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一灯之亮 引百家共明

2009-12-23曹雪丽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跨校备课组公开课

曹雪丽

众所周知,打造一支教学基本功扎实的教师队伍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对于年轻的信息技术学科来说,更是如此。为深入了解并提高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笔者曾对我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分别就学历水平、年龄、教龄、科组人数等方面做过调查。经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普遍具有教师学历水平高、教龄短、科组人数少等特点,影响他们成长的关键因素是教师个体缺少教学经验、缺少同伴互助、缺少有经验教师的引领。为此,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全区跨校集体备课活动。现将活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与同行共享。

一、跨校集体备课的优势

1.能有效地将新理念着陆于教学实践

课程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集体备课活动开展前期,教师们普遍认为新课程中“三维目标”的含义难以理解。于是,我们利用听课、评课的机会,引导教师对三维教学目标进行互动讨论。通过现场鲜活的案例,教师自然而然地学习并理解了三维教学目标的含义。在之后的听课、评课中,他们既能评判出课例中教学目标设定所存在的问题,又能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2.能实现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的全区共享

首先,我们将全区的学科带头人分配到6个年级备课组担任组长,实现了学科带头人的全区共享。其次,从各级各类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以及积极参加备课组公开课的中坚力量中选拔人才作为骨干,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再次,利用佛山市禅城区教育资源网汇集全区优秀的教学资源,利用QQ群聚集全区的教师资源,让教师们在网上能随时找到案例资源,到QQ群能随时找到师傅。

3.能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才艺的平台

区内集体备课组的公开课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受教师欢迎。两年来,全区87.9%的教师参与了活动,在组内上公开课的比例达44.3%以上。公开课上,教师们的教学活动异彩纷呈,铁军小学谭劲纯老师的“摄像头指法演示”,巧妙地解决了指法学习的规范性问题,令听课教师耳目一新;玫瑰小学麦展鹏老师设计的“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词组输入法,课堂内容充实、节奏紧凑……

二、跨校集体备课的组织方法与实施策略

1.跨校集体备课的组织方法

点状集体备课。这是我们在进行跨校集体备课初期总结出的方法。当时,教师们互相不熟悉,对同行的教学水平也缺乏了解,大家都显得比较拘谨,对集体备课活动持观望态度的居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提出难点课、需要重点研讨的课,作为备课组的主要研究对象。先由骨干教师在备课组内上公开课,再利用听课、评课的机会集中大家的智慧补充完善教学设计思路,从而形成较可行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和课例,与其他组员或全区教师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紧张的情绪很快得以放松,逐渐进入状态,既能从同行的课上汲取营养,又能帮助其找出不足。这种方法效率较高,容易做出精品,也便于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不足之处是,所能提供的应用案例较少,涉及面不广。此外,必须有较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来引领和带动,才能取得实效。

线状集体备课。有了一定的教研基础后,集体备课活动便可按照教学计划的顺序展开了。此时,可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和爱好,以教学计划顺序为主线,将每一节课都视为备课组研究的内容,将一个单元或者一个学期所有的教学内容分而治之、各个击破。这种方法利于扩大资源的共享面,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特别有利于那些长期在学校单打独斗的教师快速成长。值得注意的是,它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其受制于课程进度,对听课的安排较难处理。

环形集体备课。根据自选研究课题,将备课组分成研究小组,一般3~4人为一个小组。各研究小组内以“接力”的形式,对同一课题进行循环上课、评课,直至全组成员满意为止。这种形式类似于“一课多上”,较适合于集体备课活动中后期,有利于培养教师们深入研究问题的习惯。尽管备课周期较长,这样磨出的课往往能成为精品。

网络集体备课。这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备课组织形式,较适合于解决集体备课活动中一些零散的、突发性的问题。教师可充分利用MSN、QQ、博客、论坛等网络交流工具实现即时交流。其优点是简单、快捷,不过,也存在缺少系统的、实践层面的具体指导以及交流效率较低等问题。

2.跨校集体备课的实施策略

教学设计与精练的说课相结合。教师根据所选课题先完成教学设计,在备课组活动中,教师着重对设计思想、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意见、教法和学法的应用等重要环节进行精练的说课,获取同行的补充意见。教师根据同行的意见完善教学设计,使其具备较强的可执行性,并将形成的教学设计应用于课堂实践。这既利于保障课堂质量与效率,也利于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说课两项基本功的规范训练。使用这种策略的前提是,要针对教学设计及说课的基本概念进行前期培训。

根植于课堂,讲、听、评一体化。它以课堂为母体,现场听课寻找问题、就地评课提供建议、再上课补充改善。这种策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操控能力与应变能力,是较高层次的训练,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实践经验。

按课型分类进行主题式研究。它要求备课组按照课型分别设置研究主题,在深入研究各种课型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活动。研究的重点是,寻找与各课型相适应的教法与学法,推出精品课例。这种类似于课题研究的备课形式,能够帮助教师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认识,提升备课的层次。它需要教师们具有集体备课的经验并逐渐将其形成习惯,较适合于后期的集体备课活动。

三、跨校集体备课的成效及待解决的问题

我区的跨校集体备课实践取得了丰硕了成果。首先,提高了我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凝聚力。活动的组织使我区原来77所小学的130多名教师走出了原来的小圈子,彼此之间多了信任和了解,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教研氛围。其次,教师们对各级各类教学基本功比赛的功能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师们过去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只是为了拿个名次,实施跨校集体备课后,教师们主动地将这些活动当做获取“真经”的观摩场和教科研平台。再次,让我区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得以快速成长。2007年获广东省教学设计一等奖的“奥运ABC——智能拼音输入法”一课就是三年级备课组教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当然,由于信息技术教师承担的杂事太多,影响了教师参加集体备课的积极性。还有个别教师缺乏教学研究的热情,需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树立责任心。

综上所述,跨校备课活动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让教师们能够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成长,有力地推动了我区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跨校备课组公开课
备课组长的定位
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跨校修读模式
基于项目学习共同体的跨校美术教师协同发展实践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基于产品化的概念运维跨校认证服务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陕西省高等教育数据中心在西安交通大学揭牌高校学生有望跨校选修精品课程实现学分互认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