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空间构成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2009-12-29冉迎宾
中国市场 2009年9期
[摘要]空间构成原本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学、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空间构成是在三维或四维的世界中创造具有深度、广度和体量的形态及空间。但是今天我们也将这一构成概念引入到平面招贴设计中,招贴中的空间是将人的视觉用图形进行引导使其形成的幻觉空间,其中之空间是隐有形,呈无形。出有限、入无限,造超拔之“无境”设计可以表现客观的物象,但更重要的是注重表现主观的意象和心象,最终达到一种高度的和谐之美。这就是设计艺术的辩证法。
[关键词]空间;幻觉空间;意象;心象;和谐
[中图分类号]J8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9-0012-02
空间构成是在三维或四维的世界中创造具有深度、广度和体量的形态及空间。空间构成在创造艺术或设计上所需要的有趣形态,在于把各种形态巧妙地配置在指定的空间中,以材料和纯粹抽象的形态为素材,按照视觉效果的规律,运用力学的原理进行组合,促使艺术构想源源不断,并使自己的感觉获得提升。
空间“SPACE”一词作为动词释义时,其定义是“置于中间或安排在两者之间”。这解释了空间概念本身应有积极、有创造性成分的意思。因此空间反映了“物体之间的排列和并存关系”,这种排列和并存关系就图形设计来说,我们应理解为:画面上形与形的关系,形体自身结构关系,图与底关系、图与边关系诸种关系总和。从而图形画面上各个要素的关系本质上都体现了空间关系,当图形设计师在画面上对其中形态的位置、轮廓、大小、方向等因素进行编排处理时,一个视觉的图形空间就同时形成了,这个空间除依靠设计者在平面上经营构架外,还要依靠观者对这个图形空间的视觉感应进行再次创造,使其取得相互认同。
从信息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招贴作为一种图形信息,属于视觉传达的设计范畴,其视觉形式规定了图形是关于空间问题的艺术设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提到的“二维空间”或者“三维空间”。图形中的一切要素都要以空间而存在。而网形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我们进行招贴设计时,视觉空间的创造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黑白图底、大小、多少等多种图形间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空间感,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招贴设计作品中。方法的丰富是难以列全的,况且这些丰富的创造技法,是随我们的智慧与科技发展不断延伸的。从简单的前后、虚实关系到二维空间呈现,不可遗忘的矛盾空间更是平面设计中的经典之作。
近年来,一些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师在他们的招贴设计作品中,追求空间的“含蓄”、“简约”与“隽永”的风格。他们的作品言辞不多,直截了当,朴实中充满艺术的灵性和深厚的修养。招贴言简意赅,简洁的空间中蕴涵有丰富的内涵,朴素中又不乏力度。设计中没有多余的修饰与装饰。考究、精细的字体或富于表现性的手写体与富于理性的空间图形形成完美和谐的组合,在矛盾中寻求和谐,灵动而富有韵律。
1 和谐空间
芬兰的招贴设计家卡里·碧波,其设计的构思过程,就是多与少的处理过程。其作品所呈现的就是在有限的二维平面中将各类有效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编排组合,以创造一个连贯的整体,并以艺术化、个性化的视觉传达方式表现或表达某种理性思维、某种观念,最终达到信息传播和沟通的目的。招贴的表现言之以图、晓之以形,使设计跨越了语言文字的隔阂,表现出平面设计师对图形语汇的修养和深厚功底。正如他自己所言:一幅招贴作品应自言自语、简练、有力而又锐利。这种设计风格与中国设计艺术中所讲究的“隐”不谋而合,其实这种风格实际上也是多与少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既在设计之内也在设计之外蕴涵的余意。大凡耐看的设计作品,设计者均要把表现的内容显露一部分,隐藏一部分。把留或藏的那部分提供给观者,让他们评说。好的设计应该是多一些未知,引人入胜。
2矛盾空间
图与底存在一种从对比、衬托之中产生出来的关系。自然界中蓝天白云、红花绿叶都反映了一种对比与衬托之间的关系。色彩明度较高的有图的感觉,凹凸变化中的凸的形象有正图感。面积大小的比较中,小的有图感。空间被包围的形状有图感。在静态与动态两者中,动态的具有罔感。在抽象的与具象的之间,具象的有图感。在几何图案中,图底可根据对比关系而定,对比越大越容易区别图与底。有时候图与底的特征十分相似,不容易区别,这就是图底的翻转现象。在平面设计中图与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肖勇的招贴设计中,可以感到空间的模棱两可性,图与底在显著地波动起伏、涨落,一会儿黑色的图像浮现在白的背景上,一会儿白色的背景浮现在黑色的图像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视觉领域中没有什么东西是负的,图像内部及周围的空白对于图像本身来讲也可以为正图像。中国和日本的画家对此有较好的认识,并善于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中国的书法传统迫使他们关心笔画间的空白,使人可以感受到字形结构中的正负形状,从而表现其中之意境。
3灵动空间
19世纪与20世纪的许多艺术运动都以探索新形式为其基本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广告设计家们普遍认为最好的招贴表现形式是,空白与图形各占百分之五十。这样的表现形式显得均衡、稳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改变,陈旧的观念已被遗弃,而当今被设计界所接受与推崇的最佳的招贴表现形式为,用大量留自来表达平面广告中的主题,空白占整个画面的一半甚至更多。在招贴设计中,画面空白与图形、文字的作用同样重要,它犹如音乐的休止符。空白在画面中的不同比例直接影响招贴的风格和成败,影响到受众的视觉心理。空白可以使画面具有透气感,给人舒畅的感觉,不会使人感到视觉疲劳。对空白以某种色调和装饰,能更加衬托出图形和文字的活跃性,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虚的空间和实的空间发生对比,有时虚的空间也充当图形出现,表达的内容更含蓄、更深刻、更丰富,如埃舍尔的作品大量运用实形与虚形的穿捕和结合,非常地耐人寻味。“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来”。沈浩鹏的《苏州印象》将人们熟悉的苏州建筑环境形态进行提炼,创作出具有十分浓郁的苏州地域文化特征的招贴。画面相当透气、大方、简洁,具有二维空间感,并在有限的画面内表现出无限的空间来,这种方法更侧重画面的空间分割与留白。
建筑学中的后现代主义也提出了“少就是多”主张。这一观点我们不妨将其运用于招贴设计或广告设计中,用极少的视觉语言来体现最多的视觉传播效果。
中国古代的老子曾这样说:“大小,多少”。即:“大的小”,“多的少”。少是艺术成熟的表现,是质的概念。正如王朝闻所说:“造型艺术难在要依靠狭少的空间来表现无限,以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的景致”,这就是:“简的极致,淡的深永”,擅删者,字去而意留。
4韵律空间
韵律的表现是表达空间动态的构成方法之一,在同一要素周期性反复出现时,会形成运动感,这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一次元的韵律表现,基本形在上下左右做单一方向的反复叫一次元的韵律。这时如果基本形的间隔相同,则韵律变化就少,如基本形间隔不一,会产生复杂的韵律感。二次元的韵律表现,像围棋的盘在上下左右方向作反复的叫二次元韵律,基本形可以等间隔,也可有一定的变化。利用渐变表现韵律,根据数理性的规则变化产生韵律,数理比率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可造成渐变产生韵律感。韵律的表现使画面充满生机。打破平均,有疏有密,疏密有致才能充分表现韵律感。在沈浩鹏的样本设计中把中国的书法运用点、线、面的构成变化表现出来,拥挤烦琐与稀疏错落的空间在同一画面中呈现,“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在强烈的对立中又紧密统一,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序可循,加上线条的疏密、长短,笔画的粗细,字体的大小等丰富的变化,共同形成了一个节奏感极强的空间,令人感到张弛有度,跌宕起伏,或悠扬,或紧促。充满音律之美。
5结语
运用空间来表达平面招贴中的主题,是目前广告界正流行的一种新的构思方式。可分几种表现形式:①由图底互换产生的空间感。在视觉领域中没有什么东西是负的,图像内部及周围的空白对于图像本身来讲也可以为正图像。②由大小线形关系所产生的空间感。尺寸的大小、线的粗细长短,都会明显的产生重量、扩张、延伸感,在获得均衡时如何分配视觉重量很重要。但均衡不能与画面协调混为一谈,不平衡状态往往可以是所表现内容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③由明度产生的空间感。只要对画面明度进行精细的划分编排便可对空间确定有效的控制。我们在绘画中讲究一种前后的空间感,要表现出空间感我们通常会用颜色的明度关系来体现,或者后面的部分用重色,前面的部分用亮色,反之亦然。④产生空间感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如:运用色彩差异表现空间;由肌理差异产生空间;由画面重叠产生空间;由肌理变化、矛盾空间产生空间。
招贴中的空间表现形式虽是多种多样的,但不是无序无章的。相反它是设计者更高理性上的自觉创造,在严格的秩序中合成的一种更为广泛、深远、宏大、明确的空间意念。我们应该把这些表现手法很好地运用于我们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