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学校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考

2009-12-17党纯才薛志刚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文化精神文明学校

党纯才 薛志刚

内容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教育、科学等方面的综合反。加强学校思想文化建设,建设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及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结合当前学校思想文化建设的现状,对加强学校思想文化建设进行浅要探讨。

关键词:学校 思想文化 精神文明

一、思想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教育、科学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正如我国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教授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政治、经济、军事、教育艺术等等,综合拢来,人的每一个生活态度,言行举止,总体叫文化,这叫人文文化,包括科学、哲学、宗教。”①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民族长期生活发展的精神积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产生了以、老庄、孔孟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从道家的“以德统法”“无为而治”到儒家的“仁者爱人”“为国以礼”;从随唐的“安人宁国”“以成治道”“德礼为本”到明清的“严以治吏,宽以养民”“治法在人”;从中国民主先驱孙中山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到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从邓小平同志的“四个面向新人”到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的教育思想。无不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以此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和优秀文化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当前学校思想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缺失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传统思想文化的文明史,从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孟子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高度凝结,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思想文化的光辉典范。但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受到极大冲击,部分传统思想文化缺失,盲目追求西方资产阶级的金钱享乐主义,喝洋酒,唱洋歌,跳洋舞,过洋节等行为方式,无不反映了当代青年一代的精神空虚,思想颓废,对我国学校德育教育造成极大困惑。

2、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不明

早在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提出“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针对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并提出学校思想文化建设要坚持“四个面向”的要求,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在学校进行“八荣八耻”教育的新要求,为我国现阶段思想文化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但目前大部分学校只将此作为阶段性的工作任务,特别是职业教育院校和成人院校尤为突出,搞些简单的口号、标语、规章制度等表面化、形式化而了事,忽视了思想文化教育的长期性和细致性,背离了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既定目标,造成思想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导致部分学生传统思想文化缺失,影响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

3、传统思想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思想文化建设自古以来都是历代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进行阶级统治的重要理论工具之一。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儒家思想文化始终被统治阶级奉为国家的正统思想和理论,主张“德治”与“仁政”,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的“为政以德”,到唐宋时期韩愈的“德礼为先,辅以政刑”及明清时期曾国藩的“一秉于理”直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建设的重要性。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多数年青一代盲目追求西方“金钱至上”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忽视了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作用,影响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扬光大。

4、思想文化建设主体单一

思想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各方面统筹协调,齐抓共管,才能使思想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但近年来,由于社会变革,就业形势严峻,大多数家长和学校都把教育的重心放在知识和技能教育,而忽视了思想文化教育。甚至一些部门和政府把思想文化教育只看成是学校教育的事,忽视了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造成青少年思想文化教育单打独斗的局面,影响了其整体功能的发挥。

三、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路

1、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思想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思想文化历经数千年的锤炼,经久不衰,博大精深,创造了优秀的东方文明。长期以来,在道、儒家思想文化的指引下,中华民族创造了古代科技“四大发明”,文学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的利益关系的新调整,其思想观念,生活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各种西方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极大地影响了青年一代的思想文化建设,造成思想涣散,精神颓废,盲目追求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和生活方式,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极大影响。为此,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教育,继承发扬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在中小学适当开设“百家姓”“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课程,在大学开设道、儒家思想文化研究方面的课程和学术研究,加强学生的传统思想教育,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进一步明确思想文化建设的主题和目标

目前,我国有许多高校都建立了以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为核心的校训校规,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得载物”,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等。但思想文化建设和荣辱观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决不能只靠定几个校训,搞几次活动而了事,而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长抓不懈,确保其整体效果。

3、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文化教育体系

思想文化建设是一个全社会、全民族的系统工程。为配合学校思想文化教育,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百家讲坛”节目,邀请我国青年教育家于丹教授主讲了“论语心得”“庄子心得”,在当代大学生中引起了极大反响。为此,笔者认为要以此为契机,在全国掀起了一个读古书,讲古训的热潮,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并不断改革教育思想,改进教育体制,建立以学校为龙头,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主体的思想文化教育体系。克服长期以来,思想文化建设靠学校教育为主的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加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机关思想文化建设,并依靠电视、广播、报纸、书刊等新闻媒体,加大思想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建立全方位的思想文化教育体系,提高思想文化教育的整体功能。

4、进一步明确思想文化建设的定位

“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②当前由于社会变革,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大部分学校和家庭重视知识教育,忽视道德修养教育,各社会用人单位重学历,轻思想素质,严重影响了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笔者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的“本”中之本应该是人的思想素质教育。为此,要进一步明确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思想文化教育中各自的方向和定位。家庭教育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主,学校教育应道德修养教育为主,社会教育以职业修养教育为主,建立全方位,统一协调的思想文化教育体系,从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战略高度出发,将思想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

资料来源:

①《南怀瑾讲演录》上海大学出版社第86页

②《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宣传理论局组织编写 学习出版社第76页

参考资料:

①《道德经》老子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②《南怀瑾讲演录》上海大学出版社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中央党校出版社

④《中国法制思想史》杨鹤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⑤《与大思想家同行》项政主编 江苏出版社

⑥《圣哲的智慧》林语堂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思想文化精神文明学校
国学教育热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新的认同分析
浅谈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新途径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