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在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09-12-29秦小辉

中国市场 2009年10期

  [摘要]采购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采购管理者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此,案例教学法在采购管理教学的课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采购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介绍了案例教学在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采购管理;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0-0137-02
  
  1 引言
  
  19世纪末,哈佛法学院院长克里斯·哥伦布·郎得尔提出了案例教学法(cash method),之后广泛应用于管理专业教育中。《采购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重点讲述采购管理的基础知识、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方法,采购谈判与合同管理,采购物品的验收、结算与库存控制,采购方式的选择等采购运作方法;介绍招标采购、政府采购、国际采购和现代采购方法;从理论上论述采购价格与成本管理、采购绩效评估、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内容。实践证明:由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2 关于案例和案例教学
  
  案例,英文称之为case,又被译为个案、实例、事例等,是实践活动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案例的基本要素包括:丰富的情境描述、反映真实事件的故事情节(包含两难的情境、待解决的问题、危机的处理)以及足够的相关信息供学习者思考讨论。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3 采购管理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3.1 采购管理课程的特点符合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采购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采购已不仅仅是企业或部门的一种独立的功能和一般性的工作,而是一种与公司战略紧密相关的综合性活动。在采购管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总结,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的理解。
  3.2 有利于深化理论教学
  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能通过实际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将各种知识综合运用,互相渗透,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起到深化理论教学的作用。
  3.3 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采购案例源于各企事业单位实践的典型素材,具有相应的客观依据,是对采购工作的仿真与模拟,可以提供形象生动、具体真实的感性认识。案例教学能够运用每个案例的实际资料,从采购全过程中指明采购的原则、方法、程序和步骤,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理解所学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型的学习方法,生动、有趣、真实的案例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5 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充当“编导”的角色,实施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努力程度。教师必须勤思考,多动手收集和积累案例素材,使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不断完善创新。在教学过程应做到循循善诱、灵活组织,注重课程的配套性建设,研究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
  
  4 案例教学在采购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4.1 案例的准备
  选择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案例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在案例的准备上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①案例数量适度。许多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兴趣需要,尽可能地多举案例,其实往往弊多利少,过多的案例往往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的最终目的,导致教学的虎头蛇尾,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次重点的教学内容和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则不必使用案例教学,对于同一个问题使用太多案例也是浪费时间,并且会冲淡主题、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②选择典型性案例。案例的典型性是指使用的案例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如果案例缺少代表性、典型性,学生即使把此案例弄明白了,也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③案例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案例的真实性是指所选用的案例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客观事实。因此,要求教师在使用案例时应实事求是地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实地呈现给学生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4.2 案例教学的实施
  采购管理案例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教学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运用各种灵活机动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
  (1)课堂教学中穿插讲解案例
  在讲解某一章节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案例加以分析说明,把案例作为理论的一部分穿插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理解基本理论问题。这一形式主要适用于理论讲解过程中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如在讲授“采购模式”这章中的“联合采购”时可穿插“科龙美菱联合采购全球招标”的案例。
  (2)学生分组准备案例讨论
  将班级学生分组,可5~8人一组,事先给定一个讨论主题,由各组学生课后分别准备案例,并加以分析,待第二次课由各组学生分别讲解分析案例,允许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3)开展综合案例讨论
  在某一章或某几章的理论问题系统讲授结束以后,选取涉及多种理论知识的综合性案例让学生加以分析讨论。这一形式适合于某一章或几章教学内容结束以后,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涉及内容复杂、头绪多的实际案例的能力。如在讲完采购管理的基础知识、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方法、采购方式的选择等采购运作方法、电子采购等理论后,可以组织学生探讨“GE公司在线采购模式”的案例。
  (4)组织小案例讨论
  在某章或某一问题系统讲授后,由教师提出一个小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然后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一形式主要适用于对某一章或某一问题的理解。如在讲完“采购基础知识”后可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香港利丰集团——从采购管理到供应链管理”的案例。
  4.3 采购管理课程的考核
  学习成绩的评价与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激励导向作用。随着案例教学在采购管理教学中的应用,本门课程的考核制度也必然随之做出相应改革。在考核方式上,将平时成绩考核和期末成绩考核相结合,平时成绩(包括随堂考核、案例分析、课程论文写作及课程实习中的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分别占30%和70%,将每个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予以量化计分,计入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期末考试试卷中可设置案例分析题,该题型可占试卷总分的15%-20%。由于多数案例没有标准或唯一的答案,因此考核时不能按“标准答案”考核评判,应从学生分析步骤的恰当性、决策依据的充分性、结论推断过程的逻辑性、思维的创新性等方面评定其成绩,尤其要把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给分时应着重考虑思路是否清晰,思维要点的选择是否科学,能否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运用了哪些基本理论以及从什么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