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2009-12-11张杰鑫

商情 2009年27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张杰鑫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却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出现融资困难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金融机构及政府和社会的原因。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现状 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中小企业往往是最具活力的部分,而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活动透明度较差、融资渠道单一,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占总贷款规模的份额很少,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不成比例。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且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单一。我国的中小企业有相当的比例是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企业组织形式决定了其不能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但是,即便是公司制的中小企业,虽然拥有以债券和股票的形式向社会直接融资的权利,在我国绝大部分也只徒有虚名,难以上市和发行债券融资,更多的只能是利用民间资本和银行信贷。融资期限结构不合理。我国中小企业无论是利用民间资本还是银行信贷,更多的是筹集到的短期资金,难以筹集到中长期资金。融资期限结构极不合理,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中小企业自身的许多问题也制约了银行贷款,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缺少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取得金融支持的信誉和形象,道德风险问题严重,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过多依赖向银行借款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企业抵押担保能力不强。

(1)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随着企业的发展,创业初期使用的传统经营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目前部分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科学,经营缺乏计划性,缺乏明确的营销战略和相应的人才和信息渠道,无法通过系统的市场调研,来了解自己产品的市场需求趋势,只能依靠直接推销和定货加工来进行产品的销售和服务;一定程度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信息透明度不高。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信息透明度差,相关机构进行审查时的困难非常大;再加上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又非常小,商业银行所能得到的贷款利差相应很少,就更不愿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调查中小企业的财务和信用状况,这直接导致中小企业很难得到信用贷款。

(2)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从银行对抵押物的偏好来看,一般要求企业用固定资产抵押,往往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比较高的比例,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风险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

(3)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普遍较差,守信程度普遍不好,信用理念普遍缺失。首先,不少中小企业老板本身信用观念淡薄。不讲诚信,造成银行“恐贷”。另外,近年来大批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成中小企业,其间,不少企业存在改制不规范,特别是以承包、租赁等形式的改制,使金融机构对原企业的债务难以落实,本息难以收回,发包人不支持、不配合银行清收和落实债权,造成较坏影响。其次,银行为降低经营风险,都制定了详细的信用等级评价标准,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资产少,管理欠科学等诸多不足,造成信用等级较低,从而难贷到款。

2.金融机构及政府监管方面的原因

(1)现行融资制度对中小企业融资构成了严重壁垒。中小金融制度供给的短缺,恰恰是我国金融系统中长期以来居于主体地位的非中性融资制度的必然产物。直至目前,我国的融资体制仍是以为了满足国有企业外源性融资需求而设计的。在现行的间接融资(信贷)体制中,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之间的依存关系具有不可拆解的性质。国有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责任同时也锁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地位和责任,这是因为国家所有的银行必须承担由政府赋予的社会经济责任。一方面为了维持国有企业对金融支持的刚性依赖,国有银行也不得不持续处于追求信贷的“事后效益”的状态,结果,投入国有企业的大量资金被许多非经济因素所牵扯而失去周转增值的属性,降低了资金的利用效率。而与此同时,急需资金的大多数中小企业却没有贷款机会;稀缺的国家信贷资金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价值取向,挤压了中小企业可能获得的信贷资金总量。

(2)对中小企业开启的直接融资渠道严重不足。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获得所需资金。在股权融资方面,我国的股票市场从一开始就承担了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特殊功能,并设置了十分严格的准入程序,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唯一市场证券交易所都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非一般中小企业所能问津。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对民营企业形成了排斥。在债务融资方面,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目前的发育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发展。由于受到发行规模的严格控制,即使是经营稳健、经济效益佳、资信良好的大企业也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通资金,中小企业难度更大。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应该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企业也肯定会有一个较好的债务融资前景,但这也仅仅限于具备发行债券条件的大企业和部分小企业。

(3)融资成本过高,融资风险大。当前,中小企业从正规渠道获取贷款的成本十分高昂。小企业融资成本最低也接近10%,远超出大型企业的贷款成本。国家发改委5城市调研也表明,超过8成的中小企业以高出基准利率获得贷款。沉重的资金成本意味着中小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至少达12%才不致亏损。但实际上,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能够达到12%的行业比较少。一直非常活跃的民间借贷,其月利率通常达到超高的8%~15%,难以成为企业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特别是在宏观经济不景气和系统性风险提高的背景下。

参考文献:

[1]张立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7,(10).

[2]梁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7,(10).

猜你喜欢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