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红色资源利用与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
2009-12-17肖国丰李雪
肖国丰 李 雪
摘要: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独特的德育功能,是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而红色资源又成为了近几年我国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亮点。我们应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的区域红色资源,使这些红色资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块重要园地,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红色资源 高校校园文化 德育功能的提升
自2004年以来,中国“红色资源”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被空前开发利用,也使得我们看到了“红色资源”正在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一、“红色资源”与高校校园文化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可见,“红色资源”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的红色资源指的是,革命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烈士公墓、文学作品等;精神的红色资源指的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如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建设时期形成的98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宝贵的资源曾经带领中国人民经历革命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和平建设时期的艰苦创业、改革开放时代的开拓进取,使得中华民族始终能昂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所特有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具体来说,就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活动中共同营造的活跃校园气氛、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地展示时代精神和风貌的文化氛围。”①(许庆华,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11月)从以上概念可以发现,高校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其特殊的德育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是指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对学生产生思想、道德、行为、人文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从而提高其道德修养,使其逐步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导向功能。校园文化能借助精神纽带和心理势场,吸引同学并唤起每个人对学校的真挚感情,从而在校园内建立起和谐、互信、互尊的群体氛围。二是规范行为的功能。校园文化具有较强的约束力,能对学生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抑制,促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变,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三是健全人格功能。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活动,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就会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四是实践锻炼功能。如学校中的好人好事会通过校园文化传递给学生,并形成共鸣,影响巨大。五是情感陶冶功能。校园环境的优美舒适,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身心愉悦;有益的文体活动,可以调节情绪,身心放松。这种情感的陶冶是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暗示方式完成的。六是审美教育功能。高校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的区域红色资源,使这些红色资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块重要园地,不仅在教育内容上充实了校园文化内容,并形成德育教育的特色,而且在活动模式上,也可以通过“活动—体验”红色资源的方式,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品质顺利内化为自身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增强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
二、区域红色资源的利用与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发挥
“红色资源”内容丰富,教育面非常广泛。全国各地几乎都有红色资源的载体,这些物质的“红色资源”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各地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这些“红色资源”,把它们请进大学校园,甚至请进课堂,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更能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具体来说,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第一,依托学科优势和科研特色,加强学风建设。在学科建设方面,高校可以利用本区域红色资源,依托学科优势搞出科研特色。例如江西的赣南师范学院,利用本地红色资源,把苏区史建设成为专门史硕士点的重要方向,并依托江西苏区大量的红色资源,科研上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们的经验值得各高校借鉴。在对红色资源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以定期邀请学术专家、老革命做专题报告,使德育教育寓教于学,既转变了学风,又有效加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加强与区域红色资源的结合,丰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提升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高校可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物质的“红色资源”,把它们请进校园,甚至请进课堂,并以此为依托在大学中广泛开展教育活动。可以邀请展览馆、博物馆、历史遗迹单位来学校举办专题活动,如展览会、说明会;请一些参加过革命战争的老红军、老战士走进校园举办报告会、座谈会;让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图片和资料进学校网站,学生公寓;在学生中举办游览“红色资源”地,寻访革命战争亲历者活动等。例如:九江学院开展的“游老区,看今天”的活动,就将区域内“红色资源”以深层次性、前瞻性、批判继承性以及历史整合性等特点吸引大学生,既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教育导向的德育功能,又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活动让他们接受一次次心灵的洗礼,使他们在情感上接受、信任教育内容,让精神的“红色资源”真正走进学生的头脑。
第三,注意区域“红色资源”的整合,探索发挥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新模式。我国的“红色资源”虽然遍布广泛,但大多比较分散,时代性明显。例如:江西赣中南地区、福建西部地区等有着丰富的苏区资源,带有浓厚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牺牲精神;而本人所在的江西九江则又是现代“抗洪精神”的发源地。因此各地高校应该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利用当地“红色资源”,通盘考虑,扩大视野,充分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愿望结合起来,整合好区域内的“红色资源”。在利用“红色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能只停留在参观遗址,参观图片实物展览,听取报告会等表面上,而是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学科优势,经常性地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到社区、企业、“红色资源”地等宣讲红色精神;高校可以利用学科优势,组织学生就红色精神进行科学研究;建立校园文化中红色文化体系,开办红色资源,宣传推介网站等。让学生在“活动—体验”的新模式中重新审视“红色资源”,去主动发掘这些“红色资源”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并将其融入到以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纪民族精神中去,从而形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更好地发挥和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肖庆生,《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8
【2】耿琪,《“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吉林商业高专学报》,2006.2
【3】张德亮,《赣南红色资源利用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党史文苑》,2007.2
作者简介:肖国丰(1971—),男,江西吉安人,江西九江学院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李雪(1971-),女,江西九江人,江西九江学院政法学院教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