等方面完整、系统的体育产业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促进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化、更加国际化。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较好的物质基础。
3.3发展体育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中国体育产业和企业的国际化
体育企业应当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属于自己的体育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树立市场意识,优化营销策略。后奥运时期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市场残酷的竞争,明确市场定位,制定市场战略是制胜的关键所在。我国体育产业应从以“体育为主,多种经营”的创收模式向以“本体推进,全面发展”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我们要利用举办奥运会之机,一方面学习国外的技术经验,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我国体育产业的强势企业,力争进入国际市场,在主动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中不断完善。主办奥运会对一个国家来说同样是扩大市场开放度,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媒介。由于我国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加快体育产业的实践步伐,使中国企业包括体育企业借奥运会快步走向国际。
3.4不断拓展体育产业新领域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对资源发挥着配置作用,使许多体育资产和资源显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体育产业关键要把市场培育好。首先,要着力把健身娱乐市场和竞赛表演市场、体育旅游市场等作为体育产业的重点来培育。其次,加大各类体育赛事的营销力度,激活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对带动体育技术培训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体育用品市场和体育中介市场的发育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完善大型综合性运动竞赛市场开发管理。逐步提高体育竞赛表演的商业化程度,鼓励社会各界承办体育赛事或以冠名、特许、指定、专营等方式赞助体育赛事,逐步建立赛事机构和赛事经纪人制度,以此带动相关的传媒、广告等行业的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