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的生命如此多

2009-12-17郭艳红

大家 2009年9期
关键词:阐释海岩小说

摘要:在当代小说创作园地里,海岩小说异军突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化、商业化的社会里,身边功利化、速成化的爱情越来越频繁出现时,海岩的小说为我们惊喜打造着一个个缠绵悱恻、错综复杂的爱情童话。但这些笼罩着理想光环的爱情,又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因而往往以悲剧告终,从而使爱情童话显得格外凄美,于是形成了独特的“海岩模式”。

关键词:海岩 小说 爱情模式 阐释

在当代小说创作园地里,海岩的小说是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便衣警察》《死与青春》,到九十年代的《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再到二十一世纪的《玉观音》《平淡生活》《深牢大狱》以及《五星饭店》。这些小说以都市男女为中心,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为我们讲述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情爱故事。但具有“言情教父”之称的海岩的爱情,更注重的是理想和现实的结合,通过强烈的价值观念的冲撞烘托出凄美的爱情悲剧,形成了独特的“海岩模式”。

一、爱情:唯美的开始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愫之一,也是人们最珍视和渴望的感情。罗素就曾把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当作是支撑生命的三种激情之一。正由于此,爱情成了文学艺术中永恒的主题。当然,爱情也是海岩作品的主题之一。纵观海岩的作品,大体形成“案件+爱情”的模式,但海岩作品又丝毫没有给人以雷同的感觉,因为他是故意用不同的人物和从不同的角度,在同一个主题下演绎着味道和结局都差不多的故事。有了“案件”,“爱情”才会变得节外生枝;有了“爱情”,这“案件”才更加扑朔迷离。但是案件只是外衣,内力最温柔的部分还是爱情。用海岩自己的话说就是:“年轻人的爱情是多姿多彩的,没有爱情的故事能叫故事吗?”。他又说:“爱情小说不外乎两个类型,一是现实中最常见的爱情,二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的爱情,人们更愿意看的是后者,所以我写的也是这一类型。” 海岩的巧妙之处在于情感的梦幻化处理与情境的生活化处理,使得爱情既显得飘忽难求,又并非是完全不可求。因此,观众在欣赏这类爱情的同时,不由自主地会去关注自己身边的处境。尽管作品中偶尔也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因素在内,但是生活场景的逼真化处理,并不会使读者丧失对美好爱情的真挚地期待与守望。所以,无论是出于妙龄的少女还是刚刚踏入婚姻殿堂的少妇,或者已经生儿育女的大婶们,再或者已经在安享晚年的老年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会有不同的感慨之处—或者期望爱情的降临,或者感喟曾经的爱恋,再或者只是欣赏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俊男美女,甚而只是觉得无名的被吸引也好打磨难耐的光阴。

在一个爱情已经被物质化和功利化的时代里,海岩倾心讴歌他心目中认为应该存在的爱情。在这些爱情故事里我们看不到金钱(物欲)对于爱情的影响,也看不到情欲对于爱情的影响。在他所编织的爱情童话中,有着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和不为物欲所动的男性形象。但是因为他对男女主人公的生活背景描摹得细腻,具体,生动,真实,自然。所以让所有的读者都相信这种爱情是真实的,其实他们的爱情个个纯粹得不食人间烟火,是人们所追寻的理想化,浪漫化了的爱情,也是与整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不相容的。海岩说“生活中的那种俗事我不想写进小说,我喜欢写那些特别美好的东西。明知道现实中不可能有,但我会向往”。因此,他的小说中大多演绎着现代版的“才子佳人”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故事中散发着浓郁的浪漫气息,他们完全不被俗务所羁绊,为了爱情可以抛弃身边的财富、地位,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如《便衣警察》中周志明为了深爱的对象锒铛入狱,但他无怨无悔,出狱后没有对心爱的人讲过事情的真相。因为无家可归,他寄居在对象家,对象家中人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他,但他没有任何抱怨的话。再如小说中另一个女性严君,他暗恋着周志明,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对他的感情丝毫没有动摇,甚至周志明根本没有注意过她,而她也愿意为他付出一切。在周志明入狱期间,为了燃起他生活下去的勇气,严君甘心以周志明深爱着的施肖萌的名义给他经济上的援助和精神上的安慰;在周志明出狱后,她也没有说过事情的真相,依然默默地爱着他,还支持他回到施肖萌身边。另外像《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中的潘小伟和吕月月,《死不瞑目》中的欧阳兰兰和肖童,《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罗晶晶和龙小羽,《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中林星和吴晓等等的爱情无不如此

海岩歌颂了这些唯美清新、至真至纯的爱情,这些爱情虽然都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但却笼罩着理想的光环。这些童话般的爱情与现实社会中日益商业化的爱情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一方面反映了他迎合大众内心深处向往、追求纯真爱情的心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自身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的价值取向。

二、爱情:悲剧的终结

但海岩精心营造的一个个爱情童话往往只是昙花一现,当身边的功利化的爱情、速成化的爱情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当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令无数近在咫尺的爱情擦肩而过,或归于平淡,甚至不圆满时,就形成了海岩内心的“悲剧情节”,所以我们在他的作品里,只能看到爱情理想的开始,却很难找到爱情的大团员的结局,这其中渗透这海岩对人生的感悟。

悲剧是一个戏剧种类,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海岩是个不折不扣的悲情剧高手,他的作品大多以悲剧结局。他所写的故事具有悲剧情节,人物具有悲剧命运,爱情具有悲剧结局,可谓一悲到底。在海岩看来,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悲剧性的因素,文学作品应当而且更需要表现这种悲剧性。他经常把他作品中的人物、爱情放在一种无奈的环境、事件、或人物关系中,着力表现的是一种命运的冲突、人性的冲突、价值观的冲突,甚至可以上升到两种文明的冲突,以主人公个人价值遭到毁灭、个体情感得不到实现为结局,体现了作者浓厚的悲剧意识和生存无常的生命价值观。

于是,在海岩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爱情的美好只存在于他的起始阶段,只有那么短暂的一瞬,随后更多的是悲情与苦情。正如海岩自己说:“我的小说以悲剧收场的较多,这也正是我内心矛盾的冲突,也反映了我对社会的某种情绪。”如在《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中,吕月月是一个警察,可是她却与香港黑社会老大的弟弟相爱了,这种身份地位的极度对立,使他们的爱情在一开始就遭到反对,她的内心世界也在情与法之间摇摆不定,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爱人死在自己的眼前;《永不瞑目》中,欧庆春必须执行公务,眼睁睁看着肖童去冒险,而肖童为了自己心爱的人出卖了深爱自己的人,面对着欧阳兰兰的枪口,他坦然地并且微笑着接受了死亡;《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龙小羽,为了守住保春口服液有毒的秘密而杀死了自己的女友,最终也只能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玉观音》中,毛杰的父母被自己心爱的人害死,哥哥因为自己也被心爱的人打死,为了报复爱人,他绑架了安心的孩子,但他杀死的正式自己的亲生骨肉,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亲人的可怜人最后也被复仇的子弹射死。

爱情是诗意的,结局确是悲惨的。当真爱带着伤疤默默离开,当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读者心中的悲剧感油然而生。这种悲剧来自于对美好爱情幻灭的不忍,对道德的反思,也代表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个体价值的正视,进而,人们心灵深处的良知被这种怜悯与痛楚唤醒。

参考文献:

[1]海岩.我笔下的七宗罪[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2]姚国军.论海岩创作中的两大主题[J].当代文坛,2004年

[3]吴修成.海岩小说创作论[J].兰州: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

作者简介:姓名:郭艳红,性别:女,1972——,吉林省辉南县人,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阐释海岩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有心人的世界
倾斜(小说)
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
中韩世界遗产地(点)解读及其实践对比研究
论登慈恩寺塔诗阐释的演变
论“鲁迅阐释”的态度与方法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诗性的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