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策略研究

2009-12-17陈忠勇

大家 2009年9期
关键词:突破策略新建本科院校

摘要:加快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是贵州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贵州省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制度性要素、资源性要素和文化性要素是制约贵州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专业和学科建设龙头,以大学精神构建为核心,是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突破制约,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制约要素 突破策略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对高等教育的结构进行调整的背景下,由专科学校独立或是由多所不同层次的学校合并后升格的新型本科高校。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包括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贵阳学院、毕节学院、安顺学院、凯里学院和铜仁学院共7所。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立时间、发展历史、地理位置、资金投入、师资力量以及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但由于实行同样的“省地(市)共管、以地(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同样处于地(市)级中心城市(除贵阳学院外),总体上位于欠发达、欠开发的的地区,建立的背景以及面临的发展形势和任务等方面的相似性,使得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又具有共性的一面。本文在分析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价值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加快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价值分析

(一)加快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是贵州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发展战略,正深刻影响与改变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传统观念与方式,并重新确立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新的坐标系,成为人类共识以及同一生存环境中新的目标与价值追求。[1]加快新建地(市)级本科院校建设,对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特别是“十五”时期,贵州省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全省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029.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910亿元,年均增长10.2%左右。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3.7%、12.7%和11.7%。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由153亿元和85.2亿元增加到366.3亿元和182.4亿元,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以上,年均分别增长19.1%和16.4%。“十五”时期贵州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00亿元以上,是“九五”时期的2.5倍。[2]

但是,当下贵州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国家的投资拉动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属于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经济增长模式。根据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原理——资源代换理论,贵州省经济的发展不可能长期依靠投资拉动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最终要转向以人力资源开发、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发展动力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新建本科院校的建设,是贵州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需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加快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是贵州省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002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5年又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即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地要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同时,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的平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追求。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就全国范围横向比较来看,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十分落后,发展的水平居全国各省(市、区)倒数之列。就贵州省内而言,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极不不平衡,突出地表现为高等学校主要集中于省会城市贵阳,分布于各地、州、市的高等学校数量少,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适度的不平衡是必要的,是追求效率与效益的需要。但过度的不平衡则不利于教育的公平与平等。贵州省高等教育严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贵州省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有碍于贵州省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快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贵州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有利于缩小贵州省内各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促进贵州省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加快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是贵州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

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23%,就整体而言,已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比较而言,2007年贵州省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11.5%,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贵州省内部分地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更低。《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力争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贵州省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迈进,需要继续挖掘和发挥省属老牌本科高校的潜力。但是,省属老牌本科高校因为连续多年的扩招,已无太多的扩容空间,难以满足广大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而新建本科院校主要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地处地(市)级中心城市,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向上可以接受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辐射,向下能够直接延伸辐射到农村基层,在传播思想文化,传授科学技术,提高人口素质,推动中心城市建设,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能发挥独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展空间很大。因此,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

二、制约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制度性要素、资源性要素和文化性要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制度性要素

制度性要素包括体制、机制与政策。影响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要素主要是制度与体制,而影响高等教育阶段性发展的要素则是政策。

在外部管理体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贵州省内高等学校的的管理实际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老牌本科院校如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实行的是省级直管的管理体制,地(市)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的是“省地(市)共管,以地(市)为主”的管理体制。由于管理体制上的不同,使新建本科高校在发展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面临一系列特殊的困难。例如:在经费投入上,省直高校可以得到省级财政的大量资金投入,新建本科高校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在自主管理权限上,由于不少地方政府追求对高校人权与财权的统一管理,把学校当成地(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去对待,管学校的人员录用调动,管学校内部管理干部的任用、管学校经费使用和物资采购,因而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校自主管理权限的发挥,增加了工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在办学权利上,省直高校能够在专业设置、基地建设、资格认证、成人教育等方面得到大量的政策支持,而新建本科高校则会受到更多的政策约束,对老牌本科高校具有相当的依附性。

在内部管理体制上,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实行的是沿袭已久的行政管理模式,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人事制度上,“铁饭碗”现象未能动摇,人员能进不能出、职务能升不能降、待遇能高不能低,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在分配体制上,未能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基本上是吃“大锅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出现干和不干一个样。在高校后勤服务上,由学校大包大统的局面基本上没有改变,使得经费投入、人员编制、领导精力,很大一部分要放在后勤工作上,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

在高等教育政策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行重心下移的政策。但是,只是在办学布局和举办高校的权力上下移,资源配置并没有下移,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多是向重点大学、强势大学倾斜,处于弱势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未得到应有照顾,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况。

(二)资源性要素

资源性要素的富有与否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快慢与持续时间的长短,资源分布不均往往会导致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资源性要素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学生来源、专业数量、科研基地、办学条件等方面。

在师资力量上,贵州省直本科高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而新建本科高校拥有的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数量十分有限;在学生来源上,省直高校面向全省、全国招生,学生来源广、分数高、素质好,而新建本科高校主要面向本地(市)招生,来源窄、取分低,素质较差;在专业数量上,省直本科高校有数十甚至是上百个本科专业,而新建地(市)本科高校仅有数个或十几个本科专业;在办学层次上,省直本科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硕士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甚至已开始博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而新建本科高校多处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型期;在研究基地上,省直高校拥有省级甚至国家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而新建本科高校尚未建立省级重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基本办学条件上,省直本科高校设施完备,图书馆藏书丰富,而新建本科高校设施较为简陋,藏书数量有限。

可以说,在资源性要素上,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与省直本科高校相比完全不在一个能量级上。仅以2007年的师资为例:作为省直本科高校的贵州大学有专任教师2623人,其中教授有272人,副教授有863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6人,省管专家5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3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2人;贵州师范大学专任教师1180人,其中教授160人,副教授368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管专家13人。而作为新建本科高校的毕节学院的教职工总数为655人,其中专任教师为388人,正教授为8人,副高职称为112人;铜仁学院有教职工570人,其中专任教师324人,有教授9人。省直本科高校与新建本科高校资源性要素之悬殊,由此可见一斑。

(三)文化性要素

文化性要素作为一种隐性但十分重要的高等教育发展要素,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贵州省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多处于贫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变和信息的不畅限制了教职员工的视野。因而,在发展和改革的道路上,它所受到的传统阻力更大。

首先是人情化的传统文化模式的影响。人情化的传统文化模式是一种与法制化相对立的文化形态。它造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用“人情”的准则来思考问题,缺乏理性的思维方式。人情化所带来的结果往往是是非不明,原则不强,管理失范。

其次是浓重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导致教师不安心教学岗位,校风不纯,使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发生倾斜,直接影响到学校校风和学风的建设。

再次是小农式的短视与惰性。缺乏进取精神,缺乏对新事物的敏锐与热情,缺乏对公众利益的关心,教师在学术上视野狭窄、反映迟钝、缺乏好奇心和探索的激情;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因循守旧;在行政管理中办事拖拉,人浮于事,决策迟缓,效率低下。

三、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策略思考

(一)以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突破制度性因素的制约

一般来说,管理体制是由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统一规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管理机制则是由各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构建,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体现学校的特色。

“省地(市)共管,以地(市)为主”外部管理体制,是制约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外部制度性因素。因此,应积极争取建立省政府对新建本科高等学校的直接管理的制度或建立“省地(市)共管,以省为主”外部管理体制,为新建本科高校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内部管理体制的僵化,是制约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内部制度性。因此.在外部管理体制短期难以实现的情况下,着力进行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是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突破制度性因素制约的主要选择。

针对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现有机构设置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本着“精简高效、明确职能、理顺关系、促进发展”的原则,实行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全面提高管理效能。

针对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应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推行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实行干部聘任制、试用制、任期制或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一套有利于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干部人事制度,着力提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对干部的培养、管理和考核,建立一支务实、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

针对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应建立成本效益分析机制,改革财务预算制度,变学院一级预算为校(院)系(部)两级预算,实行系(部)办学经费总额包干,建立校(院)系(部)两级管理、以系(部)为主的内部管理新体制,强化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合理拉开分配档次,激发各系(部)办学活力。实行经济责任制,强化对预算执行和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办学效益。

针对后勤存在的问题,应不断推动、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规范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全面实现后勤服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二)以专业和学科建设龙头,突破资源性因素的制约

专业建设是新建本科高校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制约着高校各方面的发展。

有专业才能有学生,才能有规模,有规模才能争取到地方政府更多的教师编制,才能引进更多的师资;规模不断壮大才能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因此,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应当转变发展思路,不是先储备了足够的师资和具备充足的教学条件,再去申报新的专业,而是要超前谋划,积极申报和增加本科专业,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着力扩大招生规模,以此破解资源性因素的制约。

推进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发展,是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缩小区域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新建本科高校就有充足的理由来扩大招生规模。

当然,专业的申报和规模的扩大也不能盲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以及学校在本地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应使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或适度超前。

在学科建设上,新建本科高校既然是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加强和重视学科建设。针对资源性要素严重不足的状况,在学科建设上,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应从自已是应用型、教学型、服务型本科高校的实际出发,不要跟在老牌本科院校的后面,亦步亦趋,迷失方向;不要化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试图在基础学科领域或前沿学科有重大突破;不宜盲目追求建立省级、国家级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而是要找到特色,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地域域文化资源来谋划学科建设。如此,方可使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如毕节学院所在的毕节地区拥有占全国总量近80%的古彝文文献,可以此作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突破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所在的区域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水书资源,可以此作为特色学科而谋求在全国的一席之地,开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鲜明特色。

(三)以大学精神构建为核心,突破文化性要素的制约

大学精神是大学办学过程中形成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及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新建本科院校要突破文化性要素的制约,必须着力大学精神的构建。

首先,应该高度重视校长在大学精神构建中的核心作用。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大学。大学校长是大学精神形成的核心和引路人。因此,贵州省新建本科高校在校长的选拔上,应选择学术造诣高,人格高尚,富有开拓精神、创造精神、独立精神的人来当校长。在大学精神的培育上,需要校长有健康的个性,博大的胸怀,民主的精神,丰富的感情和强烈的人格魅力。

其次,要高度重视教师在大学精神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教师的治学精神和处事修身对大学精神的培育影响重大。“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要在教师中倡导敬业乐群、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精神;要在教师中弘扬尊崇学术、追求科学、鼓励创新的精神,严格学术规范、学术责任和科学道德,抵制学术腐败行为。

第三,要通过建立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来培育大学精神。大学制度是是大学精神形成的基础,大学精神是大学制度的凝练和升华,没有完善的大学制度作保障,就没有高品位的大学精神。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增强师生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塑造师生健康和谐的人格。相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会压制师生的怀疑精神、探究精神、创造精神、批判意识、独立意识。大学制订规章制度不能充满“霸气”,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以人为本,要在完善学校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中规范和维护大学精神,营造有利于钻研教学、科研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第四、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培育大学精神。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的、丰富多彩的教科书,可以陶冶和净化师生的心灵。贵州省新建本科院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应当因地制宜,充分地利用地方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根据自身的条件,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地向现代化、标准化看齐,应有自己的个性,以此促进大学精神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2]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Z]

作者简介:陈忠勇(1969-),男,贵州毕节人,毕节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突破策略新建本科院校
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与突破研究
平方差公式“变式计算能力”的突破策略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原则与路径选择
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困境及突破策略
高校美育课教学的瓶颈及突破策略
产学研相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