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杂1号冬油菜沟播栽培技术研究

2009-12-11李靖春

商情 2009年27期
关键词:壮苗定苗间苗

李靖春

[摘要]本文阐述了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品种特性。二是轮作倒茬。三是整地施肥。四是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五是加强管理,适期收获。六是适期收获。

[关键词]甘杂1号 冬油菜沟播栽培

一、品种特性

甘杂1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低芥酸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甘杂1号属冬性品种,生育期280~300d。冬前幼苗匍匐,叶色深绿,苗期生长势强,整齐度高。春季抽苔开花迟,花期集中,灌浆快。平均株高160cm,单株有效分枝10个以上,有效角果250个以上,角粒数25粒,千粒重3.50g,芥酸含量0.80%,含油率41.60%,属水旱地两用品种,该品种突出特点是高产、耐病、抗倒伏。

二、轮作倒茬

冬油菜不宜连作,连作易导致病虫害严重发生,也不宜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以免因具有共同的病虫害而降低产量,造成减产。因此要尽量选择川水、避风向阳或田面向南倾斜的地块播种,油菜的前茬以夏闲地、豆茬为好,其次是马铃薯、玉米茬,油菜茬口本身较好,不但茬口较肥,而且由于根系能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的矿物磷,以提高土壤肥力,故为多种作物的良好前茬。

三、整地施肥

冬油菜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砂黏适中,肥沃疏松的土壤为好。由于油菜种子小,幼苗顶土能力弱,而且发芽需较多的水分,所以,不论什么土壤,重要的是精耕细作,通过耕、耙、压、耱等整地措施,达到土壤深、松、细、平的要求。即深耕20~30cm,使耕作层疏松,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保肥性能。随耕随耱,以后每遇大雨后再耱平,以便蓄水保墒,耕后遇雨板结时,可镇压或耙耱1次,以打破板结和保墒,为出苗和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因甘杂1号油菜枝叶繁茂,营养体大,是一种需肥多,生长期长,生长迅速,需肥集中,耐肥性强的品种,应施足底肥,施农家肥30 000~45 00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尿素150kghm2,硼肥7.50~15kghm2。

四、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掌握好油菜的适宜播期,对油菜的增产增收十分重要。冬油菜由于冬前需要一段温暖时期培育壮苗,以利越冬,若播种过早,温度高,易旺长,甚至冬前抽苔,抗寒力减弱,不利安全越冬,同时还感染病毒病和受白菜蝇为害。播种过迟,温度低,不发苗,营养生长不良,苗弱,抗寒性差,冬季死苗严重。所以,我县甘杂1号油菜最适宜的播种期是八月中旬。

播前要进行选种并晒种2~3d,使种子净度达到98%,发芽率达到95%以上,采用开沟点种,垄沟宽40cm,沟深10cm,播种深度4cm,亩播量为100~150g,水田穴距为20cm,每穴点籽3~5粒,留苗12万株hm2,旱地穴距为15cm,留苗16.50万株hm2。

五、加强管理,适期收获

1.间苗定苗。及时间苗、定苗是保证全苗壮苗的重要环节,只有及时间苗、定苗,保证单株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并结合间稠补稀,才能达到苗全苗壮,在两片真叶展开时第1次间苗,3~4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并结合补苗进行定苗。如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田块应适当推迟定苗,本着留壮苗,间病虫苗,间小苗,留大苗,间密苗,留匀苗,间杂苗,保纯苗的原则进行。

2.中耕培土。中耕能松土保墒,灭草增温,促进根系发育,结合间苗,定苗浅锄,促根保壮苗;11月上中旬中耕1次,结合中耕培土至苗顶,保温保墒,防冻防旱,有利于安全越冬。生育期一般中耕2~3次。

3.水肥管理。有灌水条件的区域应适期灌水,冬油菜喜水怕渍,耐肥,对磷肥反映敏感,苗期需要湿润的环境,土壤水分以田间最大持水量为70%~80%为宜。现蕾开花后需水增多,应进行灌溉。一般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各灌水1次,其中以盛花期最为重要。有灌溉条件的视土壤墒情进行冬灌,旱地主要通过中耕、加覆地膜做好保墒工作。油菜苗期需肥较多,可视苗情开沟追施尿素75kghm2和过磷酸钙300kghm2以利壮苗。油菜现蕾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比较旺盛,是分枝、花蕾、角果发育的主要阶段,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一般开沟追施尿素150kghm2,过磷酸钙375kghm2,在扬花期叶喷磷酸二氢钾0.30%,0.20%的硼酸溶液2~3次。

4.病虫防治。我县常见的油菜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菜根蝇、菜青虫、黄条跳甲、油菜象甲和蚜虫,红蜘蛛等。防治方法应采取合理轮作、深耕灭草、适期播种等农业防治为主,辅之以化学防治。霜霉病发生时用70%代森锰锌800倍液和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发生时用50%的粉霉净可湿性粉剂750倍液,12.50%烯唑醇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菜根蝇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把菜根蝇消灭在产卵之前;菜青虫、黄条跳甲、油菜象甲、蚜虫、红蜘蛛危害时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10%吡虫啉乳油1 500倍液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20%高氯氰菊酯1 000倍液,1.80%阿维菌素6 000倍液喷雾防治。

六、适期收获

随收随运,收获后在场上堆放3~5d进行后熟,然后摊晒脱粒,一般当植株大部分叶片开始干枯脱落,全田70%~80%角果淡黄色时收获为宜,趁阴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时突击抢收。

(上接第127页)法规和景观建设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增强市民责任心,逐步完善市民意见的反馈渠道和回应机制。

参考文献:

[1]陈锦富.论公众参与的城市规划划制度[J].城市规划,2000,(7).

[2]郭美锋.一种有效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方法--公众参与[J].中国园林,2004,(1):76-78.

[3]王求是,高峰.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45-50.

[4]J.William Thompson.Lots in Common.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0,(8).

[5]梁鹤年.公众(市民)参与:北美的经验与教训[J].城市规划,1999,(5):49-53.

猜你喜欢

壮苗定苗间苗
间苗与掐花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历久弥香的友谊之花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速生高抗雄性杨的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