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科学发展观看现代物流管理

2009-12-29牟永泉

中国市场 2009年10期

  [摘要]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与信息打交道。人类的五次信息革命分别是:语言→文字→印刷术→电话→互联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流通是在进入第五次信息革命中迅速形成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标准化物流;绿色物流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0-0020-02
  
  1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我国物流管理如何融入国际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入WTO后,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着国外物流企业在中国大举登陆的严峻形势,要想做到适应国际竞争需要,提高自身抗冲击的能力,实现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是基础。我国的物流成本成倍高出于发达国家,这已经极大影响了我国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制约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首当其冲的是标准。标准化的物流不仅降低了工作难度,减少了物流损失,而且降低了物流综合费用,我国的标准化建设比较落后,经营管理的观念淡薄,以致我国物流业各自为战,企业不考虑系统,系统不考虑供应链。信息化管理是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的基本特征。由于条形码技术的广泛使用,欧、美、日在物流编码的标准方面走在了前列。我国的信息化起点高,发展也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物流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大陆与台湾“大三通”的实现,不仅使陆台物流成本节省了一半,也将迫使我国物流升级。
  当今世界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与工业化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为全球企业供应链提高运作效率、扩大商业机会和加强企业间协作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手段——电子商务平台。对于要实施电子化供应链的企业来说,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使用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的技术尚在发展阶段,这意味着还需要几年趋于成熟的时间。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策略也要经过渐进和不断改进的过程来利用电子商务所提供的各种机会。这里,最大风险就是保持不变。
  由于各行业、各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带动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物流服务业竞争的市场将从国内延伸到国外。今后物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因此,从实际出发,顺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垄断,改进管理,强化功能,是发展物流服务业的当务之急。
  
  2 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是科学发展观在物流管理中的体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从科学发展观角度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就是21世纪新的物流管理趋势。绿色物流意在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科学发展基础上。因此,现pvKHxiF96au28cnOrv/JXA==代绿色物流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是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更是我国强调科学发展观应用在物流领域的必然趋势。
  绿色物流科学发展的千秋重任,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物流,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为了人类自身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为了千秋万代的切身利益,人类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义务。绿色物流正是从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
  科学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对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科学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科学发展观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共生的科学发展。
  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走科学发展之路,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界还是消费者,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科学发展的框架。
  绿色物流是实施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要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要求政府、企业联合起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总之,建立一个科学发展的物流体系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政府、企业、消费者要发挥各自的作用,努力实现我国物流业的科学发展。
  
  3 我国实现物流业的科学发展应该改进的几个方面
  
  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相比,我们的差距主要是,物流的认识和理念、人才的培养、专业技术水平及发展环境和管理体制。
  物流的认识和理念在欧、美、日早已深入人心。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军队为了卓有成效地调运军用物资,运用运筹学的理论方法,统筹安排人力、物力,就形成了世界范围内最初萌生的“物流”现象。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引人物流概念以来,如今任何与生产制造有关的部门都与物流分不开。
  物流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也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欧、美、日等国家,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推动了物流活动一体化进程。为了满足物流国际化,服务形式多样化和快速反应的要求,物流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以及Internet、条形码、卫星定位系统及无线电射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国内物流计算机应用程度比较低,物流作业的科技含量不高,很多仍然是低效的人工作业;叉车、巷道起重机、自动导向车、自动分拣机等在物流作业中尚未普遍使用,势必影响物流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因此,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既产生经济效益,也产生社会效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一个科学发展的物流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