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农村贫困现象调研报告
2009-12-24郭磊
郭 磊
江西省新余市位于江西中部,属丘陵地区,现辖“一县四区”,人口112万,35个乡镇(场)392个行政村,农村人口54.21万人。全市共有农村贫困人口10185人,贫困发生率1.88%。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偏远山区,2005年经省扶贫办审查并报省政府批准,共有十个村委被列为省定贫困村,其中分宜县7个,渝水区3个。导致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均耕地面积少;2.地处偏远,交通闭塞;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4.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低;5.缺少技术资金;6.村经济收入无主导产业。
针对以上现象,为改善贫困村的面貌,江西省推出了“整村推进”的政策,中央财政投入重点村平均每年不少于10万元,地方财政自主配套,科学筛选扶贫项目,建立项目库,逐年实施。同时,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扶贫。如中储粮江西分公司,多年来一直在我市定点帮扶,从2000年起,累计投入了五百多万元资金,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
扶贫须扶智,为改善贫困村村民素质低下的状况,国家在贫困村大力实施“雨露计划”,通过扶持、引导和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我市每年培训230名左右的贫困农民,从去年开始,在重点贫困村实施“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培训,学制二年,学员每人每年享受财政1000元的补助。学员结业后大都在工业园区就业,充分实现劳动力转移。
培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群众。几年来,市县区扶贫办一直致力于发掘扶持一项有前景的主导产业,从分宜的苎麻、渝水区的蜜桔到冬枣,申报扶持了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新余市蒙山实业有限公司和市级扶贫龙头企业—绿林枣业有限公司,取得了良好效益。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初步实现了农民增收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0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1516元,至2007年底提高到2113元。二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市架设输电线路256公里,所有贫困乡村解决了用电问题。新修和改造乡村公路286公里,实现了贫困村“村村通”。修建小山塘水库92个,排灌站32座,小型水利设施589处,新建维修渠道1200公里,改造中低产田3万多亩。新建中型水井18口,饮水工程58处,2890户贫困户安装自来水,新建改建厕所68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新建学校12所,780名贫困学生告别教学危房,加强完善了贫困乡医院的功能,解决了群众就医难、上学难等困难。三是扶贫产业初见成效。全市初步建成果业、畜禽、水产、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分宜县兴办各种种养业基地30个,总面积5万亩,年产值1.5亿元,形成了笋竹两用林、油茶林、万亩丹桂和苎麻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体的扶贫产业。据统计,参与项目的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达500-800元,多的上1000元。四是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全市共举办各种扶贫培训班1260期,参加学习的人数达5.3万人次。农函大免费招收1260人参加学习。通过学习培训,推广了一大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90%以上的贫困户家庭中有1个以上的劳动力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贫困人口的劳动者素质有了极大提高。
虽然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数量少,可用财政扶贫资金量不足,制约了贫困村的开发投入。二是扶贫开发项目单一。由于贫困村的基础设施薄弱,同时受资金投入影响,村委在申报项目时,大多以修路为主,修路资金量大,仅靠扶贫资金严重不足,必须整合其他新农村建设点资金、社会扶贫资金和其他部门的资金。村委在开发农产品方面收效甚微,农民增收困难。三是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待加强。培训学校为了节约成本,缩短培训时间,缩减培训内容,管理松懈,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学员招收困难。出现了培训任务完不成、培训券用不完的现象。
新余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工业经济强市,与全省其他地市相比,出现了另一种类型的贫困村,那就是距离郊区二十公里左右,不在沿路,交通不便,不便于参观交流,不能享受新农村建设点的政策,不能享受行政事业单位的结对帮扶,同样自然资源缺乏,但不在偏远山区,不能享受山区优惠政策的待遇,这些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基础设施薄弱,引进外来资金困难,村级建设停滞不前。由于人多地少,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些农民大都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农民收入下降。如经济开发区水西镇潭圩村委,村民都饮用井水,村小组为烂泥路,村内污水横流,多年来村容村貌依旧落后。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积极探索特殊类型地区的贫困现象的要求,加强对这类贫困村的关注,加大贫困村的投入是我们未来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任务。
[作者简介]郭磊,女,江西省新余市扶贫办 。
[责任编辑:尧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