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推行绿色会计的思考

2009-12-21郭秀珍

经济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绿色环境信息

郭秀珍 李 萌

摘要:我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对生态环境的过分影响,已经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并引发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一些地方屡屡发生的重大污染事件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文章就我国推行绿色会计的必要性,我国推行绿色会计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推行绿色会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绿色会计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思者

中图分类号:F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139-02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各种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及任何人类活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会计作为人类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活动,必须从人类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和整个生态环境的大视角出发,而不能将经济活动仅仅局限在没有生态的环境之中。会计核算要更多、更切合实际地考虑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关的各种因素。绿色本来表达的是一种颜色。也许是优美的环境总是与绿色相联系,因而人们偏爱绿色并愿意将其用来指代较高质量的环境以及有益于环境的观念、行动和成果,诸如绿色主义、绿色浪潮、绿色农业、绿色食品、绿色融资与投资、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壁垒、绿色研发、绿色GDP等等。不过,这些都是形容式的说法。《现代会计百科辞典》中也收录了绿色会计的词条,认为绿色会计是“在为了交易和促进公共福利,为了创造未来用途的财富以及保护资源时,根据资源管理者和资源所有者一致同意的惯例来核算、计量这些资源耗费情况的管理活动。”

一、我国推行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1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行绿色会计。多年来,我国经济基本上是走一条靠高投入实现数量和规模扩张之路,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生产能力过剩,造成7稀缺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重产值、轻发展、重速度、轻质量,以牺牲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以当代人生存和发展来损害后代的利益为代价的老路目前已难以为继,转变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必须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持续发展。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我国发展绿色会计是当务之急。

2为了弥补传统会计理论缺陷,必须推行绿色会计。传统的会计理论是不完整的,其核算的方法未将环境资源列入资产核算,经济增长的指标不能如实反映经济发展速度。虚增了国家富有程度,夸大了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企业成本只计算人造成本,而对“自然资本”忽视不计。造成企业对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而且鼓励了以牺牲环境采取得当前利益。空气、水、土地等维持动物生存能力以及臭氧层等都是全世界所有国家以及他们子孙后代所共有的“特定财产”,这些财产有些不具有再生性,如矿藏资源、石油资源等;有些具有再生性,如水资源等。即使这些“特定财产”可以再生或替代,但对其损耗的补偿。也需付出一定甚至巨大的代价。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这些“特定财产”就应该赋予一定的价值。绿色会计通过企业的社会资源成本,加入于产品成本中,能较准确地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维护社会资源环境。

二、我国推行绿色会计面临的挑战

1推行绿色会计缺乏会计准则理论指导。就目前绿色会计的发展情况看。尚未形成像传统会计那样的能被各方认可的比较健全的理论体系,也没有达到与国际趋同,还处在初步研究探索阶段。我国很少有企业将绿色会计应用于实际,形成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节,使绿色会计的理论只能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造成了构筑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障碍,也使现有的理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2我国企业绿色信息披露体系不健全。在环境问题上,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决定性的因素。而体现企业的环境行为的披露信息正依赖于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健全。环境信息披露体系不健全表现在以下几点:(1)披露缺乏主动性。这主要是企业担心社会影响问题。企业的存在,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加大了当地的经济投入,促进相关企业共同发展,但也加剧了用水、用电等能源的紧张程度。有些企业认为如果开展绿色会计,编报绿色报告,就公开了自己的环境问题,必遭致社会的指责,损害企业形象。在这种观点指导下,企业不可能主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2)披露缺乏可比性。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中,大部分只是对某些会计科目中存在的环境信息做一简要说明,而未能将在独立的环境项目中的环境信息进行反映;披露的项目不完整,只集中在环保投资、排污费、绿化、环境相关认证等内容上,而不是按照《公告》要求,披露那些企业必须公开的环境信息和自愿公开的环境信息。未能体现环境信息的重要性、明晰性。另外,环境信息大多数是以报表附注和董事会报告的方式时外披露,缺乏固定、规范的形式,使所披露的信息在行业间缺乏可比性。(3)披露缺乏相关性。在披露的众多内容当中绝大多数是对过去发生的事项的反映,如排污费、绿化费、税收减免、环保减免、环保认证等;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影响的内容,如环境诉讼、奖罚、环保投资等发生带有不确定性与不连续性的信息,在披露时带有很大的随机性。使得环境信息的披露缺少一定的连续性,也降低了环境信息用于企业决策时的相关性。(4)披露缺乏重要性。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内容大部分是对企业经营状况并不形成重大影响的信息,对于某一事项可能产生的影响,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多数非专业内的投资者无法识别某些行业的资本性支出是否为环境投资,从而所披露的环境信息对于利益相关者的使用价值有限。另外,对环境成本与收益计量的弱化,制约着对环境信息的有效披露。传统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并以交易价格为前提,而环境成本与收益一般不能通过市场交易来确认市场交易价格高低,这给会计上对其有效的计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的确,要给类似树木这样的活自然资源确定一个价值。是一项相当复杂而棘手的问题。

3绿色会计的应用会加大企业经营成本。实行绿色会计核算制度,企业要重新建立账户,并聘请相关的专业人才,这无疑形成了额外的费用。当然,就社会而言,这部分支出与企业造成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法相比的,但对一些企业来讲,势必带来利润的影响。

三、对我国推行绿色会计的几点建议

1尽快制定我国的绿色会计准则。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例如,我们可以在一些与国外公司管理体制较为相似的企业率先实行内部环境管理,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制定适合我国的绿色会计准则,形成统一的指导,以促进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尽快推行。

2尽快转变企业环境观念。企业环境观念的转变是绿色会计走向现实的基础。推行绿色会计,对外披露绿色会计和会计参与环境管理,都要求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转变观念、树立环保意识、更新知识,从而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这是绿色会计真正走向现实的基础性保证。绿色会计的推行要求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转变观念,要真正确保绿色会计走向现实,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密切联系,他们才会考虑建立健全企业环境管理和检测机构,才会在作出一些经济决策时考虑到环境因素。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与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可以在环境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才会考虑推行绿色会计,绿色会计才能得到真正的推行。

3尽快推行绿色会计教育体系。传统会计和信息披露工作对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是在基本掌握经济管理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会计和财务技能,并粗通生产经营知识。如果面对绿色会计问题,无论是处理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还是处理环境绩效问题,会计人员都必须更新其传统的知识结构,学习并掌握环境科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知识,了解企业生产业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没有这样的一个知识结构,会计人员是无法适应绿色会计的要求的。企业应在全体职工中定期开展环境学和环境保护课程的教育,通过学习可以使全体职工掌握环境科学和环境经济学的知识与技能,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一个感性认识。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还增强了他们保护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的自觉性。加强时绿色会计核算,开发相关的会计软件,以便企业在实际中操作。对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辅导、培训,降低环境会计在企业实行的阻力。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环境改善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企业给与一定物质或政策上的奖励,对破坏环境的企业给予惩罚,以保证公平。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对企业的舆论监督。

4借鉴国外绿色信息披露的经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企业环境信息已经逐渐从强制向自愿转变,这与他们有一套科学健全的绿色信息披露体系是分不开的。政府有关部门十分重视企业绿色信息披露法规与准则的制定工作,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第92号专门会计公告对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的披露问题做了规定,提供了公司对低范围损失预计的确认等标准,对上市公司提出了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要求。一些非政府组织(如FASB和IASC)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在环境资产、负债披露等问题的处理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单独的较为完整的统一做法。西方发达国家在建设资本市场、提高公民意识、增强企业自觉性、培养财务人员素质等方面也为绿色信息披露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作为独立的中介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在绿色信息的披露与审计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许多大的上市公司,特别是一些跨国公司,都以环境报告书的形式单独披露环境信息,如日本有670家企业编制了环境报告书并向社会公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各种环境因素都促使了环境活动的产生,由此又对绿色会计的产生提出了要求。环境活动的存在与丰富,以及对环境活动信息的需求形成7我国绿色会计发展所需要的土壤与阳光条件。

[本课题为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次(2008年)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参考文献:

1李建发,肖华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现状、需求与未来[J],会计研究,2002(4)。

2姚荣辉.环境会计——二十一世纪的会计主流[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1(6)。

3肖淑芳,胡伟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设[J],会计研究,2005(3)。

4刘范利,我国推行环境会计有关问题的思考[J]商业会计,2005(9)。

(作者简介:郭秀珍,广东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会计研究;李萌,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广东广州51000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绿色环境信息
绿色低碳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