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岳父的解锯

2009-12-19徐景列

安徽文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狗子岳父儿女

徐景列

岳父家起了一座三层的小洋楼,正堂上却挂着一把锯架陈旧、锯条油光铮亮的解锯。

一个春节,我携儿挈女来到岳父家,岳父佝偻着身子,戴着老花眼镜正全神贯注的锉解锯。我们连续呼叫了好几遍,他才昂了昂头“嗯”了一声。我心里嘀咕:老人家爱锯子胜过了爱儿女。他泰然自若恭敬的端坐椅上,眼睛微闭,双腿屈曲,两手平放在锯齿上用锉前后运动,好似在弹奏一架西洋大钢琴。一小时,两小时……在他的运作下,“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时而似春蚕咀嚼,时而如大河奔流,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似平沙落雁……我被这变幻莫测的曲调陶醉了,听入了迷。岳父为什么对这老古董时代的遗弃儿敝帚自珍?

一天,我和岳父闲谈,提起当今社会的治安问题,他十分感慨的说:“兴家如针挑土,败家如汤泼雪。如今的少数年轻人只知道贪图享受,吃玩无着就干偷窃、扒抢勾当。我们国家13亿人口,建成现在这么一个样儿是多么不易啊!他告诉我,他就靠了这把普通的解锯起家的啊!弟兄分家时仅一间土砖房,简直是一贫如洗。大跃进时岳父气力莽壮,他就开始扛着解锯如伴侣相随走南闯北;公社的礼堂、队里的公屋都有解锯的奉献。岳父就用这把锯养家糊口,也结识了天下朋友。后来岳父生了五六个儿女,重担如太行山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常自叹,儿女多才不是福啊。集体分下的口粮每年人平均二三百斤,连同壳吃都填不饱肚皮。一天,小儿子哭闹挺凶,吵着肚子饿,从不打一下孩子的岳父第一次扬起了巴掌,接着他肩扛起这把解锯如同驾起一门大炮跨出了家门。在朋友的接济下,别人家的稀饭如一面亮镜能照见人,而岳父家里十天半月还能吃上一顿半稀半稠、有滋有味的米饭,有时还能割上半斤猪肉滋润一下苦涩的肚肠。每逢灾荒青黄不接之时,岳父就用换工所得的一部分,周济那些穷得叮当响的邻居们,挨得极近的二狗子家获益非浅。二狗子和瞎眼母亲时常揭不开锅,岳父隔三五天、十天总不顾岳母的唠叨送上升把米,或揣几个红薯、萝卜给他们苟延性命。岳父常对我们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又没有一个三长两短呢?文革大割“尾巴”时,集体控制劳动外流,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解锯便常伴同岳父登上“讲用台”。岳父每每莞尔一笑。后来改革的春风吹透了山乡,岳父和他的儿女们办起了锯木加工厂,产品供应五村十寨,家里几年就发了起来,岳父成天到晚望着解锯乐哈哈的。

现在的农村,电灯电话如蛛网,电锯电盘落户乡野。我以为岳父的解锯定会偃旗息鼓,锈迹斑斑了。但后来听岳母说,岳父一有闲暇就把锯擦了又擦,锉了又锉,像老猎人喜爱自己的猎枪似的爱不释手。解锯陈旧的棕绳换成了尼龙绳,磨得溜光的锯把擦得愈加光滑润泽;锯片洁白如雪,锯齿锐利无比。休闲时他还给锯涂上了厚厚的一层防渍保泽油。养兵千日用兵一朝。一旦谁家有碎木小料派得上用场时,岳父和他的伴侣就像严阵以待的勇士,听到征召就定能马到成功。他们架起马杈,铆上马钉,两个人分立两侧,专注凝神,不用划墨描线,凭着一双慧眼,两腿成弓步,推拉自如。有规律的节拍好似伴奏吟诵着一支优美的韵律,又像是尽善尽美的描绘着幅幅长卷短轴。

我常常望着岳父挂在正堂的解锯入神。战国时期若不是鲁班祖师发明了这种建筑工具,若不是岳父他们一辈辈使用至今,又岂能有如今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顿时,我更加倍的敬重岳父他老人家,更敬重这将要被人舍弃的解锯。

责任编辑 黄艳秋

猜你喜欢

狗子岳父儿女
岳父的“五不”养生法
天山儿女
江湖儿女
送礼
固执的岳父
梦游
狗子的爱情
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