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课改理念统领课堂教学

2009-12-15杨晓琴甘建设

学周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灵活转变激励

杨晓琴 甘建设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激励 灵活 转变 创新

课堂是一幅五彩的画, 看你如何去画它;课堂是一部精彩的书,看你怎样去读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创造者和设计者。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智力、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收获,而不是单纯的学习结果的收获。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式呢?

首先,教师要精心地组织教学。趣味化的引入,能给学生营造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怎样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延续下去呢?我认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教师的手势、微笑、眼神,以及与教师提问题的多少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与教师提的问题是否让学生的智慧受到了挑战,是否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直接相关。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精心地设计教学,创设合理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提出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愉快、宽松、和谐民主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进步。

其次,上课有秩序,但不能程序化。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相对而言,教师的教学设计则是静态的,教师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总希望学生能按自己设计的思路去想、去做。实际上不顺利的课才是出彩的课,我们要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只有教师教得灵活,学生才会学得灵活,学生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地思维,迸发出许多创新的火花。

第三,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重要的在于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实现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过程,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哪怕是一丁点儿的进步、微不足道的创新,也应该及时地去表扬、去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改革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所以,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经历过程,并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使学生心理有安全感、自由感的环境中充分发展其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

第五,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个性培育的乐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的。不同的学生在性格、智力上都存在差异,即使再差的学生在智力发展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都有他们独特的个性。因此,在学生中没有绝对的“差生”,只要教师积极地关注学生,总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更要体现教学的人文关怀。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的学习,要善于选择有效的策略支持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有价值,学生的发展才能持久。

猜你喜欢

灵活转变激励
关于开设计算机的辅助课程探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