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联邦快递:“价格战”抢占中国市场
2009-12-29王红红卢建君
中国市场 2009年10期
[摘要]为了争夺中国快递市场,联邦快递在中国的连续降价已初见成效。它的低价策略到底对中国的快递企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本文从联邦快递降价策略入手,分析了它给我国快递企业造成的三方面影响:巨大的心理压力,会被迫退出市场,期待政府行为等。
[关键词]联邦快递;争夺;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0-0135-02
2007年10月、2008年年初、2008年6月,联邦快递接连实施了三次大的降价,尤其以第三次降价最为猛烈,很多线路的降价幅度超过了40%。随着全球的快递和物流企业面临着成本高涨、增长放缓的严峻考验,联邦快递却在争夺中国快递行业这块大的蛋糕时,偏偏连续降价,这种“价格战”值得我们思考。
1 欲亏三年,降价争夺中国快递市场
联邦快递最初在中国快递市场的策略是做高端市场,与之相适应地实施了高价策略。以上海一北京路线为例,联邦快递“次早达”服务收费为2公斤起价135元;EMS的价格为每公斤26元,每超过1公斤增加12元;而民营顺丰快递收费标准为每公斤20元,每超过1公斤增加10元。可见,联邦快递的价格已远远超过了EMS和民营快递公司。然而,在中国的快递市场,一方面,高端客户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中国客户对高价并不认可,大部分客户在服务和时间能得到基本保证的情况下,更愿意选择低价的快递服务。这样,在中国快递行业这块大蛋糕上,价格就成为客户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既然做高端市场的决策不能帮助联邦快递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这一快递巨头迅速改变了策略,以低价来占领中国快递市场。目前,联邦快递国内业务的价格已经低于EMS,基本与我国民营快递公司价格持平。还是以上海一北京线路为例,“次早达”服务1千克起价为21.6元.EMS资费为1千克约30元,民营快递天天快递公司价格为15元。在全球金融风暴下,快递成本不断提升,而联邦快递不升反降,必然会导致短期内的亏损。据称,美国总部已经允许在中国国内快递市场最多亏损3年的计划。为什么在亏损的情况下还实施低价格的策略呢?
一方面,2007年,联邦快递中国国内市场的业务收入为1.35亿元人民币,仅占其2008财年20.75亿美元运营收入的0.9%,即便大面积亏损,也不会对公司的整体业绩产生根本性影响。因此,联邦快递为了抢占中国快递市场,暂时性的亏损对它本身来说造不成大的创伤,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另一方面,中国快递市场是块肥肉,有不可估量的市场份额和发展前景。麦肯锡公司预测,未来5年,一方面,由于中国加入WTO之后,加速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国际贸易额将保持比较高的年均增长率,国际合作的增加使中国成为国际经济的热点地区和世界工厂,使得跨国商业文件、私人物品、贸易样品的运量迅速增加,预计我国国际快递市场将保持25%的年复合增长率。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经济拉动强劲,城市化进程加速,电子商务等需求的增加,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对跨地区业务、管理和合作的需求,将促使国内快件、包裹运量迅速增加;个人网上购物、邮购等产业的发展要求及时的配送服务能力,也为快递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预计我国国内快递市场将保持29%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10年快递市场规模将达到1090亿元。
联邦快递自从进入中国市场,其国内市场份额每个月上升的幅度在20%一30%,而通过三次大规模的降价,联邦快递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出现了预期中的上涨。据估计,近期联邦快递中国国内快递出货量是降价前的4倍。
2 降价对中国快递企业的影响
2.1 心理压力
2000年至2007年,我国快递业务年均增长达到30%,2007年市场规模达500亿元。最大的民营快递顺丰公司营业额达到43亿元,第二位的申通超过了40亿元,北京的宅急送超过11亿元。此外还有一批规模以上企业取得了500万元到15亿元不等的良好业绩。与之相比,联邦快递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只有2亿元。如此大的市场份额差距,为何联邦快递在中国业务的连续大幅度降价,会给中国的快递企业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呢?
究其原因,是因为联邦快递具有的强大实力。以拥有的飞机实力而言,联邦快递在全球有660多架运输飞机,而中国的纯货机加在一起才20多架。联邦快递从事国际快递的主干线运力均为自主班机,更有属于自己的专业飞机网络和大型转运中心。而国内所有民营快递企业即使联合起来,也买不起一架像样的飞机,只能停留在租机、包机阶段。对于EMS和中国民营快递企业来说,他们在实力上无法卷入看似永无休止的降价大战中去,而就联邦快递和其他国际快递公司而言(如DHL、TNT等),以低价战来占领中国快递市场绝非难事,要让中国的快递公司面对如此的“价格战”沉得住气却也是难事。
2.2 被迫退出市场
国际快递公司进人像中国这样的市场,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第一步,合资,建立进军中国市场的先行军;第二步,独资,主要是对国内快递企业收购,迅速建立国内的物流网络;第三步,低价倾销,打乱国内快递市场的原有局面;第四步,提价,将整个行业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联邦快递的低价策略来看,显然是走到了第三步。我国那些规模小、实力较弱的民营快递企业经受不住严酷环境和激烈竞争的考验,在成本增高和市场萎缩的双重挤压下,必先退出市场,这完全符合达尔文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民营快递公司存在着较大的利润收益,完全有降价的空间。但是,如果这些民营企业也跟着降价,就会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以他们的现有实力,无异于拿鸡蛋碰石头。最终的结局还是被市场所淘汰。到那个时候,联邦快递就会取代我们的本土企业,掌握我国快递市场的主导权,将整个行业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价格战”在中国快递市场格外有效的情况下,联邦快递的低价策略无疑给我国的快递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危机感。目前四大外资公司已经垄断了我国国际快递市场80%的份额,而我国公司在选择快递方面,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要远远高于快件的递送速度,因此,“价格战”会快速帮它们占领国内快递市场。中国的民营快递企业预计,5年内外资将垄断中国的快递市场。
2.3 期待政府行为
联邦快递在争夺欧洲市场时,由于欧洲本土的快递企业有良好的保护模式,曾使其连续亏损超过20年。而在墨西哥和埃及市场,联邦快递曾经实行过与我国类似的策略,在顺利占据当地市场后,又坐地起价。现在这两个国家的快递价格已经远高于预期。为此,我国快递企业积极呼吁政府部门的参与,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措施,进一步鼓励和扶持我国国有及民营快递企业的发展,并对联邦快递的降价动机是否构成“恶意竞争”或者“低价倾销”尽快做出调查,保证为快递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