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要畅所欲言

2009-12-17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质疑成长高效

徐 驰

[摘要]:面对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语文教学将进行一场新的革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把课堂真正的还给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从强化学生提问能力入手,加强学习提问能力的培养,无疑是语文课堂改革的突破口。

[关键词]:意识 高效 课堂 创新 质疑 成长

语文新“课标”把能否提高学生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条重要理念。

有句话说,不会提问就不会创造,任何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甚至小到语言的表达能力都必须要从培养提问能力开始。但现实的情况来看: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老师常常忽视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而学生也因此养成了“等吃饭”的坏习惯。21世纪需要创新意识的人才,要求我们必须更新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从语文学课的学科特点来看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从强化学生的问题入手,加强学习提问能力的培养,无疑是语文课堂改革的突破口。

一、改变师生传统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们大胆提问

学生敢不敢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关键在于老师。以往在课堂上老师怕耽误时间或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怕学生的问题一时让自己手忙脚乱影响自己的威望和形象;初中生由于年龄和习惯的影响出现思维惰性乃至僵化或是不敢提出问题。所以,要学生敢于大胆提问,还必须改变老师与学生不正确的观念,树立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怕失败、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敢于提问属于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提问者在提出问题时,很少考虑被问者的态度、情绪、接受程度、回答能力,很少考虑时空限制,成功与否。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他们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是不愿提,不敢提。他们有种种心态:我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同学们会不会笑我?我提的问题说不清楚,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别人不提我也不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的提问,千万不要对孩子的问题漠然置之,有时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很可笑,很幼稚,但再可笑,再幼稚的问题都是孩子独立思考的萌芽,千万不要讥笑孩子们。。

二、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敢问

教师的课堂教学气氛融洽,民主,学生感受到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肯问、敢问。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难度时,教师要给予表扬,鼓励,这是不难做到的。但是,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幼稚或偏离教学要求,引起全班哄堂大笑时,即使老师不责怪提问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的嗤笑置之不理,也会挫伤提问学生的自尊心,也许会导致该学生从此以后在课堂上沉默下来。所以,对于不善于提问题的学生加以鼓励,表扬他们敢于提问题的行为,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增强他们提问题的勇气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学生受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开动脑筋,提出了问题,这时,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管通过什么途径或办法,都要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只有这样,学生“敢问”的积极性才会保持下去。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灵性,要鼓励学生争强好胜,敢于怀疑,敢于挑剔,敢于质疑,以挑战教材,挑战老师,挑战他人。传统教学的弊端之一,是教师教学中的“一言堂”,面对课堂严肃的气氛和教师严肃的神情,学生大都眼不敢抬,口不敢开,问题不敢提,意见不愿说,这种沉闷的气氛,不仅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而且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以平和的心境、稳定的心态,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之中,才能沿着“敢问”的轨迹,不断创新,不断成长。目前在我们的课堂上“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等话语成为学生上课时的个性化的口头禅了。

三、改变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老师先引着学生去发现问题,能够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提问的技能,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就是说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去提出问题、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的规律,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提出问题。1、就课文的基础知识点提出问题;2就文章情节和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3就对文章的人物形象提出问题;4就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提出问题。

总之,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文而异,不断探索,灵活运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提问是孩子们积极思维表现,结合语文教学,我们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但是任何一种习惯的形成都离不开一贯的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需要持之以恒。我们要做孩子的知音,充分认识孩子良好提问习惯的形成对其一生不断发展的重要意义,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孩子开辟良好的提问时空,让提问伴随孩子迅速成长。

猜你喜欢

质疑成长高效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