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与“实践”

2009-12-25周维山

理论月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自由劳动实践

周维山

摘要:“实践”与“劳动”相比,增加了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等层面的内容。实践的对象。不但包括自然界,也包括社会领域。而劳动的对象只是自然界。但是,实践派美学作为我国文艺学、美学领域的主流理论。忽略了二者的区别。它从劳动的对象化理论出发。引出艺术的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这种自由是属于生产力领域的自由。其实,马克思的自由是指生产关系领域的自由,而不是指面对自然界的生产力的自由。艺术作为一种实践。所关注的对象是人自身,不是实践派美学所说的自然界。因而,艺术所追求的自由是人自身的自由,是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自由。

关键词:实践;劳动;自由;生产关系;艺术

中国分类号:B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9-0061-04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重要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实践的,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范畴。在文艺学、美学的研究领域,自上个世纪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开始。实践派美学家开始把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关于劳动实践以及自然人化的理论引入美学研究,从而开启了一种新的美学派别。新时期以来。实践派美学成为我国美学的主流派别。实践派美学理论也成为我国文艺学、美学领域的主流理论。然而。近年来在“实践”作为马克思的一个重要范畴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文艺学、美学研究领域的实践派美学却受到多方面的非议。各种试图超越实践派美学的理论也纷纷出现。原因何在,为了搞清问题的原委,我们不得不从实践派美学的核心概念“实践”开始作一番考察。

“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重要概念范畴,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来的。这个《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从马克思1845年写作这个《提纲》到现在。已经160多年了,它的天才思想仍然启迪着人们的思维,不断启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何谓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认为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在批驳唯心主义的虚幻的意识的同时,自己却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对感性的把握仅限于直观,没有合理吸收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辩证法。他们在思维方式上,和唯心主义一样,是形而上学的。对对象、现实、感性采取了抽象的理解,仅仅从形式上去理解,而没有从实践去理解,割裂了对象与人的意识之间的关系。因此,马克思批评说:“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包含着主体的能动性的活动,是一个沟通主客之间关系的重要范畴,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简单对立的思维模式的超越。

实践派美学虽名为实践,但其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手稿》。马克思的这一经典文本自从1927被发现之后,立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研究论文和专著方面,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实践派美学也恰恰是从马克思这一通篇绝大部分都在论述经济问题的著作出发阐发其美学思想的。而且其直接运用的理论是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实践派的代表人物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提到:“我讲的‘自然的人化正是后一种,是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劳动生产,是实实在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我认为这才是美的根源。”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实践派美学的核心概念是“实践”,而作为其理论来源的经典文本《手稿》的重要概念是“劳动”。那么,“实践”和“劳动”作为马克思的两大范畴,有没有差别?能否不加区别的混用呢?从马克思的整个思想发展过程来看,《提纲》的思想比《手稿》要成熟。因此,在概念的使用上,二者决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

“异化劳动”的理论是贯穿马克思《手稿》的一根“红线”。马克思首先从人的类本质出发,认为“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类的本质的特性在于生命活动的特质,而这种生命活动的特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也就是劳动。接着,马克思论述了劳动的异化、异化的劳动,以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私有制的根源。只有消除异化劳动,进而消除私有制,进入共产主义,人的本质才得以复归,从而也完成了“人的本质——本质的异化——异化的扬弃(复归人性)”的人性和类本质的演化过程。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异化”理论很明显带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界定是一种抽象的本质界定,正如后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批判的,是本末倒置的,不是从感性的活动、具体的历史出发的。而这恰恰是“实践”与“劳动”概念的差异所在。

单纯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看,“劳动”确实似乎等同于“实践”。但是,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和唯物史观。在人的本质的认识上,马克思在《手稿》中是从抽象的类出发来界定人的本质的,而在《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里,人已不是抽象的类本质,而是生活在历史中的活生生的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从单纯的抽象规定到社会关系的界定,是一个质的飞跃。同时,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显然,马克思的《提纲》已经具有了唯物史观。实践,在这里作为人的感性活动具有了社会性和历史性,不再是抽象的、纯形式的了。

其实,对实践的历史性,我们很多时候已经认识到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一般讲“实践”概念时。还要附带讲实践的三大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但具体的理解时又往往只突出其前两个特征,而对第三个特征的强调不很明显。这也就造成在实践派美学中,把实践与劳动两大概念范畴混同的局面。

“实践”与“劳动”相比,不但增加了社会历史性。同时在对象上也存在着不同。大家都知道。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来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的。生产力所揭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而生产关系所揭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指人的社会历史性。《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实践的解释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实行(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的诺言);一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实践”的对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既包含生产力的方面。又包含生产关系的方

面。虽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最终依靠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接触到的生产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但生产关系也反作用于生产力。人作为主体,具有能动性,不会仅仅依靠提高生产力,来等待生产关系的自然变化。如果是那样的话,人类的历史也不会发生革命了,共产主义也就会自然实现了。显然,这是不成立的。人不仅仅会不断提高生产力,同时也不断会对生产关系进行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甚至会发生革命。因此,才有实践的三大形式之一:革命实践。

那么,我们再来看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既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对自然的改造,生产力的一面,同时,又包含社会历史性,并且也包含对生产关系的改造。而这两者统一于具体的实践中,由此,“实践”不仅仅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主体的能动的活动,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统一。

不论是自然界的实践,还是社会领域的实践,都是人的实践,都是自觉的,同时也是追求自由的。因此,谈到“实践”,必然涉及到“自由”。实践派美学也把美看成是“自由的形式。”“自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并且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旨归。尽管劳动缺少实践的历史性内涵,但是,“实践”与“劳动”却有相同之处,实践在抽象的意义上也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人在劳动中是如何体现自身的自由自觉的呢?马克思认为:“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它没有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的区别。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人在劳动中,把自己的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识的对象,人的劳动是有意识的,不同于动物,它没有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分开来,是出于本能的活动。对于自由,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他是类的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本身的生活对他来说才是对象。只是由于这个缘故,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对马克思的这句话理解起来或许有些困难,但是当我们了解了马克思劳动的异化、人的不自由理论之后,或许更好理解。马克思认为当人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之后,人的劳动异化了,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不能自由的支配。人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不得不被迫劳动。反过来,自己的劳动的异化的产物——资本又来统治自己,进而人与人之间关系开始异化。只有消除异化劳动,消除私有制,人类重新获得生产资料,重新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人才能真正自由。虽然,当时马克思还没有形成唯物史观,但是,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自由已经是人自身的自由,是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自由。

如果说《手稿》是马克思早期著作。其中的自由观还带有人本主义的痕迹的话,那么,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成熟期的著作中对自由是如何论述的呢?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自由”与“自由王国”作了描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只是从这时起,人们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们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们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虽然在语言上有所不同,但是含义却是相同的。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人类追求自由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人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当然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到:“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性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须的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同其他民族都依赖其他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的普遍个人所代替。”从论述来看,社会的发展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共产主义的实现离不开高度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单纯生产力的发展并不能使生产关系自动的变化。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不可能获得最终解放,但是生产力的发展是手段,人类的解放是目的,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落实于生产关系。否则,即使人类把自然界的所有规律都认识了,在自然面前自由了。但是。当人仍然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人不能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人的自由何在?同时,我们在马克思的论述中也看到,人似乎永远也无法摆脱自然这个必然王国,而真正的自由王国只能是在“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我们如何理解这个彼岸,当然这个彼岸不是宗教的天国,而是现实生活领域,是生产关系领域。而只有在生产关系领域,人自由地占有自己的生产资料,自由地支配自己的产品,人才真正自由。人的劳动实践才真正达到它的本质规定“自由自觉的活动”。

但是,我们的理论家在论述自由理论时却出现了偏差。由于我们对“实践”概念理解的偏差,也造成了在“自由”概念理解的偏差。把实践理解为主体对客体的改造。把实践仅限于生产力——自然的领域,因为实践最直接的客体是自然界,由此,自由当然就是人们如何在自然界中获得自由。人们如何摆脱自然的必然性呢?这时,引用最多的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同时,往往引用黑格尔的对自由的论述,

自由是对规律的认识,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自由。那么,在自然界,人类只有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自由的利用自然。使自然为我服务,这时,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而人在自然面前,人们的劳动才不断向“自由自觉”发展,人似乎获得了自由。这样说,有它的道理。但是,任何自由必须落实为社会环境。落实为生产关系。否则,我们必然得出科学家比我们更自由的结论。任何人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必须有自由的社会环境。因为,人是社会性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仅仅掌握自然规律,而没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好的生产关系,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的。更不用说,我们也无法穷尽自然界的规律。人在自然界面前,如马克思所言是无法摆脱必然王国束缚的。

艺术同样也是一种实践。它是属于哪一个领域的实践呢?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因为对象的特性决定了掌握方式的不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着的整体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从中,我们看到,马克思把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那么,作为掌握方式之一的艺术,它的对象是什么呢?艺术所属的实践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几千年的艺术史说明,艺术是人创作的,是反映人的生活的。那么,它肯定不属于自然界,而是属于人的领域,属于社会领域,属于生产关系的领域。从大的学科区分来看。如果说自然科学是反映自然界的生产力领域的话,那么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科学则属于社会的生产关系领域的。艺术反映与认识的不是自然界的规律,它反映的是人自身的生存境况,是人的现实存在。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艺术是反映社会的。也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真正理解“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

列宁认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文艺首先是对人自身的认识,当然首要的观点也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派美学从实践入手,表现了独有的理论眼光和远见卓识。但是,实践派美学是如何探求美的规律的呢?如何探求艺术问题呢?

实践派美学忽略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把“实践”简单等同于“劳动”。实践派美学探求美的规律所运用的理论是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对象化理论一自然的人化。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就是自然的人化,相应的劳动产品是人化的自然。在论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时,马克思认为:动物也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由此,劳动是人的主体内在尺度的对象化,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同时,“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人在自己的产品中看到了自己的本质力量,因而感到愉悦。

而如何最好的对象化呢。显然人只有在实践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只有当事物以及客观世界的规律为人所把握了。人在自然面前才获得自由,也就是进入了审美的世界。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明确提出:“科技工艺已经构成当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即是说由现代科技工艺所构成的生产力,是今天人类作为本体存在的基础。它自然成为人类学本体论即主体论实践美学所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但迄今为止的美学却极少涉及这个问题。很少提及技术美学。按照本书的哲学,技术美正是美的本质的直接揭露。美之所以是自由的形式,不也正是通过技术来消除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对峙。以达到从心所欲,恢恢乎游刃有余吗?庖丁解牛是古代的个人故事。现代科技工艺不正是使整个人类将要处在或正在追求这种自由的王国吗?”实践派美学只抓住了庖丁解牛的“技”,而忘了庖丁是“进乎技艺”的。在艺术、美的本质上。只注意了生产力,而忽略了人自身存在的生产关系。

这种理论也延伸到了文艺学、美学研究领域。实践派美学从自然的人化理论出发。认为主体在对象化过程中,必须把握美的规律,把自己美的尺度对象化到产品当中去。对创作的主体而言。掌握的客体的美的规律越熟练,那么创作出的作品越美。因为创作本身面临一个艺术形式的问题,所以突出的是艺术的形式美、文学的语言美。

从实践派美学整个的论述来看,人类在自己的产品面前,欣赏的是自己的创造力,是在欣赏自己。但是,这个理论有一个矛盾的地方,一面承认艺术是对人的全面的整体的反映,人在艺术中体验到是一种全面的自由。但是,人在创造自己产品时所运用的本质力量,肯定不是人的全部。即使从整体而言是人的创造力。但它是人的一种能力。不是人的全部,不是人的整体。艺术是对人整体的关注,是对人的全面的关注。同时,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人类已经惊叹自己究竟是在创造世界,还是在毁灭世界?。我们对自己的创造力产生的“杰作”——自然生态的恶化——如何能“美”得起来呢?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实践既包含生产力的方面,又包含生产关系的方面。“实践”不同于“劳动”,实践概念具有历史性、关系性。而劳动的对象只是自然界。进一步而言。马克思《手稿》中的劳动对象是经济学的,是现实的工业产品,其包含的劳动对象在范围上是十分有限的,而人的实践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但是,实践派美学由于忽略了实践的社会性层面,在概念使用上等同于劳动。马克思在《手稿》中的劳动具体而言是工业劳动,当然是面向自然界的。劳动的对象化理论也是面向自然界的,是属于生产力的范围。而文艺的对象是属于社会领域的,是属于生产关系领域。而在运用劳动理论时,也没有区分劳动的对象问题,把劳动的对象混同于艺术的对象,把艺术问题等同于自然领域的问题,把对象搞错了,在研究中出现困境是其理论的必然。

人在现实的实践中所能做的是使社会关系有利于人生活,使社会和谐发展。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形态,是人的全面解放的社会。但是,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会完全摆脱一切束缚。我们可以看看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的描述:“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在这里可以看到,人类的自由解放,首先是制度下的解放,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自由。也如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论述的自由是人能够自由的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自由的进行自己的劳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论述到:“只有在这个阶段上,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而这又是同各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相适应的。同样。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同过去的受制约的交往向个人本身的交往的转化,也是相互适应的。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

艺术作为一种对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对人自身的关注,它是对人生存境况的关注。同时,作为感性活动的实践,是现实的,受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的。而作为艺术家,虽然也是对生产关系的实践,但是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是想象的实践,具有超越性。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人们自古就有不患贫而患不均的观念,“贫”是生产力,而“不均”是生产关系。广大的人民对生产关系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自身的自由的关心甚于对生产力高低的关心。而人们在实践中的能动性,体现于生产关系方面,就是渴望生产关系逐渐的向合理性转化。所以,文艺不仅仅是反映,而且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体现为对生产关系的改造与理想,对人理想生存的探求与思考。这正是实践派美学所忽视的,也恰恰是艺术的本质所在。

责任编辑仝瑞中

猜你喜欢

自由劳动实践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