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师培训的若干探讨

2009-12-21梁高彬

江西教育C 2009年9期
关键词:网络建设教师培训信息技术

梁高彬

摘 要:网上培训这一新的培训方式以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层、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以及接受培训者的青睐。本文试图探讨网络信息培训的特点,针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特点、现状,并就如何积极应对这一形势,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教师培训质效提出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师培训 网络建设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培训这一新的培训方法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采用。而在教育领域中,网络学习开始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这一形势给教师培训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培训的方式手段、内容到培训者、受培训者的素质要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一、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工作的特点

1.培训方式、手段的变革。跟过去“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人工讲授式培训不同,网络条件下的培训呈现方式更多采用的是信息技术的介入,电视、多媒体、网络等辅助呈现培训内容,符号、图像、声音、场景等多维的、动态的、交互式的网络培训学习。相比之下,更为可观可感。

2.培训的效率更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培训打破时空界限。与传统的课堂培训不同,在网络环境和远程教育技术下,基层教师接受培训时间更加充足,无需往返,无需脱产,培训面更广也更方便。而对于培训机构和培训者来说,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培训信息的传输,包括文字资料、音像、案例乃至情景再现等都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来完成。可以这样说,网上培训的课堂空间已经覆盖了整个世界——只要是有网络的地方,课堂时间上则已经延伸到无限。

3.培训的平台更为宽广,信息反馈和交流互动更加方便。传统的培训平台,只限于一个教室、一个班级,受到单一、狭窄交流反馈的渠道所限制,学员的交流和展示机会较少。而在网络培训平台中,学员和培训者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讨论,迅速反馈培训信息,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参与面更广。

4.培训的信息资源更充足。过去培训的教材、资料都是印刷纸质媒介物,其成本相对较高。在一般的培训项目中,学员接受的培训资源信息量更多地局限于单一的纸质的教材和辅导资料。更为不便的是由于受媒介物的影响,培训信息的更新就有可能落伍于外界知识的更新。而在网络时代,培训者和学员都可以迅速及时通过网络资源,浏览大量的学习信息,包括教材、参考辅导书目、古今中外相关学科知识、最新动态、前沿成果等。信息量之大是前者的千万倍。而且信息更新,速度和浏览速度之快,可以更及时地紧扣时代和信息的步伐。

5.可降低培训的费用。采用网络信息媒介,可以节省大量的书籍费用。另外,传统的培训方法需要将学员从各地召集到一起进行培训,他们的差旅食宿费用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我们对教师培训,绝大部分的经费也用在这三种费用上。而在网上培训,则不存在这一问题,每个学员只要将计算机接上网络便可接受培训,可以节省大量的开支。这对于培训经费本身就不足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二、当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陈旧,认识定位不明确,对网络培训模式没有足够重视。有的管理者、培训者和培训对象认为,网络是虚拟的,在教学和培训中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有的人还视网络为洪水猛兽,教师上网为不务正业,影响教学;学生上网则浪费学习时间,接触网络垃圾易受暴力、色情等因素影响而学坏。有的管理者认为培训教师虽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促进作用,但是这个促进作用是滞后的、隐性的;而且,实施网络技术培训,一次性投入大,经费财力难以支持,不如将这些人力物力财力用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可以直接出质量出成效更为合算。

2.培训网络不完善,地区设施差异明显,造成构建培训网络的硬件不足。不少的地市、大部分的县级的培训机构,特别是西部地区,还是没有完善的培训网络。有的虽然建立了培训网络系统,也是依托教育部门网站开辟的培训专栏而已,只用来公布一些培训信息,要不就是通过培训专栏来公布一些培训资料。真正作为培训用的在线答疑、互动交流、发布展示的平台则还是空白。他们的教育培训是依靠传统的人力资源,采用送教下乡、送教上门的传统落后的培训方式进行,耗费的时间多、人力多,培训面狭窄,高耗低效的现象较为明显。另外,全国各省、市(地)、县的培训网络一直以来基本上都是各自封闭、各自为战的,你搞一套我搞一套;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容易因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差异而造成培训质量的难以保证。

3.培训机构管理者和培训者以及基层教师对网络知识的缺乏,成为开展网上培训的最大阻碍。在一些基层培训机构中,由于体制和历史等种种原因,目前比较缺乏有具备网上培训经验的管理者和培训者。基层教师也是一样,对网上培训所必需的信息接收、发布、传递、互动交流等技能还很匮乏,甚至还出现有机器不会使用、不会维护,有网络培训资源而不懂得利用的情况。

4.网络培训的方式模式简单粗糙,缺乏深入研究和创新,培训效果不明显。有的网上培训只是简单的将课程内容一字不差地堆砌在网上,或者只是在网上进行简单的传送。小组讨论、团队协作、情境模拟等培训手段很少应用。有些网络培训只能提供学习资源,还未能实现修改个人信息、查看个人学分、欠缺文件查阅、课程学习、在线交流、个人空间、学习记录、视频点播、网上作业、网上测试、成绩查询等功能。在培训过程中,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和监控。这样势必造成学员的参与热情不高,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三、提高教师培训效益的建议

1.整合培训网络资源,建构覆盖全国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网络体系。这一系统由四级组成:国家——省(直辖市、自治区)——设区市(地、州)——县(市、区)。国家在已有的“全国教师网联”基础上,整合各种培训网络,建立统一的培训资源库和中心培训网。同时,对当前各地、各部门原有的培训网络进行规范和整合,建立覆盖各省、各地市、县乃至乡(镇)中小学的教师网络教育软硬件平台、网络管理系统,以及网络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地方门户培训网一方面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管理,另一方面受上级培训网站的指导和管理。在上级培训网的指导下,各地培训网络实行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从而保证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保证培训效益和质量。

2.加大投入,加强培训机构的建设,提高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教育网络化程度,适应网络时代发展需求。首先,国家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培训机构和基层中小学校的硬件设施,为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建设提供简单便捷、易学易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加快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将市、县级培训机构的网络化、信息化列入评估体系之中。其次,要统一开发制作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网络技能课程,培养一支能够适应网络培训模式、懂得开发网络培训课程资源、熟谙网络培训管理和组织网络培训教学的师资队伍,以适应网络时代培训工作的需要。

3.完善网络培训与人工培训的互补管理和教学机制。网上培训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工培训和课堂培训。最好的做法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师培训。如何有效将两者的优势进行整合,取得1+1>2的效果,则是一个非常有必要去深入研究的课题。◆(作者单位:广西省容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王锋旗

猜你喜欢

网络建设教师培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路政案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需求因素分析
浅析TD—LTE网络性能干扰因素及防治对策
云端资源网站在《交互媒体制作》项目化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策略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