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医院JIT药品采购管理模式的探讨
2009-12-29刘卫红崔振霞
中国市场 2009年10期
[摘要]新医改方案中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是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的热点话题。本文分析了JIT药品采购模式和传统采购模式的不同,指出了目前医院所处的供应链管理环境已经建立,实施新的药品采购管理模式已经提上日程。在本文的最后还提出了实施JIT药品采购模式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JIT药品采购;传统(库存)采购;药品流通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0-0124-02
1 传统药品采购模式和即时制药品采购模式的区别
传统药品采购模式是基于库存驱动,采购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保证供应。即时制采购模式是基于患者需求,采购的目的是为了追求零库存。传统模式为了最大限度保证临床需要,必然造成药品库存过大,药品周转率下降。即时制采购模式把患者需求摆在第一位,药房调剂人员及时调整药品品种结构和数量,有效降低缺货品种和缺货率。
即时制采购与传统采购的主要区别: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3/7CppcaAPaWxUyq7iquoeTK.webp)
2 医院传统的药品采购模式的弊端。是为“库存”而采购
医院药剂科所属各药房根据库存决定是否从药库请领药品,药库根据库存量来决定是否从医药公司进货。在这种模式下,药品在医院内部的流通中,没有产生任何增值,相反还占用了存货资金,失去了机会成本。医院还要为药剂科投入相应的人员、设备和库房,增加了医院的管理成本。虽然医院所处供应链管理的环境已经建立,以药品需求为导向的市场早已建立,但医院还未及时转换角色,药品采购模式还未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轨迹。
3 外部环境为实行JIT药品采购管理模式提供了可能性,使药品采购模式紧紧围绕患者需求(药品需求)
JIT药品采购法是一种先进的采购模式管理哲学。其核心是:JIT的思想核心可以归结为在恰当的时间、地点。以恰当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恰当的药品。这种采购模式是向管理要效益。
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JIT采购管理模式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
药品供应商都希望和医院长期保持完善的信任机制,医药流通企业会在第一时间对医院的采购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并在药品价格、质量、交货时间、信息化服务等方面为医院提供最好的服务,和医院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承诺和有弹性协议的药品长期配送合同。所有这些因素都对JIT采购管理模式创造了物质基础。也只有这样医院和药品流通商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得到加强。
4 医院如何逐步实现JIT药品采购管理模式
企业需要改变传统的“为库存采购”的管理模式,提高药品终端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增加和供应商的信息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合作,建立适应医院改革不断深入的药品采购管理模式。药库的采购计划、药房请领计划能够同频率进行,减少药库的仓储费用和人工费用,减少药品的管理成本。
推行JIT药品采购管理模式,需要建立以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组织保障机制。JIT药品采购管理模式贯穿于医院内部药品流通的全过程,主要涉及药库、门诊各药房和住院各药房。医院内部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好药品需求信息的迅速收集、准确传输的基础工作。所以迫切需要领导高度重视、全员参与,尤其是药学部所有人员与采购人员的密切配合,努力形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的工作局面。
强化药剂科人员实施JIT药品采购管理模式的理论水平。医院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外请专家、内搞交流”的方式,进行规范的采购理论培训和技术操作,让他们理解JIT采购理论的目的和意义,吸引和增强他们自觉使用这种采购模式的主观能动性。所有职工,尤其是药品会计、库管人员和采购人员,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实施Jn.药品采购管理模式从A类药品少量品种开始。首先要按财务管理存货的分类标准把所有药品分为A、B、C三类,A类药品是重点管理对象,一次拿出10个品种,逐步摸索,试点运行这种采购管理模式。
利用医院药品信息系统,按5天到10天的药品销量备货,并定期对销量进行分析,找到该种药品的季节使用规律和临床医生用药习惯,有针对性地修正购进该种药品的数量。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循序渐进,逐步改进、逐步完善的过程,为正式实施即时制采购打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