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句默写常见失误及矫正例说
2009-12-24杨树平
【摘 要】高考默写现在是常考题,不少省份规定了默写范围,这一项按理说是要得满分的,但不少学生出现不必要的失分,笔者根据平时复习中学生练习和在阅卷中出现的常见失误作些简要分析,同时对失误提供些矫正方法。
【关键词】高考名句默写 常见失误 矫正
一、常见失误类型及原因分析
1.空白。有空一个字的,也有整句诗的,这种情况少见,但让人可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对一些字识记不牢,二是课外的未接触过的诗句,三是临场失忆。这类失误个体性较强,这里就不举例说了。
2.错别字。这类失误原因:一是平时书写习惯不正确,二是语境意识不强,未加甄别。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种情况:
(1)错字类的。
①少笔画的。如李白《蜀道难》“砯崖转石万壑雷”中“砯”,“水”左上的“丶”易丢失,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中“鼎”,“目”易写成“日”,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中“胸”,“凶”右一小竖“丨”有的学生往往会漏掉。
②多笔画的。如屈原《离骚》“肇锡余以嘉名”中“肇”,“户”下多加一“口”字,曹操《观沧海》“百草丰茂”中“茂”,“戊”中多加出一点“丶”来。
③错置笔画改变结构的。如杜牧《阿房宫赋》“渭流涨腻”中“腻”,“二”容易跑到“弋”上去了,白居易《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中“涩”,不少学生易写成上下结构,类似的还有“灌”、“满”、“潇”等,另一些字如“落”、“茫”、“萍”等字易写成左右结构。
④笔画繁复和不常用的。这类字书写错误不一而足,如李白《蜀道难》“噫吁嚱”中的“嚱”,“砯崖转石万壑雷”中的“壑”,“畏途巉岩不可攀”中的“巉”,杜牧《阿房宫赋》“梳晓鬟也”中的“鬟”,《季氏将伐颛臾》中“颛”,这些字写起来错误较多。
(2)别字类的。
①音近(同)的。如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中的“丛”易写成“虫”,苏轼《赤壁赋》“扣舷而歌之”的中“舷”易写成“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易写成“依”。
②形近的。李白《蜀道难》“蚕丛及鱼凫”中的“丛”又易写成“从”,范仲淹《岳阳楼记》“忧谗畏讥”中的“谗”“讥”易写成“馋”“饥”(音、形近),陆游《游山西村》“拄杖无时夜叩门”中的“拄”易写成“柱”(音、形近,又“叩”易写成“扣”,音近)。
(3)通假字。如《劝学》“君子生非异也”中“生”学生易写成“性”,韩愈《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受”学生易写成“授”。
3.张冠李戴。这一类型的失误往往是碰到一些相似的句子,如化用的、引用的,稍不注意易混绞在一起,这里只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师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两者的后一句学生易对调过来,“直把杭州作汴州”,再一个是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两处最后一个字易对调过来写。
4.颠倒顺序。这类失误的形成多是背诵时熟练了,丢开课本不经意就弄错了顺序而不自觉,特别是遇到一些句式相对齐整的句子更会出现这种情况,具体来看,有这样三种情况:
(1)句中字序的颠倒。如杜牧《阿房宫赋》“金块珠砾,弃掷逦迤”中的“逦迤”易颠倒成“迤逦”,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赢得生前身后名”中“生”“身”学生易颠倒着写。
(2)句子顺序颠倒。如《易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组例句中,各自内部顺序易颠倒写出。
(3)句与句间词语颠倒。典型的要算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中“时”与“事”,“著”与“作”易颠倒而造成失误。
二、矫正方法指要
针对实际情况,这里作些针对性的方法指点:
1.舍得法。对未接触过的或临场失忆的句子应坦然面对,“一笑而过”,临场时尤应如此,这样的句子毕竟是极少数的,不必纠缠,不刻意求全,否则影响临场思维,这是有失而无得的。当然碰到失忆的可让它休克一下,解答好其它问题后再行解决,尽量全篇回忆,或可“茅塞顿开”。
2.拆形法。碰到一些生僻字或笔画繁复的字,识记起来印象易模糊,这种情况下,不妨先考察一下字形特点,拆开字来,再借助自己对字形的形意理解“秘籍”来识记,会事半功倍,记效长久。如《季氏将伐颛臾》“颛”字拆分“山”“而”“页”,形意理解为“三(山)”“二(而)”“一(页)”,同理再如李白《蜀道难》“噫吁嚱”中的“嚱”,经拆为一“口”一块“豆”“腐(‘虎字头)”“干(‘干‘戈相连,有地方方言‘干‘戈音近)”,“畏途巉岩不可攀”中的“巉”,拆开为“山”旁两只“兔”“比”赛,一只长尾巴兔追着(在下)一只没有尾巴兔(在上),“砯崖转石万壑雷”中的“壑”,拆开可为:阿Q“又”“卜”上(都在上,上下结构)“一”个“土(在下)”“谷”祠住下。
3.义解法。有的字可附加上自己对该字的意义理解去进行识记,这种方法适合于对字的笔画措置不当的情况。如“无边落木萧萧下”“别时茫茫江浸月”“身世浮沉雨打萍”等句中“落”“茫”“萍”等字都是上下结构,学生书写时容易写成左右结构,即“氵”跑到字的左边去了,这种失误本不该,这里加上一点自己的意义理解后,识记问题可迎刃而解。“落”,可附加义为:“水(氵)”位在下“落”,或是“水(氵)落草(艹)出(在上)”;“茫”可附加义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艹)地,草下无(亡)水抗旱忙”;“萍”,“萍本一种草(艹),水(氵)平之上漂”。同理,另一些字如“满座重闻皆掩泣”“百川灌河”“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的“满”“灌”“潇”,三字皆为左右结构,书写时易写成上下结构,怎么理解?三字都有水多之义,附加其义为:“水(氵)”位多已上涨,都不在“草(艹)”下,这样则容易记住是左右结构了。采用此法,像“莲”“蓬”“篷”,注意一下就不会写成半包围结构了。
4.摘钉法。这种方法是把句中易颠倒顺序的“钉子字(词)”摘出来,再把它自然排好序,编成一个有意义的短语即可,操作简便易行,效果相当不错。如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摘出关键钉子字自然排序可为:“文”“革(歌,与革音近)”时的“时”“事”“著”“作”;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赢得生前身后名”摘出关键钉子字自然排序可为:我的“生”“身”父母。同理,上面提到的《易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出关键钉子字自然排序可为:做“学”“问”必须三“思”明“辨”而后“行”;《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摘出关键钉子字自然排序可为:“极(至)”“神”“圣”之“人”可做到心中无“己”,不求“功”“名”;《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出关键钉子字自然排序可为:“民”情“社”意“君”莫“轻”。当然这些句子整体要熟记。
5.古今比照法。碰到一些句中有些词和现代汉语音近(同)而写法不同或音近(同)顺序不同,这时要注意比照,区别联系,分清古今,提醒自己,避免失误。如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其中“频烦”和现代汉语“频繁”音同,一对比可知两者意思不同,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不尽”与现代汉语“不见”一是无边之意,一是看不到之意,区别非常明显;再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其中“潜形”与现代汉语“潜行”不同,这里是说日星无光,山岳不见其形,而不是暗中行走;杜牧《阿房宫赋》“金块珠砾,弃掷逦迤”中的“逦迤”跟现代汉语“迤逦”音同顺序正好相反,稍加留意不会出错。
这里顺便说一下,通假字也要比照,注意写原文中的字,而不写通假字。例子就不再举了。
6.语境勾连法。平时书写出现的失误,有时注意一下语境便很容易消除失误。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其中“谗”易写成“馋”,“讥”易写成“饥”,联系语境,文章表现作者胸怀,是说被贬之人离开京城,心忧天下,忧虑害怕诽谤和讥讽,哪里是说为口体之奉而担忧无饭可吃,比较之后,就不会弄错偏旁了;再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中的“洌”字,有学生易写成“冽”,联系语境,作者在这里写出了“宴酣之乐”,用泉水酿酒,那酒是清澄的,喝了心情畅快,如用“冽”字,岂不让人“齿寒”,乐意大减。
这里语境不仅是语意的,有时还是音韵的,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最后一字“来”,有学生写成“流”,考虑音韵就会印象深刻,句中“来”,与上下文的“哀”“回”“台”“杯”是押韵的,这样一来还会选错吗?同理,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最后一字“流”,有的学生易写成“来”,只稍注意“悠”,那“流”自然而来。通过上面的简要分析,了解失误原因及矫正方法,加上学生自身的再探索,多做有心人,我想一定会提高默写的准确率,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
作者简介:杨树平,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