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视点下教育特性的再现
2009-12-15史晓国
史晓国
引言
目前,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着,有需求才有市场,既然课程改革能如此热火朝天,当然这是由现有的课程所呈现出的弊端所决定的,不仅仅是几个人的心血来潮,空穴来风。所以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状态,各家之说,各有千秋,本文就最新的研究动态作一阐述。
1.课程改革的提出
至今为止,全国已经历经了七次课程改革,目前第八次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依然壮观,每次课程改革的提出,都是因为现有的课程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所导致的,因此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学向前迈步的形势所在。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革新只是外在形式的改变,改革者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改革的观念提出以后,如何将这些新的教学观念实施下去的问题之上,换言之我们应该注重改革的具体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改变的是一个体育教学价值观的厘清。众所周知:人的行为受价值观引导。目标——手段是一个直截了当的方法论,我们如果能在课程设置中渗透目标,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手段促成目标的进一步实现(通过一定的手段促成目标的达成),那么这样的课就是好课。下面就目前对教学改革的研究做一个简单阐述。
2.教师教育观的重要性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教师的教育观念具有经验性、价值观和性格化等功能特征。
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具有经验性。教师的教育观念以一定的教育经验为基础,并直接对教育活动起定向作用。它虽然不能规定教师如何确定具体的教育目标、选择具体的教育方法,但是决定了教师确定教育目标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经验。对教师而言,它是一种“真理”性的教育经验,教师确信其正确性,并把它作为自己的教育信念。
其次,教师的教育观念具有价值性,体现了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支配下,教师对不同的教育行为产生一定的评价,以确定其自身的具体教育价值。这种价值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该不该做”,即评价该教育行为方式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否合理;二是“做的如何”,即该教育行为方式在实现其教育目标时的有效性如何?教师教育观念的价值性不仅反映了教师个体教育经验的水平,也反映了教师个体从事教育工作的需要,并最终成为教师个体性格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性格化了的教育经验。3对教学特征性质的分析
我们要更好地发展和实施教育,首先应该弄清楚的是教育的特征。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政治性、批判性、自主性、创造性。在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如果能较好地把握这几点,将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政治性应该是课程设置的导航,后三个的指导意义将在教学的具体实施中起到指导作用。在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这对于学术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有争论就有新思想的火花。但是在争论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双方或者多方之间只能是交流。弗莱雷曾经说过,我不能将我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我只能请别人来谈话,来讨论。用我的思维方式来强制别人,就是要操纵别人,从而也就疏远人了。
3.1教育的政治性
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学科的学习内容上,但在体育教学内容设置上并不是很明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不能因为外在表现不明显而否定它的存在。这是学科自身固有的性质,我们不能避免。我们如何用好“教育政治性”这一特性是至关重要的。
政治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上。我们不可否认,统治者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不可避免地要在文化上进行统治。为了更好地使社会向前发展,我们就必须要满足大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凡事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那只能是理想社会的教育,是乌托邦的教育。对于教育政治性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①我们的教育制度的运行和发展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②我们的学校和教师是否正确地理解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
3.2教育的批判性
教育要不断向前发展,那就必须要求我们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现有的教育状况。用怀疑和发展的态度去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到不足的方面,这一点应该是很多学者和专家都已经做到的事情,但是课程改革的思想提出来以后,绝非是定格的一件事情,我们还要继续努力,继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发展中找到更多的问题,找到更好的发展方向。
3.3教育的自主性
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有批判的精神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要充分理解教育自主性的实质。学校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自然就是战场上的领军人物。教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切实际的或者不利于教学发展的问题,就有义务和责任自己开发新的学习项目,不能等错误制度化后由所谓的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这无可厚非是教学的一个滞后。若真等对策出来了,教育又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了,而只能是教育改革者们的“傀儡政府”罢了。因此我们必须要时刻进行教育目的的再认识。
教育始终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因此新的社会制度下定会有新的教学目的与之匹配。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在客观现实中搜索材料,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我们不能因为要达到学习自主而放弃教师的主导,也不能因为教师要主导课堂而抛弃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很多人提出要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对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但是有的学者就只是看到了一些很表面的现象,比如有的人说自主性学习的开发研究是受国外的教学模式所启发的,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他们并没有真正任孩子自由发展,而是用一种更加简单的方式加以引导。
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必然和国外的不一样,再则体育的很多知识是技能型的,在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有的时候教师的直接讲授比让同学自主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说自主性学习是应该用在适当的时候,而不能把他作为课程评价的一个方面,这样很容易使教学多走弯路,尤其是体育教学。这是由体育教学的知识特点所决定的。
3.4教育的创新性
这在教学手段的研究中很多,但是很多人把创新性理解为:就是单纯的形式内容和原来的不一样,不能说这样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有没有想过这种情景下,教学效果比原来的好了还是差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创新是为了更好的教学。比如说在体育课教学中,一个三步上篮的技术动作,这是一个程序性的知识,没有必要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动作的规范性和方向性,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技术,而对于这一类知识一旦形成了动作定型,就很难再改过来了。试问这样的创新有意义吗?所以说教学的创新性是指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的合时宜创新,创新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我们必须向前迈步,而不是把长久以来的努力成果往后退。
4.存在问题分析
如果说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能够理解政治性的存在,但他们仅仅是教育的实施者,并不是最上层的决策者,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握好教学中的政治性呢?所谓的当权派并不是从教学的第一线出发的,那他们是否能很好地了解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呢?教学改革的上层与基层脱节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我们下阶段应该研究的问题吧!如果在政治性这一点上出现偏差,那么会引起基层体育教师的不满,导致教育的自主性、创新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说这四个特性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后三者应以正确的政治性为基本前提。
所以,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坚持教育的政治性、教育的批判性、教育的自主性、教育的创新性这四个基本特性去指导,必将取得很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