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2009-12-17王文礼
王文礼
摘要:地方院校应紧紧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构建文理渗透覆盖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第一、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第二、面向理工科专业学生开设“人文科学基础”课;第三、面向文史哲专业学生开设“自然科学基础”课。
关键词:地方院校 大学生 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构建
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i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生源素质结构、办学条件、地域特点和其他实际情况,有别于重点大学,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到地方企事业单位去工作,要求他们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健全人格和独立精神,工作适应性和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地方院校生源素质较之重点大学有一定差距,文、理科知识结构偏差较大,进入大学后亟待修正完善,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
地方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依“服务基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办学思想为指导进行研究、实践,贯彻“学习专业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施自身价值与服务基层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等“五个统一”原则开展素质教育的研究、实践,着力塑造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文理渗透覆盖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必选课“大学生素质教育”,介绍素质教育基本理论
学校将“大学生素质教育”课列入课表,计入学分,选聘全校具有高级职称、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造诣高的教师主讲,使用《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作为教材。通过课堂理论讲授,使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主要特征、途径方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解,提高他们素质教育的理论素养,调动他们参与素质教育的主观能动性,更为他们根据个性特点,探寻适合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方式,做好扎实的思想准备。(如表1所示)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ii根据这一论述,教学中我们将大学生素质教育分为六个方面: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等,逐一阐释了各自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教育重点、教育培养规律等四个问题。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阐述,可以促使大学生对每种素质教育的整体内容形成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奠定他们的理论基础,提高他们的修养水平,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科学把握各种素质教育的规律、特征,调动他们参与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变“要你参与素质教育”为“我要参与素质教育”。
在对六种素质教育基本理论进行阐释的同时,还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讨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阐释了作者的见解、观点。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的教学内容的内容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分析、讨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促使大学生在深入理解素质基本理论的同时,不断拨正对热点、难点问题的认识态度,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更“管用”。
二、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必选课“人文科学基础”,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促进,同时需要人文精神的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民道德的重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人文精神的重振。人文精神突出对人的尊重,对人格的尊重,同时也突出了对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的关注。杨叔子院士认为,要成就伟大事业,没有足够的人文素质底蕴是不行的。教育应同时注重人性和灵性,并提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好处:有利于形成人生正确的追求、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形成合适的工作气氛、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与外界的关系。陈怡教授强调,在素质教育中,讲座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大学生学习生活离不开讲座。他指出,当前文化素质教育应从“精”(提高其水平)和“化”(化为人的精神、智慧、境界)两方面入手,注重精品课程的建设、名师讲座的开办和系列活动的开展。iii
学校将“人文科学基础”课列入课表,计入学分,选聘各学科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主讲,使用《人文科学概论》作为教材。教学力图体现两个意图:一是面临着全球化和我国社会文化转型的现实,向理工科大学生渗透“西方文化中国化、中国文化现代化”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与时俱进,开阔视野,并形成明确的文化价值导向;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课程的学习,触类旁通,掌握已有的,创造没有的,在专业学习中学会站在前人的肩上去努力创新。(如表二所示)
三、面向文科学生开设必选课“自然科学基础”,强化其科学精神和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科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iv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能以科学态度和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是全面的完善的现代小康社会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更应如此。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首先必须抓住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这一关键环节。科学精神是从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汲取出来的关于科学本质属性以及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尽管科学家对科学精神有着不同的表述,但实事求是,勇于探所寻求和坚定地捍卫真理,无疑应当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则是科学的集中体现。因此,当前学校的科学教育不应局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承,也不应局限于科学能力的提升,更应高度重视以求实精神与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科学精神的培养。
现代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决定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仅凭单一的学科知识已不能有效地担当起这一责任,它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紧密结合,高校必须培养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综合型、复合型、全面发展的人才。适应这一要求,学校将“自然科学基础”纳入必选课范畴,计入学分,使用《自然科学概论》作为教材。从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着手,将“自然科学”领域内分散、独立的各门学科,取其精粹集中为一门课,重点讲授,促使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学科理论、知识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如表三所示)
四、普遍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开设84门素质教育课程,构建四个课程群
“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样,加强个性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性。”v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地方院校学生的素质状况、学科结构、专业要求、地域特点,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学校在设置必选课进行普遍教育的同时,构建四个课程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基本技能培养课程群;素质教育理论与人文、自然科学理论教育课程群;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群;区域经济与文化研究课程群等,形成具有84门课程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览表见表4)要求学生学习,必须完成规定学分。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强调指出: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JY2005-07)研究成果)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2】此论文获陕西省第九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讲座》,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4页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讲座》,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4页
【5】http://cyber.swnu.edu.cn/szb/old/news.htm中南·重庆片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于2002年5月14日—16日在重庆召开
【6】李政道:《艺术和科学》,《新华文摘》,1998年第7期,第114页
【7】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第48页,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作者简介:
王文礼,1959年5月生,陕西理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