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之举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2009-12-24江西省樟树市扶贫办
江西省樟树市扶贫办
一、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
樟树市地处欠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市贫困乡镇较多,贫困人口基数较大。为帮助困难群众摆脱困境,1986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级扶贫部门的支持下,在由樟树市委、市政府直接组织,在全市贫困乡村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工作。
二十多年来,经过全市各级各部门、贫困地区干群的不懈奋斗,我市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市农村贫困户6489户,贫困人口25961人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明显增加,贫困户的年人均纯收入由扶贫初期的350元增加到现在的2446元,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二、现阶段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
1.消除贫困的形势越来越紧迫。当前,我市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还很多,按照我国现行的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3元的绝对贫困标准,我市“十一五”期间,9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共有困难群众3332户,13829人,其中贫困户1775户,7268人;低收入户1567户,6561人。这些贫困人口都是需要扶持的对象,有大量工作需要我们做,扶贫任务依然繁重。
2.消除贫困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处相对偏僻、信息比较闭塞、资源相当匮乏、环境十分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有的地方甚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这些客观原因造成脱贫难度相当大。
3.对扶贫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扶贫工作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各地的认识有不同,虽然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扶贫工作很重视,但有的乡镇贫困重点村少,对扶贫开发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认识到扶贫开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4.扶贫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宜春市,各县市区扶贫工作管理体制相当复杂。县市区扶贫办名称多样,有的是老建办,有的是扶贫办;级别不同,归口不同,有的是独立单位,有的在农工部,有的在民政局;编制不同,扶贫部门有的是行政单位,有的是事业单位。
三、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1.充分认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指出,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一个加大、两个提高”的工作要求。把扶贫开发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充分认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长期性。扶贫开发的最终目标不单纯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实现小康目标,要实现社会的公平。现在正在建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3.充分认识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复杂性。贫困人口的构成多种多样,除了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自然资源匮乏,以及无劳动能力,因病因灾等客观因素致贫外,还有一些是主观因素,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发展意识淡薄,少数地方等,靠,要思想还比较严重。千差万别的致贫因素,导致扶贫工作的开展极其复杂。
(二)明确工作思路,将扶贫开发工作向纵深推进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
(三)突出工作重点,确保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全力实施整村推进。整村推进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主体,是以重点村为对象,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扶贫开发工作新方式。
2.着力抓好产业扶贫。充分发挥贫困地区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依托各地现有的优势产业基础,努力培植生猪养殖、青皮冬瓜、中药材种种植等优势产业,努力做大做强,将这些产业发展壮大,培植成为当地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3.全力推进“雨露计划”。充分发挥“雨露计划”培训基地的积极性,满足学员参训要求,确保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规范管理,全面推进培训券报帐制度,确保资金全部用于学员培训。
4.合力搞好社会扶贫。紧紧依靠三大帮扶力量,发掘和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按照“资金不变、渠道不乱、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思路,整合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贴息贷款等扶贫资源,加大对重点村的投入强度。省、宜春市及本市各帮扶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实施扶贫开发的新途径,不断创新扶贫开发的新方式。
(四)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1.强化扶贫工作组织领导。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以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统揽全局。
2.理顺扶贫工作管理体制。鉴于扶贫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充实和加强各级扶贫开发的工作机构,稳定人员,改善条件,提高素质,增强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能力。
3.增加扶贫开发资金投入。要以整村推进为载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千方百计增加对扶贫开发的投入。
[责任编辑:扬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