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脚料造就出口名牌

2009-12-28陈亦权

农家顾问 2009年12期
关键词:家具厂木屐下脚料

“远洋”这个品牌在中国几乎没有什么人听说过,但在日本却一个小有名气,它是一个属于日本人的生活用品——木屐的品牌,而这些“远洋”木屐的前身,只是中国一些家具厂的下脚料!

创建“远洋”品牌的陈国豪,30多年前还是一位走村串户替人做木工活计的木匠,因为手艺精湛,为人又好,在乡邻间颇受赞誉。改革开放几年后,他率徒弟开办了一个家具作坊,生产各类木质家具农具,顺便接一些来料加工的零星活计。由于经营得法,小作坊不断发展壮大。到1983年,已成一家拥有5万元固定资产和30多名工人的家具厂。

做木质家具总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下脚料做家具抵不上用场,怎样使这些下脚料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呢?陈国豪动起了脑筋。

上世纪80年代初,中日两国交流扩大,有两部叫《阿信》和《血凝》的日本电视剧开始在国内热播,剧中日本人所穿的木屐引起了陈国豪的注意,如果用这些原来只当柴火的木料做成木屐卖到日本去,那这些下脚料所创造出的价值岂不是无法估量。

这个瞬间的想法让陈国豪兴奋无比,他随即通过各种渠道对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木屐的制作工艺进行了解,并设法从日本邮购了适合于不同年龄段人穿的几十款木屐回来进行参考。两天后,他从废料堆里捡了两块下脚料做成了第一双木屐,试穿了一天后,陈国豪发现了一个缺点,从日本买回来的那些木屐的底都是实心的,穿袜子穿在上面会让人觉得很滑,而且脚底也容易出汗。于是他把自己的木屐穿了许多小孔,这样,不但增加了脚底与木屐的摩擦,而且也使脚底更加透气舒适。按照这个思路,3个月以后,陈国豪专门成立了一个木屐生产车间,用家具厂里的下脚料作成了第一批共3000双木屐送到了日本销售,因为路途遥远,陈国豪将这些木屐命名为“远洋”牌。这些鞋底穿孔的木屐在日本上市后,受到了日本消费者的极度欢迎,第一批鞋子不用几天就被抢购一空。

初步的成功让陈国豪兴奋不已,他又赶制了第二批共7000双木屐。在这次生产中,他把一些更碎小的下脚料也经过科学紧密的拼凑做成了木屐,那些拼凑而成的木屐不仅在牢固程度上没打折扣,反而形成了一种自然时尚的花纹,在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更增大了他厂里那些下脚料的可利用率。在试穿中,陈国豪意识到走路时木屐会敲击地面产生“叭叭”的声响,还会损坏地板。他又对自己的木屐进行了改进,在穿孔的基础上,在底部粘贴上了一层木色牛筋,这二批木屐送到日本后,更受青睐。

看到自己的改进极受欢迎,陈国豪迅速在日本申请了专利,在保护了自己的产品和市场的同时,继续不断摸索和创新。20多年过去了,陈国豪当初的小家具厂已经成为一家知名的家具企业,当初用来生产木屐的小车间也成为一个大型木屐生产公司,而全国向他提供木材下脚料的各类大小家具厂、木材厂多达50余家,就是用这些下脚料制作出来的“远洋”木屐,在日本已经拥有了200多家代理商,专卖店更是开到了1000余家,至于各种商场超市,那更是随处可见其身影。

据日本《ミセス》商业杂志的前次评选,“远洋”已跻身行销日本的前20个国外名牌之一,也是在国(日本)外生产的惟一入选名牌,“远洋”则是仅此一家。当期杂志还为陈国豪概括了一句富含哲理的个性评论:“资源不能有剩余,财富没有下脚料,这是中国商人独有的一种行为与智慧!”■

(浙江兰溪市西山区教师新村19号信箱321100陈亦权)

猜你喜欢

家具厂木屐下脚料
两种配方发酵对虾下脚料的效果比较
下脚料
员工一年内告9家用人单位被罚5万元
一起家具厂较大火灾的调查与体会
木屐声声忆往昔
借故生非殴打他人并索要财物如何认定
制革下脚料酶解物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木屐
木屐
响应面法优化加酶提高罗非鱼下脚料和豆粕混合发酵水解度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