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人新势力

2009-12-25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47期
关键词:百人游说亚裔

陈 君

在各国移民杂处的美国社会,以一个声音说话,用各种方式帮助国家间、族群间互相谅解、理解,这是华裔社团的高层次的重任

“百人会”的名字很江湖,但出身并非草莽。

20年前,中美关系最低潮的时期,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和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等人在美国发起组建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

“目标很明确,就是让美国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帮助在美国的同胞在各个领域争取更多机遇。”百人会现任会长、赛贝斯公司董事会主席程守宗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如今,百人会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华裔组织。12月8日至9日,百人会在北京举行第三届大中华地区会议,邀约中美政商要人并肩论道。

华裔组织,在美国不可胜数。“这些华裔组织代表美国社会越来越庞大的华裔社团的声音,近年来也能深层次地影响着中美关系的走向。”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向《中国新闻周刊》分析道。

贝聿铭的设想

其实一两百年前,美国就有了华人组织,比如美国中华总会馆。20世纪初数量达到高峰。帮派色彩非常浓重,并不正规,也很难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后来,随着国内政治变化,在美国的华人组织、游说团体也发生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华人组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上世纪80年代末,贝聿铭接受采访时总感觉到美国记者对现实的中国非常不了解,对华人存在偏见。马友友也被类似问题困扰,“美国记者居然会问我中国人是不是还抽大烟呀,简直是天方夜谭。”于是,他们萌发了一个想法——杰出华人联合起来,代表华人社会发出声音。当时,尽管许多华人在美国事业有成,但并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群体,参与主流社会的文化和政治讨论。

“人家爱尔兰人、犹太人都有各自的组织,为什么我们没有?”贝聿铭的好友们,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历史上唯一的华人副总裁杨雪兰、已故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董事唐骝千、金融专家邓兆祥等人对这一想法热切响应。有人提出,新组织应当叫百人会,一个华人的声音或许不够响亮,但100个华人精英呢?百人会既能体现从者之众,又含有精英聚会之意。

1989年起,他们定期在贝聿铭的办公室聚会,讨论中国局势和中美关系问题。后来,参加的朋友越来越多,贝聿铭、杨雪兰等核心成员列出了一个在美国政商界具有相当号召力,也有精力关心两国关系的美籍华人名单。最初确定了近40人,此后还不断向符合标准的人士发出邀请信。

经过一系列运作,百人会作为无党派、非政治的全国非牟利组织正式成立。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参加了创立仪式。

“在世界的重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之时,美中关系尤其显得重要。我感谢身边众多的美国和中国朋友为美中关系所做出的努力,我认为美中关系具有美好的前景。”20年后,在接受百人会颁发“中美关系杰出贡献奖”的时候,基辛格回忆当年感慨万千。

虽是非政治性的组织,但百人会成立之初就确定,不怯于采取明确的政治立场。“两国外交关系、贸易政策、公民权益等问题都是我们关注的。”现任会长程守宗说。

百人会初始没有设立专门办公机构。随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百人会把总部设在纽约,在华盛顿、旧金山和洛杉矶等地还设立了分部。

按照规定,加入百人会必须有3名老成员的推荐,专门委员会还要进行审核和批准。“‘百人会的会员每年要交年费,不仅如此,成员还不断为组织付出,包括资金支持。我们的特别活动也会得到政治支持。”百人会常务理事杨雪兰说。

杨雪兰出生上海外交世家,父亲杨光曾任驻菲律宾总领事,后被日军杀害。她的继父是著名外交官顾维钧。

反击“李文和案”声名鹊起

35岁的李鹏一直受益于一个华裔组织,“美国华裔医学科学家协会”。8年前,他到美国留学,现在正在积极筹备自己的诊所。“我得到协会里很多同行和前辈的帮助。从确定博士研究的方向开始到现在,一直如此。”李鹏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帮助具体的华人,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是华裔社团最直接的作用,也是最低层次的。”程守宗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在各国移民杂处的美国社会,以一个声音说话,用各种方式帮助国家间、族群互相谅解、理解。这是华裔社团的高层次的重任。”

每每遇到大事件发生,特别是华裔族群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相对独立的华裔社团总会团结起来,发挥各自长处,捍卫同胞利益。百人会成立10年的时候,就面对着一个非常棘手的局面——“李文和案”。

1999年3月,美国主流媒体突然曝出,在美国原子弹实验中心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工作的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文和,以涉嫌泄露美国原子弹机密而被开除。一时间,美国右翼势力指责克林顿政府对中国太过宽容,又暗示在美华人很多都是间谍。两个月后,美国国会抛出700页的《考克斯报告》,指控中国在20多年的时间里,窃取了美国所有核弹头的机密。

在此期间,一些华裔团体因为害怕主流会怀疑自身对美国的忠诚,不敢站出来讲话。而百人会数次召开会议,联络媒体,接受访谈,发表观点,组织律师团为李文和进行保释募捐,给克林顿写信。

“他们邀过《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总编阐明立场,动用各种手段,使案子向着有利李文和的方向发展。”《华尔街日报》记者易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不久后,随着北约轰炸南联盟,美国媒体对李文和案的炒作沉寂了一段时间。然而,中国使馆被炸,再一次把中美关系推到了十字路口。悲剧发生后,百人会、大陆大专院校校友会联合会等30多个华人华侨团体连续几天在白宫北门的拉法耶特公园草坪上,举行烛光纪念会,悼念烈士,祈祷和平。

1999年12月10日,美国新墨西哥州大陪审团宣布:在听取大量证据之后,对李文和提出处理武器机密不当等59项罪名指控。李文和被捕。

第二天,百人会就联合全美华人物理协会、全美亚太律师协会、全美亚裔制造商协会等16个华裔团体,就李文和案举行紧急会议,12日又继续磋商。美国媒体跟进报道,关心该案件和华人权益的民间组织不断增多。

“当时,一些印度裔、日裔和犹太裔团体也对此事表示同情和关心,支持亚裔和其他少数民族裔的美国人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种族主义。”全美亚裔制造商协会前主席顾屏山说。

2000年9月14日,历时1年半的“李文和间谍案”终因控方证据不足而草草收场,李文和被释放。负责此案审理的联邦法官帕克宣布判决时向李文和道歉,并指责美国政府在这次事件中“令我们整个国家难堪”。

李文和一案反映了美国特有的政治现象。当时,中美关系已成为美国政坛上政党斗争的焦点。围绕中美关系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有可能成为两党互相攻讦的缘由。而李文和案就是在1999年初共和党发起的“克林顿总统弹劾案”未果、中国总理即将访美的情况下出现的。

两年后,美国国会对卷入政治捐款事件的美籍华人展开调查,百人会等团体又提出异议,并为受冤华人辩护。

“我们写信给他们,跟他们开会,最后他们在电视上作了道歉。这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有各方面的人,都有影响力,所以我们讲话会有一点作用。”杨雪兰说。

游说国会山

不惜花费巨资,委托权威机构就中美关系进行科学调查,是百人会推动中美政府间加深了解的重要手段。1993年,百人会就曾委派某研究所进行“美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民意调查,并在次年组团访华时将调查结果告之中国政府。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后的那次调查,让程守宗至今印象深刻。当年4月25日发表的民意调查显示,68%的美国人对华裔持相当否定的态度,三分之二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终将威胁美国。时任百人会会长邓兆祥说:“调查显示,相当多的美国人对亚裔存有严重偏见,反对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权益。”现在翻看这些数据,仿佛隔世。

“9•11”事件后,百人会撰写了一份《美中关系白皮书》,专门发给美国国会议员、国务院官员和工商界头面人物,奉劝美国政府审时度势,采取同中国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政策,以造福于两国人民和世界和平。

百人会前会长傅履仁将军看重民调的结果,是因为它能对美国高层的决策产生影响。傅履仁父亲曾是原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秘书。傅履仁从军33年,成为美国第一位华裔陆军将军。离开军队后,他选择从商,出任麦道公司驻中国总裁。2006年,年逾七旬的傅履仁接任百人会掌门人,直至2009年。

“有一些国会议员是没有护照的,他们从来没出过国,在制定对华政策的时候要依靠他们的助手。”傅履仁表达得很直接。

百人会第一次发表全国性民调是2005年的“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调查,此后每年都要发布。2005年民调结果显示,与1994年相比,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好感度明显上升。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当时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就引用了此次民调的发现。

除去常规的民调,百人会还通过递交意见书、召开对话会、邀请访华等形式,帮助美国政府了解中国。

1996年4月,百人会就美国对华政策问题向克林顿总统和国会提出意见书,要求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两年后,在克林顿访华前夕,百人会给白宫写了一封信,表达一个中国对所有华人的重要性,提出美中应“求同存异”,克林顿对他们的主张非常欣赏,在访问中国的时候,还专门引用了“求同存异”这个词。

与百人会集团作战方式略有不同,作为目前在美国国会注册的唯一华人政治游说者,薛海培为促进中美交流、争取华裔利益而努力,更突出个人色彩。奥巴马竞选总统以来,薛海培的博客点击率颇高,他的自我介绍不简单:美国华人著名社会活动家、曾任美中事务委员会主任、现为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主席、美国奥巴马竞选团队亚裔事务顾问。

薛海培曾为中国取得贸易最惠国待遇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国会山游说,最近两三年则通过在国会活动,促使“美中文化交流促进议案”和“谴责日本强征慰安妇决议案”获得通过。

薛海培的第一次游说经历并不成功。1991年他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为了让美国国会给在美国的留学生发绿卡,他第一次试图游说美国议员。“当时我讲得结结巴巴,对自己很不满意。”薛海培回忆道。

谈及这么多年来的游说经历,薛海培说,中国日益强大,使他在国会为中国、为华裔游说时更加理直气壮,也相对更容易了。

自从成功助选奥巴马后,薛海培便退出了奥巴马顾问团队,专心于他的游说工作。“过去美国把中国视为单一的人权、贸易方面的对手,而现在随着中国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美国人越来越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如今他的日常工作包括开各种研讨会,给美国主流媒体写文章,游说美国国会议员。不久前他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题为《如何认知美国“反华势力”》的文章,详细分析了美国政治生态的变化,提出不宜把“反华势力”扩大化,那样会把许多不必然成为“反华势力”的人推向真正的反华阵营。

今年,随着中国在金融风暴中展现的庞大经济实力,华裔忠诚度再度成美国主流“关切”热点。

美国亚裔政治组织“80/20促进会”最近通过一项动议决定:呼吁全美亚裔民众,基于自愿性质,将自己手上余钱的1%或者1000美元,捐赠给美国政府,作为来自亚裔区给予国家的礼物。所有捐赠收集的捐款希望用于帮助美国的士兵们,“分享他们的痛苦与牺牲”。

百人会会长程守宗支持这一做法,“既然选择在美国生活,我们就要积极融入美国社会。最终,我们要在美国主流平台上建立起来影响,帮助下一代的华人在美国地位进一步提升,巩固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猜你喜欢

百人游说亚裔
纽约仇恨犯罪肆虐 亚裔老人怕出门
过去一年美国发生6000多起针对亚裔仇恨事件
美国科技巨头游说政府费用大增
印度应该使政治游说合法化吗
“百人会”将努力消除中美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