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的互动关系与外语学习

2009-12-21张建军

经济师 2009年5期
关键词:外语编码思想

程 冰 张建军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语言、文化和思维模式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了外语学习不仅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也是学习新的文化和思维体系的过程。该过程同时又对原有思维体系产生影响和重塑的作用。学习语言不仅要学习语言文字本身,同时也要学习那个民族的整个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了解三者的互动关系对外语学习过程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言文化思维模式外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120-02

一、古今中外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探讨

对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探讨一直是语言哲学领域的一个基本研究课题。古今中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对二者的关系提出过自己的见解。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洪堡特认为“语言是构成思想的工具。语言是连续的精神活动,力求把声音转变为表达思想的工具”。黑格尔认为“语言是狭义的理性活动。因为语言是这种活动的外貌”。施莱赫尔认为“语言是思想的有声表达。它通过声音表现出思维的过程”。萨丕尔认为“语言是人类独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系统进行交流思想、感情和愿望的非本能方法”。

萨丕尔及其弟子沃尔夫提出的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假设是这个领域里至今为止最具争议的理论。关于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萨丕尔认为尽管二者的联系紧密,但实际上并不相同。语言是工具,思维是产品;没有语言,思维是不可能实现的。萨丕尔还注意到语言的普遍性。他说,人类的一切种族和部族,不论其多么野蛮或落后,都有自己的语言。除去形式上有所差别,各种语言的基本框架(即毫不含糊的语音系统、声音与意义的具体结合、表达各种关系的形式手段等等)都已发展得十分完善。

沃尔夫首先提出,所有高层次的思维都倚赖于语言。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语言决定思维,这就是语言决定论这一强假设。由于语言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同,沃尔夫还认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也不同,也就是说与他们的语言背景有关。这就是语言相对论。

由萨丕尔、沃尔夫假设的这种强假设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本没有真正的翻译,学习者也不可能学会另一种文化区的语言,除非他抛弃了他自己的思维模式,并习得说目的语的本族语者的思维模式。这项学说认为,人类的思考模式受到其使用语言的影响,因而对同一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项学说引起了一些争议,也招致了一些批评。这种强式“假说”认为语言结构决定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世界的看法,过分强调了语言对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决定和制约作用,甚至认为人类实际上是受制于语言的,而忽视了思维对语言的影响作用,因而也具有许多不足之处。

语言、思维及文化是相互联系但又互不相同的社会现象,它们既各自独立存在又相互影响。语言具有文化意义,文化是思维在语言上的反映。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有关语言决定世界图式所面临的问题是,萨丕尔、沃尔夫所熟悉的语言和文化是印欧语和印第安语,要通过语言来解释这两个民族集团的文化差异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印欧文化和印第安文化不在一个可比较的参照点上。印欧民族的经济和文明程度已高度发展,印第安民族尽管也有过辉煌时期,但毕竟要比印欧民族弱得多,因此当我们比较这两种文化时,就不好说两种文化的某些精神差异是语言和思维轨迹引起的还是经济和文明程度或其他方面引起的。所以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只笼统地说语言决定了世界图式。这样的说法可以作出很多不同的解释。这也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引起很多争论的原因之一。

萨丕尔一沃夫假设认为“不同的语言结构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压管他提出了语言、思想和社会行为是紧密相关的这一点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归根结底,语言思想的变迁应该是由社会和经济的实践引起的,而并非语言和思想决定了社会和经济的变迁。萨丕尔一沃夫假设过分强调了语言对文化的塑造作用,因而也是难以成立的。

在中国,从先秦到近代,语言问题与哲学思维总是难分难解地联系在一起。孔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哲学家,孔子对语言哲学的问题作了多方面的讨论,既对语言之为文化载体及其教化功能有所意识,又揭示了主体间对话的有效性条件;不仅提出操作论的意义理论即正名论,而且对名言与道的关系问题作了最初的探讨。老子对“道”的认识不是常规认识,而是一种超常认识。道的含义丰富,不是语言概念和逻辑思维所能完全表达的。他对语言的追思是从“存在”开始。他认为用来认识和思维“存在”的是灵魂或称为心灵:心灵为了要统治,亦即为了要认识。庄子深入考察了人在认识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他认为语言是有限的,它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认识的辅助工具和思想交流的相对手段去运用。老子的认识论有明显的先验论色彩,但他提出与逻辑思维不同的直觉方法却有重大意义。庄子更加突出直觉方法的地位、作用,明确指出:“言辩而不及”。因为认识对象一“道”原本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而语言思维却硬要人为地将对象割裂,界定为一个个彼此孤立的词汇、概念,这种理性思维的方法歪曲了对象的自然状态,违背了事物的本性,因此达不到认识“道”的目的。

我们主张思维不产生于语言,语言不是实现思维的工具,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这要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说起。思维不以语言为工具。不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不等于思维与语言没有关系。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性的思维能力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思维机制和社会性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才具备创造语言的条件,而且人类的语言也随着思维机制和能力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思维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离开了社会和实践就无所谓思维。由于人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在语言发生以后,主要是依靠语言来实现的,或者说作为人类思维主要资源的间接经验。要依靠语言来传承和传递。于是,语言就成为促进思维发展的主要因素。可见。思维与语言虽然是两种机制,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在中国语言理论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语言是现实的编码体系”,并以洪堡特的“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和魏斯贝尔所谓语言世界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来说明“不同语言社团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对相同的现实进行不同的编码。我们认为思维与语言是两种机制,语言只是表达思维的工具,不是实现思维的工具。因此。语言本身没有反映客观存在的机制,在我们看来,语言只是思维成果即思想的代码,它“编”的是思想的“码”,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码”。语言与客观存在之间是有思想为中介的。语言只与思维成果发生关系,而不与思维行为发生关系。可见,是思维行为对客观存在进行“编码”为思想,语言是对思想的“编码”,是一种再“编码”。思维在对客观存在进行“编码”时已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验、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那么,语言在对思想进行再“编码”时。就如何编

码来说,就完全是“主观性”和“片面性”了,或者说,语言是思维对客观世界“折射”的“折射”。既然思想与客观存在具有有条件的同一性。语言与客观存在自然也具有有条件的同一性。因为语言编码的对象是思想,不管如何编,比如将主题放在前面说,还是放在最后说,目的是反映思维的成果思想,只要思想是反映客观存在的,语言也必然会反映客观存在,尽管由于上述这种“编码”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语言与编码对象产生距离也是必然的。这就可以说明语言不等于思维,概念不等于词,逻辑不等于语法等一系列绝对同一性无法解释、相对同一性难于解释或矛盾解释的问题。由上可知,既然人类为了表达思想,使用思维的机制和能力对思想进行“编码”,这种“编码”自然是主观的“编码”,因为它不决定于客观的存在,而是取决于主观的思想和表达的需要,是对已经对客观存在进行了抽象和本质概括的思维成果的“编码”。这种对思想的主观“编码”既指一种思维的行为,即“编码”的运作,作为一种机制,可以称为语言思维。语言思维与—般思维没有本质差别。也指思维的结果,即“编”成了的“码”,也就是语言。可见,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思想。我们通过作为思维成果的语言中存在的“编码”信息,可以研究“编码”的过程和方式。研究“编码”的思想。我们也认为“编码”的思想决定予一定的思维方式,当然不是上述“语言世界”决定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反映到对思想的语言“编码”上,造成语言“编码”的差异,也即语言系统的差异,形成了形形色色不同的语言。可见,语言“编码”的思维和思维方式,即语言思维和思维方式,是建立在一般思维和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的,不是一种并立于一般思维的思维和又一种思维方式。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在研究不同语言差别产生的原因时,语言学家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一个问题,这就是语言和文化关系究竟如何。现有的证据已经表明,文化是能够影响语言结构和内涵的,语言的差异,部分是由于文化产生。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又能反过来影响文化的发展。所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关联,彼此制约的关系。人类学家泰勒说:文化或文明,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文化是知识的总和,是人们用以理解和敏述事物的模式。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表现在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和其他活动,是产生语言的先决条件。所以语言形成的本身,就是与人类文化密不可分的。语言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受到文化的影响,但是它反过来又能影响文化。古迪纳夫清楚地表明了认知人类学的文化观:文化系统将个人的认知世界与人们的个体意识和行为联系起来。在威廉姆斯看来,所谓文化,就是其成员明确认识的、相互关联的、为进行解释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模式。由此,文化作为“知识体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我们在研究语言过程中,使用的方法论工具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语言观、甚至不同的语言规律。因而方法论工具的科学性、具体性是语言研究正确性和精确性的前提。正如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所言: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持不同语言的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同。无可否认,思维是依托现成的语言形式进行,语言形式对思维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似乎语言先于思维,但以此并不能必然得出语言绝对控制思维模式,而应该说语言是思维模式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思维的操作是对语言系统的修正和完善。

从某种程度上讲,形式表现出的规律反映了内容的作用规律。尽管形式受思维、文化的控制,但形式却从根本上确定了思维和文化的作用范围与作用模式。形式是某一特定思维与文化的编码规则,所有该文化群体内的成员都必须在该标准下进行思维活动和文化活动。形式就如同计算机系统中的编码制度,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只有符合这些编码规则以及转换规则的信息才能在系统平台上得以展现,乱码是无法表征有效信息的。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族类记忆和集体经验。积淀着人们在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知识结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以至于洪堡特认为“每一语言里都包含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反过来看,掌握一种语言,也就相应地意味着接受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和文化传统。

三、思维模式和文化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外语学习不仅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也是学习新的文化和思维体系的过程。该过程同时又是对原有思维体系的影响和重塑。语言、文化、思维模式这三维关系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呈现互动关系。学习一门语言不仅是要学习语言文字本身,同时也要学习那个民族整个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了解三者的互动关系对外语学习过程可以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西方人注重创新精神和个体的独立与自由,在表达自己思想时更为直接和坦率,从而在整体上体现出外向型性格;中国人更习惯于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整体上体现出内向型性格,其思维的基本出发点乃是集体主义或称群体本位,这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造成了中英文表达方式上的独特风格。例如中文表达方式习惯于先做铺垫再说重点,英文是先说重点再做铺陈。如果不了解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的英文表达只是披上了外文词汇的中文思维的体现,所以才会显得不地道。认识到这一点,在学习外文的同时,要注意领会目的语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文的语法趋于松散,英文的语法逻辑性更强。这是中西方人文化差异的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向重视意会。因此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被锻炼得善于体会言外之意。“小桥,流水,人家”是三个毫不相关的名词,不用任何连词、动词,就可以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构成一幅恬静的,而且有感情色彩的田园画卷。英文就不可能作到这样精练。句子总是趋于结构严谨的。一个意群中总是最重要的事物先出现,然后是事物发生的场景。中文则是先把必要的铺垫先做好,再把事情讲出来。

笔者在美国大学上国际语言与文化课时曾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第二语言给老师写一封电子邮件,说明由于周末想去看一个重要的朋友而要求延期交论文。班里学生的母语和第二语言各不相同。结果一个正在学习中文的美国人在邮件中第一句话就说自己不能按时交论文,然后再陈述不能按时交的理由。而一个母语为日语的学生用英文写邮件的时候铺陈了一大堆理由,晚交论文的事只是在结尾稍稍提及。日本作为一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与中国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从而写出的文字也迥然不同。那两个学生都是外语中级学习者,他们的思维方式依然深刻地打着本民族思维方式的烙印。可见,要学好一门外语,除了语言本身的积累外,还要广泛地学习和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尽量以目的语的思维方式表达思想。另外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非朝夕能及,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浸透,所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的人掌握了一门外语中足够的词汇和语法,但还是不能够地道运用。尤其是在外语学习环境中,思维方式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外语学习甚至会对自己的母语表达造成影响。这是因为学习外语的同时,在语言中所体现的该语言的思维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对学习者原有的思维方式造成影响。自如地游刃于两种思维方式之间,地道运用两门语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结语

一个人学习某种语言时,学到的并不仅仅是纯语言的因素,而是包括与此种语言所属文化与思维方式相关的一切东西。因而学习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文化与思维方式适应和重塑的过程。两套完全不同的思维体系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发生的碰撞,通过各种渠道,包括阅读材料、电影电视、文化讲座、与母语人士交流等等,对语言学习者的思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随着语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者的思维模式在不断向目的语靠近,才能最终成功地掌握一门外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人民出版社,3003。

2洪堡特,威廉,冯,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

3胡绳等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思想[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4萨丕尔,爱德华,陆卓元译,语言论一言语研究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6[英]罗素,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7贺辟等译,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粱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9徐通锵,汉语的特点和语言共性的研究,语文研究[J],1999(4)。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49;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00)

(责编:纪毅)

猜你喜欢

外语编码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Genome and healthcare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