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绿地系统社会评价研究初探

2009-12-21张晓华

经济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标度指标体系

张晓华

摘要: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城市绿地进行社会评价意义重大,对今后的绿地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057-01

一、城市绿地社会评价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绿地系统规划指标单一,也就意味着目前对绿地的评价指标单一,不能够真实而又确切地综合反映城市绿地的多元化功能。城市绿地与城市市民息息相关,其规划合理与否主要体现在绿地产生的外部效益上。城市绿地是非盈利项目,产生的效益与其他盈利项目产生效益有很大不同,它不以经济效应为主,而以产生的外部效应为主,其经济效益,通过社会效益、生态景观效益两种外部效益得以实现。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必须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绿地系统这一社会要素站在社会的角度为城市服务,为市民服务。

二、城市绿地系统评价原则与方法

为了全面、真实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内在本质及构成,并使评价指标体系便于操作,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用于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不但要尽可能确保完整、全面而系统地反映投资项目的整体概况;同时还要以主要和关键因素为重点进行选择评价指标。二是科学性实用性原则。构成指标体系的各评价指标的含义必须明确,指标设置要科学,并且指标体系还要便于操作。三是互斥、有机结合原则。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一方面尽可能不要包含过多的内容包容和涵盖,同时还要求各指标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构成的指标体系才能确保评价结论不失真,又能使指标体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四是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直接效果指标与间接效益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在实际进行项目社会评价中,要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完备性及可靠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项目社会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具体建立指标体系一般需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首先,要系统分析评价对象。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首先对评价对象(项目)进行深入系统的综合分析,确定评价项目的功能、特点、关键问题、影响范围以及项目目标等各要素。其次,要初拟评价指标。在对评价项目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目标按其内在因果、隶属等逻辑关系进行项目目标分解,并对分解产生的各层次项目目标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初步构成项目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这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步骤。第三,要筛选并优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上述内容建立起来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进一步筛选和优化,并综合采用合并、剔除、替换等手段进行优化设计,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对于由评价人员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还要广泛征询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并综合运用各专家的知识、经验以及信息等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后,而确定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绿地工程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递阶多层次的模型结构。由于每一个评价因素由低一层次的若干因素决定,所以每一因素的单因素模糊评价是低一层次的多因素综合评价。这样,根据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由低到高逐层确定权重,并进行该层次的综合评价,随后,将综合评价所得结果构造出高层次的模糊矩阵,再进行高层次的综合评价,最终得出总的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种递阶多层次的模型结构。指标体系一般由目标层、准则层和因素层构成,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各单项指标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它们从不同方面刻画了对总体产生的影响。权重则反映了各单项指标对项目整体而言的相对重要程度。层次分析法就是一种常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

层次分析模型邀请多位专家参与决策,每位专家各自建立若干个判断矩阵。对这些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与调整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为了提高群体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以下改进的标度方法。

在层次分析法中,为了将人们的定性判断准确定量化,其关键的一步就是标度的选择。适当的标度是专家作出准确判断的前提。目前广泛使用的1-9标度,虽然简便易用,但其在定量人们的判断时不甚准确之问题已由很多理论与实际工作者所提出。例如,当A1因素稍优于A2因素时,按照1-9标度,其权重比实际为3:1。即0.75:0.25,即前者的重要性是后者的3倍。这显然与评判者“稍优”的实际想法不符,而采用0.6:0.4的比例更为准确。

评价指标体系中兼有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指标,且定性指标居多。既有客观实测、预测的指标,也有主观、经验判断的指标。繁多的指标种类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综合评价时的困难。因此,在没有直接有效的计算方法时,可采用“专家打分法”来解决。各个具体指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在评价中的重要性也不同,评价时要对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权重的数值通过发放专家调查表,征询专家意见的方法确定。在具体评价时,通常以“前后对比”法和“有无对比”法为基础,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相结合评价方法。

笔者通过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太原市绿地工程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评价,其结果与实际基本一致,证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如果存在很大的偏差,说明目前城市绿地系统的设置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地方,采取措施进行修正,以达到最理想、科学的绿地系统。

四、总结

在城市绿地社会评价中,提供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视野,借助先进的理论和工具,引人公众、专家参与评价和决策,必将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走向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1张聪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从技术指标体系走向综合评价,山西绿化,2004(1)。

2林晓言,徐晓峰,建设项目经济社会评价,北京:中华工商联和出版社,2001。

3王五英,于守法,张汉晋,投资项目社会评价方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

4姚敏,张森模糊一致矩阵及其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5)。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教务处山西太原030051)

(责编:芝荣)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标度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中两种标度的对比分析
编制城市绿地养护规范和标准应注意的事项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城市绿地功能与作用的重新认识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加权无标度网络上SIRS 类传播模型研究
创新孵化网络演化无标度特征仿真分析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