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金平衡与统筹层次提升问题研究

2009-12-24钤青莲

中国市场 2009年35期

[摘 要]文章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养老金的收支结余类指标、调剂类指标及统筹类指标等反映基金平衡状况的指标出发进行全面分析,得出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额等相关指标在各主要省份的分布情况,从而准确把握各地区的差距程度。差距过大对于我们真正意义上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省级统筹及更高层次的统筹显然是一个负面因素。围绕统筹层次内的基金平衡问题进行了养老保险基金在统筹区域内及提升统筹层次后实现收支平衡的可操作的现实途径探索。进一步为政府提出可供参考的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基金平衡;统筹层次;基金结余额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35-0050-03

1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与统筹层次间关系

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征集和管理的养老保险缴费收入以及财政补贴收入和其他收入。具体来说,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主要包括统筹基金收入和个人账户收入两部分。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保险机构向养老金受益人或其他社会保险机构支付的货币总额以及其他货币支出总额。它主要包括养老保险赔付金、养老保险基金调剂支出、养老保险基金转出支出和其他支出等部分。所以养老金的收支平衡指的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和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相等。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部分基金制,就此而言,需要实现养老基金的两个收支平衡:一是当年收取的统筹部分基金总额与所需支付的各项支出总额保持平衡,这也即具有现收现付性质的统筹部分的收支平衡;二是所有养老保险计划的参保人在整个缴费期间所提供的个人账户基金总和加上其投资收益应与个人账户的所有保险金给付保持平衡,这也即积累基金部分的收支平衡。考虑到区域因素,这两个平衡又可进一步分解为统筹范围内的总量平衡和统筹范围内各区域的局部平衡,后者即区域平衡表面上看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通过它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统筹范围内合理调剂额的信息。它对于顺利实现养老金的统筹及统筹层次的进一步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角度看统筹层次提升存在的问题

2.1 统筹层次提升,可能降低较低层级政府的积极性

我国养老金收支总量不平衡,从总量来看我国历年养老金收支及结余情况并不乐观。

从表1数据中看我国历年的养老金收支都是收入大于支出,是有一部分结余的,但是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部分积累制,它是一种融合了现收现付与完全积累的混合制。即养老保险金一部分采取现收现付的方式以保证当前支出的需要,另一部分采取积累的方式以满足未来支付需求的增长。养老金以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两种方式存在。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纳工资的11%调整为8%形成,全部由个人缴费,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所以,从理论上讲表1 所示的累计结余额是包含个人账户部分的。由表1数据可计算出2001—2006年各年滚存结余可支付时间分别为165.7天、206.5天、258.0天、310.1天、365.1天和409.1天。(累计结余可支付时间=累计结余额×365/当年基金支出额),数据显示,养老金的支付能力是逐年加强的,从现收现付制来看是如此,但就部分积累制而言显示出个人账户方面的某种危机,我们是存在一定的空账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总体的养老金收支是不平衡的,是收不抵支的,是通过透支未来达到现有的平衡的。所以养老金的收支缺口是很严峻的,统筹层次越低,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权利就会更重一些,积极性也更高些,统筹层次越高,较低层级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权利就小些,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相对小些,而对上级的依赖性会更强。

2.2 统筹层次提高,会凸显较低层级政府的不公平感

目前我国某些省份已经实现了省级统筹,国家已有相关文件强调限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省级统筹,但是省级统筹只是一个过渡,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全国统筹。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养老金收支结余额在各省份差距较大。表2涵盖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主要省份的相关数据,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各省养老金的收支结余额度差别较大,有些省份养老金收支情况比较乐观,例如浙江省2006年的累计结余额是502.3亿元,其可支付时间为502.3×365/221.9=826.2天=27.5个月。显然表中各省份的养老金结余规模差距较大,若全部实现省级统筹的话,其中支付时间最短的为上海3.5个月,支付时间最长的为浙江省27.5个月。当然影响各地区支付时间长短的因素比较多,例如经济发展情况、人口的年龄结构、老龄化程度、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赔付金给付水平、当地的职工平均工资等等。如果要实现全国统筹的话,各省份的收支结余情况差别越大显然进行调剂的额度也会越大。这就涉及结余额较大的省份可能会成为养老保险金的调出方,结余出现短缺的省份会得到调剂收入,这就涉及各地所谓的公平问题,从而理想调剂额的确定以及如何调动各地区地方政府促缴费的积极性就变得比较重要。

3 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策略研究

影响各地市基金结余额的直接原因显然就是影响基金收入和基金支出的原因即缴费人数、缴费水平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数及养老金费用支付水平,进一步分析会发现更深层的原因是参保人数的多少、缴费基数的大小、享受待遇水平的老人的多少等,而更本质的原因是养老保险覆盖面问题、在职职工工资总额问题、老龄化问题与养老金支付水平增速问题。

(1)要解决养老保险覆盖面问题可从两个角度出发,对于已经参保的群体来说,重点是提高征缴率确保参保人及参保单位按时足额缴纳费用,对于政策已经覆盖到但实际尚未参保的群体,就需要通过努力将其真正纳入到养老体系中来,所以重点是提高征缴率与加强扩面征缴工作。

(2)要解决在职职工工资总额问题也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首先,我们是以在职职工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的,那么显然这个基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基金收入的大小,而目前职工工资名目繁多、形式繁多,设法从口径及核算方法上把职工的实际工资全部列入缴费基数显得非常重要;其次,在确保职工工资总额和核算口径合适的情况下,要防止企业可能出现的瞒报漏报工资总额的情况。

(3)针对老龄化问题,我们很难根本解决,因为这是由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造成的,是一个外生因素,但我们可以设法延缓老龄化导致的老年人人数的迅速增加。

(4)关于养老金支付水平问题,由于政府的统一政策的制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们可以发挥的余地小一些,但仍可以通过适度的控制养老金支付水平的增长速度来朝我们的战略目标靠近。

4 实现有效统筹的现实途径探索

要想实现有效统筹需要尽可能做到两点,一是有雄厚的统筹资金,目前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二是在统筹范围内各地区尽可能的结余额差距不要过大,如果在统筹范围内各区域在养老金的收支平衡上能自求平衡,那么有效统筹更容易实现,至少我们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通过第三部分的分析会发现要想实现有效统筹途径集中在以下几点:

(1)采取措施提高征缴率和加强扩面征缴。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分析:从政府角度分析,主要考虑中央如何督促省,省又如何督促省内各地市做到这一点,而市又如何督促辖区各县做到这一点;可以考虑将统筹范围内各区域所能获得的养老金的调剂收入与其征缴率或扩面业绩联系在一起,从而调动各区域的工作积极性。从企业角度分析,主要考虑通过什么手段可以激发企业参加养老保险及按时缴纳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做到这一点。

(2)加强对企业的监管,防止企业可能出现的瞒报漏报工资总额的情况。

(3)推迟退休年龄。2000年全国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69.63岁,女性为73.33岁,而我国退休年龄男为60岁,女为55岁,通过推迟退休年龄尤其女性退休年龄既能推迟参保人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又可延长缴费时间,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养老金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

参考文献:

[1]洪兴建.养老保险的指标分析及中国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J].财贸研究,2002(2).

[2]张本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及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2(3).

[3]费天保,裴建军.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透视”[J].劳动月刊,2003(9).

[4]张松.论养老基金平衡机制——基于辽宁试点模式对养老基金平衡的透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

[5]俞承璋,孙谦,俞自由.影响我国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财经研究,1999(12).

[6]王晓军.社会保障精算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叶响裙.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困境与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09-08-11

[作者简介]钤青莲,女,河北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